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下辖事业单位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下辖事业单位。
历史沿革
1941年,熊岳农事试验场在安东五龙背设立安东支场,专门从事柞蚕研究。1946年5月,安东第一次解放,安东省人民政府接管安东野蚕试验场。10月,国民政府再次进攻安东,安东野蚕试验场接管人员撤离。1947年9月,安东第二次解放。9月,安东省政府再次接管试验场。1949年,更名为辽东省五龙背蚕业试验场,归属辽东省农林厅领导。
1951年11月,经辽东省农林厅批准,与西丰柞蚕试验场合并,迁址西丰镇,更名为辽东省柞蚕试验场。1955年9月,迁回凤城县四台子,更名为辽宁省柞蚕试验站。1956年11月,更名为辽宁省蚕业试验站。1959年3月28日,正式建所,更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柞蚕研究所。6月1日,成立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所领导机关陷入瘫痪。1967年,造反派夺权。1968年3月,成立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辽宁省蚕业学校革命委员会。1969年,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被下放到丹东市,改名为丹东市蚕业科学研究所。
1975年1月,丹东市蚕业科学研究所并入丹东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设立蚕学系。1977年10月,丹东共大解体,丹东市蚕业科学研究所恢复建制。1978年8月25日,恢复为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据2019年3月研究所官网资料显示,研究所共有在职职工160人,其中科研人员106人。拥有副研以上高级专家36人,博士2人,硕士17人,在读博士2人,在读硕士5人。
全国“九五”科技攻关先进工作者:姜德富
国务院特贴专家:滕云鹤、刘佩锋、魏成贵、金欣、许文儒、丁杰、于溪滨
科研平台
据2019年3月研究所官网资料显示,研究所是国际野蚕研究中心、中国柞蚕产学研联盟委员会、农业部辽宁野蚕科学观测实验站、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丹东综合试验站、辽宁省野蚕研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依托单位。
研究所下设柞蚕育种研究室、柞蚕保护研究室、柞蚕场生态建设研究室、基地与新技术推广研究室、桑蚕研究室、野蚕品种资源研究室、新品种繁育研究室等业务科室。
硬件设施
据2019年3月研究所官网资料显示,研究所拥有各类实验室6100平方米,生产厂房10000平方米,试验蚕场1000余公顷,万元以上大型科研仪器设备100余台件,中、小型仪器700多台件。建成了囊括1890年至今国内外野蚕学主要科技文献的专业情报数据库及世界首个柞蚕种质资源信息共享平台。
2014年度,研究所在四台子科研基地完成了100平方米冷藏库新建及附属设施改造;完成了中心实验室取暖设施改造1080平方米;蚕药研发中心锅炉购置安装及外网管道更换600延长米;柞蚕病害实验室改造120平方米;模拟生态实验室设备间改造180平方米;购置仪器设备35台(件)。全年基础条件建设及仪器购置总支出220万余元。
科研成就
项目论著
2014年,研究所共发表研究论文22篇,其中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8篇。申报黑广肩步甲行为调节剂配方发明专利2项、配套诱捕装置实用新型专利1项,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
研究所共组织申报省部级以上各类项目15项,已确定新上项目11项,特别是在2014年首次获得国家自然基金资助一项青年基金项目的基础上,又争取到一项2015年青年基金项目;同时,承担接续项目8项。全年共到位科研经费365.4万元。
研究所组织完成国家茧丝绸发展专项“高饲料效率柞蚕新品种9906及其杂交种8821×9906选育、繁育及产业化开发”及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柞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研究” 等项目的验收;组织完成“柞蚕早熟、多抗新品种早418及其杂交种的选育与应用”成果申报省科技进步奖,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育种繁殖
2014年,研究所共有3个育种材料K、Z、KZ春季龄期经过分别比早418短1.0 d,0.98 d,0.76 d。秋季龄期经过分别比对照早418早4.26 d、5.08 d、4.04 d;通过对抗大、9906、8821、早418、“582”等5个品种进行测试。“辽四”、“辽8”春期一化率分别为93.15%、96.89%。早秋一化率均达到100%;优势杂交组合“辽四×辽8”春期一化率为 92.82%,早秋一化率均达到100%;杂交种“辽四×辽8”农村生产示范平均增产16.5%以上。
柞蚕5龄幼虫腹足趾钩调查结果表明,柞蚕腹足趾钩由钩柄和钩尖组成,细长片状,呈单行双序排列。其数量和长度品种间、序间差异极显著,而性别间差异不显著,柞蚕腹足趾钩数与全茧量和趾钩长度与全茧量、茧层量均呈中等正相关;根据“青皮×白蚕”的试验结果推断青皮的基因型为rryyGGBB;牵头完成了柞蚕基因组序列的框架分析。
研究所完成蒙古柞、辽东柞、尖柞等3个树种,不同枝龄,枝、干、叶、根的取样;完成5个树种绿枝扦插试验,1年生尖柞生根最长为11.0cm,生根率最高为90%。2年生尖柞生根最长为14.5 cm,生根率最高66%。多年生蒙古柞、辽东栎槲树平均生根率为53.3%。1年生枹栎生根率92%;筛选出生根率超过50%以上处理1个,移栽成活率超过80%;尖柞茎段组培,平均成活率达到82%以上,增值系数2.0;推广生态型蚕场建设综合技术8000亩;初步建成北方落叶柞树资源圃,柞树种类达到16个。
防控技术
2014年,研究所分别在凤城、宽甸、岫岩3个市县进行蚕场消毒药剂F1消毒效果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在收蚁前3-7d使用F1药剂对蚕场进行消毒,可有效控制柞蚕传染性病害的发生,平均发病率降低68.97%。
春秋蚕期分别在凤城、宽甸、岫岩、庄河、东港5个市县进行柞蚕主要传染性病害防控集成技术多点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春蚕期应用柞蚕主要传染性病害防控集成技术使平均发病率下降80.54%,平均每把增产柞蚕茧6.75千粒,秋蚕发病率降低81.71%,平均每把秋蚕增收蚕茧161.73 Kg。
2014年,研究所用0.001%蚕蛆净与0.2%灭蚕蝇1号组合药液防治柞蚕寄蝇病,喷药72h校正防效为100%,96h校正防效达98%以上。
用0.2%灭蚕蝇1号与增效灵复配药液防治柞蚕寄蝇病,喷药72h校正防效为100%,96h校正防效为96.9%;用0.001%蚕蛆净与0.2%灭蚕蝇1号复配药液防治寄蝇病,喷药3h后降雨,校正防效100%。用
0.2%灭蚕蝇1号与增效灵复配药液防治寄蝇病,喷药3h后降雨,校正防效为100%;复配灭蚕蝇1号的平均蛆茧率为6.7%,防效为93.3%。
单独应用灭蚕蝇1号处理的蛆茧率为13.7%,防效为86.3%。应用增效灵复配灭蚕蝇1号生产示范,防效达90%以上。
2014年,研究所提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黑广肩步甲行为调节剂配方2种以及配套诱捕装置1套;通过小区生产试验以及农村生产试验调查,明确黑广肩步甲行为调节剂的实际防控效果为70%左右。
2014年,依据适口性、野外应用保质期、工业化难易、产品贮存期等指标,研究所筛选出丸状饵剂为最优剂型;饵剂选择玉米粉,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含水率;通过添加防腐剂使饵剂保质期达到1年;附螽斯敏感的精油为引诱剂;赋型剂以不怕雨水冲刷的合成蜡为主;通过室内模拟杀虫小区试验,Y形观测引诱剂效果,趋向率达65%。施药后3 d药效能达到90%以上,第9 d依然有良好的防效,而杀虫剂量只有传统粉剂的50-75%。
科技推广
2014年春蚕期,研究所在丹东、鞍山、大连、铁岭、抚顺等蚕区推广示范882、9906、抗大、早418等柞蚕新品种及其杂交种卵8581㎏。新品种市场占有率达71.93%,建立了相应品种保育技术体系,春季繁育优质合格种茧1500余千粒,秋季繁育优质合格种茧13739千粒。
文化传统
研究所所徽总体呈现椭圆形。
所徽中间为一只蚕蛾,蚕蛾下方为蚕丝所制作的丝绳,象征着研究所研究柞蚕的工作任务。
蚕蛾外圈为研究所英文名。
参考资料
关于所.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
著名专家.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31 12:1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