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闲逛,饕餮美食。偶尔出游,寻找伴侣。这个描述可能与你大学时一般的男同学非常相符。但是某些其它哺乳动物也正享受着这种安逸的生活——达马拉兰鼹鼠。这是一种全身覆毛的挖穴的啮齿动物,群居在南非。
达马拉兰鼹鼠在夜间和比较恶劣的天气都能出来活动,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觅食和寻偶。不过生活在地下,和天气多变的地面相比,地下冬暖夏凉,温度变化不大,保持恒定体温就不那么重要了。但是,
达马拉兰鼹鼠与同样在地下生活的其他十几种非洲鼹形鼠一样都是恒温的。与达马拉兰鼹鼠的习性最接近的裸鼹鼠却是变温的冷血动物。达马拉兰鼹鼠的体重是裸鼹鼠的5倍,但是一窝成员的数量就少多了,平均有十几只,最多也就40只。
达马拉兰鼹鼠以及它们的堂兄弟裸鼹鼠,被认为是仅有的完全群居性哺乳动物。如同蚂蚁和一些其它昆虫一样,鼹鼠的繁殖是一项群体合作的事务。完全群居性生物常常也对其它工作进行分工,劳动者被分为不同等级。但是并非所有的鼹鼠都尽其所能进行劳动。南非的科研工作者发现,存在一群懒惰的鼹鼠,厚道地称之为“不频繁工鼠”。这些偷懒的鼹鼠的数量可在整个群体中占40%,但是仅完成5%的工作。
比勒陀利亚大学的迈克尔.斯甘特贝里和奈杰尔.班尼特对懒惰鼹鼠和勤劳鼹鼠的新陈代谢使用生物追踪器进行跟踪,分析鼹鼠的能量消耗。他们的研究发现,这两组的能量消耗水平有非常大的区别。该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Nature)》上。大部分时候这些懒惰的鼹鼠除了吃就没干别的。对于完全群居性昆虫,等级的不同可以通过解剖学的差异来区分。研究人员说道:这是第一次发现差异在生理上和形态上同时发生。
研究人员还发现了鼹鼠偷懒也是有规律的。一些有趣的证明表明:当土壤在雨水作用下变得潮湿以后,这些胖胖的家伙们就会开始挖掘新的地道与其他群落连通,以寻找爱情。对能量的研究为此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懒惰鼹鼠的能量消耗在雨后明显增加。所以尽管这些鼹鼠大部分时候无所事事,消耗群落的资源,但实际上它们是在为未来某个短暂的时刻作为种群传播者而准备。斯甘特贝里说:“其整个群体之所以能容忍它们,是因为它们为传播基因和建立未来群落创造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