辽南古道是古代辽南地区通往
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大约形成于秦汉时期,到清末多已荒废,其中
鞍山市区内的古道现在已经发展成为鞍山市的主干道—胜利路(包括部分南建国路)。
道路简介
辽南古道是古代辽南地区通往
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大约形成于
秦汉时期,到清末多已荒废,其中
鞍山市区内的古道现在已经发展成为鞍山市的主干道—胜利路(包括部分南建国路)。
据《辽阳乡土志》记载:“出城(辽阳)……由八里庄经首山岭、沙河铺涉河而南,经栗山屯(今立山)、长店铺至鞍山站(鞍山古城)入海界。”这一交通路线,北起鞍山市的沙河铺城(已毁)经今沙河桥、立山、胜利广场,西南抵四方台与南建国路相接,再南行过杨柳河桥,抵鞍山古城(即所称之南出口),就是辽南古道———今天的胜利路(包括部分南建国路)。再从南出口经海城、盖州、金州直至最南端的旅顺,这是辽南古道的整体路线。虽然后来这条古道与最初有些不同,但大体上路线没有改变。
另一佐证来自对“辽南古道”附近古城镇遗址的实地考察。汉代新昌县遗址距南建国路杨柳河北岸仅200余米。1988年、1993年,当地考古部门曾在古道西侧30米处挖掘出20余座汉代古墓。古道东侧则无所见。这符合古人依道一侧居住、一侧安葬的习俗。经考证,汉新昌县原住民在之后的战乱时期退居辽阳躲避,城镇随即废弃。李嵩岩认为,从汉新昌县遗址及其他遗址方位推定,今胜利路与部分南建国路,即原辽南古道北部的主要干道之一。
辽南古道也是古时通向海路的重要通道,明清时期,由辽南的海州(今海城)开辟了一条“通往牛庄驿,渡三岔河南行,直至山海关而入京”的大道。怀古昔日古道上坐落着两铺、一台、一堡与汉代新昌县相同,鞍山境内诸多先民遗址均托辽南古道而生,随战火而灭,唯有古道尚存。昔日辽南古道上,坐落着两铺、一台、一堡,即沙河铺、长店铺、烽火台(今四方台)、鞍山驿堡。
沙河铺距北出口约100米,青砖结构,《明一统志》记载,建于明万历6年(公元1578年)。城周长约500米,设南门,巍然气魄,是一座具有传奇色彩的城镇。
新中国建立之前,沙河铺已经荡然无存,现无任何遗迹可寻,诸多往事独留文字凭吊。
鞍山市胜利路
发展历史
胜利路始建于1919年,贯穿铁东、立山二区,南起烈士山正门,北至沙河桥北,接鞍辽公路。1945年8月前叫“大宫通”,1946年改名为中正路,1949年1月改名林彪路,1950年南段改名长安街,北段改名胜利路;1953年11月正式命名为胜利路。
改造
路段延长:1938年胜利路仅有南永昌街一段。当时两侧仅有日式中小学校、寺庙和少量住宅,很多地方都为空地。1939年起,胜利路向北延伸到沙河南400米处,路宽40米,车行道宽24米,分期修建了宽6米、厚21厘米的柏油路面。但当时两侧商场和二层住宅寥寥无几。
路面改造:1950年,胜利路正式开始改建,1957年,立山广场以南的车行道分别加宽到17米、22米和24米,最窄处为14米,铺装厚度增加到46—51厘米。1960年全路车行道的柏油路面基本完成。1963年路面全部配套完成,全长7553.9米(不包括两个广场和沙河桥)。其中,车行道宽14—24米,人行道宽4-18米。
路灯改造:胜利路两侧最初为白炽灯,照明不亮、耗电不少。1967年,白炽灯被高压汞灯代替。1976年又更换为高压钠灯。
植被改造:最早,胜利路两旁栽种的是槭树,后来槭树枯死,又改栽垂柳,并栽植草坪和花卉,基础种植地段种植了大杨树,最终形成了一条美丽的风景街路。
建筑变迁:从1953年起,胜利路两侧开始兴建鞍钢职工住宅并建有商店。少年宫附近钟楼变为城市规划展示厅;人民公园变成人民广场;人民商场变为大型超市等等。市府广场北沿路建有市图书馆、胜利宾馆、人民商场、人民公园、电业大楼等;立山广场南北有饭店、银行、立山区机关、三院等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