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科技大学理学院前身为
鞍山钢铁学院数理系。2002年成立理学院。理学院现有教学机构:数学系、高等数学部、物理系、大学物理部、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科研机构:纳米材料研究中心、
应用数学研究所;管理机构:综合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全院现有教职工93人,教授7人,副教授32人,讲师22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具有硕士学位53人,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217人。
学院简介
理学院承担全校研究生、本科生的数学、物理课教学任务。并有
信息与计算科学、
应用物理学两个本科专业和
运筹学与控制论一个硕士点。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始终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作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学校“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创新为先、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加强教风与学风建设,建立健全教学规章制度,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
整体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线性代数课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程,高等数学课被评为校精品课程。近三年来获得校级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学院还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探索与科研机构、企业联合办学。
充分发挥理学院教师数理基础扎实,理论水平扎实的优势,大力发展科技与科研创新,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服务,为人才培养奠定基础,科研水平显著提高。近五年,学院共承担 3 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项,“863”项目1项,省基金项目2项,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科研经费600万元,发表三大检索论文 29 篇,核心期刊论文 45 篇,省级刊物论文103 篇。
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努力提高师资队伍整体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搞好师德建设。现有5名青年教师在重点大学攻读博士。理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4人,硕士学位以上57人,占67.9%。学科建设是龙头,按照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与发展目标,落实理学院学科建设规划与专业发展规划,在基本保持本科专业发展规模的稳定性同时,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建设精品课程,为学校的整体发展奠定理论基础,拟在十一五规划实施期间,再申报成应用数学硕士点和原子与凝聚态物理硕士点。
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指导思想,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求知、创新环境,在加强学生的学风建设的同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培养积极向上人生态度。理学院学生积极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近三年获得全国二等奖两队;东三省一等奖1队、二等奖1队、三等奖2队;辽宁省一等奖3队、二等奖4队、三等奖3队。
专业介绍
(本科四年制)2013新增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系统掌握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科学研究、产品设计与研发、工程技术开发的初步理论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的应用研究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可从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激光科学与技术及相关的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与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数学物理方法、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物理光学、激光原理、应用光学、光电子学、近代物理实验等。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四年制)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
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信息产业、科技、教育和经济等领域从事应用开发、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
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值分析、数值分析实验、运筹与优化、运筹与优化实验、创新实践等。
应用物理学
(本科四年制)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运用物理学基本原理与技能进行理论分析、科学实验的能力,能在物理学及光学、激光技术、新材料等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管理工作中,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计算机程序设计(VB)、数学物理方法、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
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