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学名:Rubia cordifolia L.),是茜草科茜草属植物。又名血茜草、血见愁等,茜草是草质攀援藤木,长1.5-3.5米;根状茎和其节上的须根均红色;茎数至多条,从根状茎的节上发出,细长,方柱形,棱上生倒生皮刺,中部以上多分枝。叶通常4片轮生,纸质,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齿状皮刺,两面粗糙,脉上有微小皮刺;基出脉3条。叶柄有倒生皮刺。聚伞花序腋生和顶生,多回分枝,花序和分枝均细瘦,有微小皮刺;花冠淡黄色,干时淡褐色,盛开时花冠檐部直径约3-3.5毫米,花冠裂片近卵形,微伸展,外面无毛。果球形,成熟时橘黄色。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命名由来
“茜草”的名字出自《汉官仪》:“染园出卮茜,供染御服”。《玉篇·草部》中描述:“蒨,青葱之貌。”谓其草盛,陶弘景言此草“丰贱”,故“蒨”,当由长势茂盛得名。《神农本草经》记录为”茜根”,直至明代前大部分本草著作中均以”茜根“作为茜草的正式名,到了明清两代则多以”茜草“记载。《本草纲目》中还汇集了茜草此前的诸多别称,如茅蒐[sōu]、茹藘、染绯草、血见愁、风车草、过山龙等。
茜草最早见于《诗经》,”缟衣茹藘,聊可与娱“中的茹藘即为茜草,可见茜草最初是作为一种染料。茜草的植物形态描述及图示最早见于宋《本草图经》:“叶似枣叶而头尖下阔,三、五对生节间,其苗蔓延草木上,根紫色”。
形态特征
茜草是多年生攀缘草本。
根、茎
茜草的根细长,圆柱形,数条至数十条丛生,外皮紫红色或橙红色;茎数至多条,多分枝,茎四棱形,中空,棱上生有倒钩刺。
叶
茜草的叶4片轮生,纸质,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0.7-3.5厘米,先端渐尖或钝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皮刺,两面粗糙,脉有小皮刺,基出脉3,稀外侧有1对很小的基出脉;叶柄长1-2.5厘米,有倒生皮刺。
花
茜草聚伞花序腋生和顶生,多4分枝,有花十余朵至数十朵,花序梗和分枝有小皮刺;花冠淡黄色,干后淡褐色,裂片近卵形,微伸展,长1.3-1.5毫米,无毛。
果实、种子
茜草的果呈球形,直径4-5毫米,成熟时桔黄色,而后转为黑色的浆果,茜草果实内含种子1-2粒,种子半球形,在直径面中央处凹陷如碗状,凹陷内具毛,种皮黑色,与胚乳贴紧;胚乳青黑色,充满种皮内的空间。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茜草在世界主要分布于朝鲜、日本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中国分布
茜草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和四川(北部)及西藏(昌都地区)等地。
生长环境
茜草生于林边、溪旁、山坡、灌丛、草丛等阴湿处。
生长习性
茜草性耐寒、怕积水,适宜在疏松肥沃、深厚湿润、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生长;而地势高燥、土壤贫瘠以及低洼积水处均不宜茜草生长;凉爽、湿润的气候能促进茜草主茎分枝。夏季高温炎热,月均地面温度达50℃以上时,生长相对缓慢,但随着年龄增加抗旱能力增强。茜草种子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0℃,低于15℃或高于25℃会抑制其萌发,黑暗条件下种子萌发时间明显缩短。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茜草属于兼具自交、异交相的混合繁殖系统,柱头可授性在开花当天达到最大,花粉则在末花期蕾期由花药囊开裂释放。自然环境中主要靠膜翅目、双翅目的昆虫进行传粉。
人工繁殖
茜草以种子繁殖为主,但也可用分株、扦插等方法进行繁殖。
茜草种子在10-11月成熟,采收后晒干,在10月下旬至翌年2月下旬选种种植。需要保持苗床土壤湿润,视天气状况做好抗旱防渍工作。出苗后进行间苗,看长势起苗移栽。
先将植株根部起土,剪去粗根以入药,将剩余根茎切成每段带芽的小段,或在种株萌芽出苗后,将根部挖起后分剪成连根带有嫩茎的小苗,用于栽种;定植一般在4月上旬进行,在定植时,将母株带芽的根茎挖出,分株每丛有苗2~3株,分株方法一般用手握住苗茎基部,向侧面下压,幼苗就由根茎上脆断,并带有须根;不要向上扯苗,以免将全株拔起,影响母株生长。苗的嫩梢可用刀削去,栽后更易成活。天旱应浇水,以提高成活率。没有荫蔽的苗床应搭棚遮荫。
茜草苗床需要有自然遮荫或人工架棚,将健康的茎蔓剪成带2茎节的插条,扦插于苗床上。发根成活后,翌年5-6月进行移植。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进行茜草人工栽培时,应选择管理方便、土层较深、肥力尚可或易于培肥、水利条件良好或易于改良的壤土地块种植,选择凉爽湿润环境、疏松肥沃、深厚含腐殖质较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生长较好。质地黏重和贫瘠干燥及低注排水不良的地方不宜种植。另外,由于茜草的药用价值,选择地块时,应确保种植区域内水源、空气洁净且远离污染源,以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
茜草有半喜阴习性,栽培时宜与直立高杆的植物隔畦[qí]间作。冬播或春播前进行整地,翻耕同时翻入基肥,施腐熟厩肥,每亩5000~10000千克,翻入土中,耙碎土块、拣去杂物、耙平畦面,根据地块大小开沟。播种后上覆以精细栏粪肥、草木灰与稀土混匀的肥土。
播种管理
茜草种子繁殖宜在春播(3-4月),采用穴播或条播。穴播按穴距50厘米,每穴播种8~10粒,播种后覆细土1~1.5厘米。播种后稍加镇压并浇定根水。条播便于管理,条播的畦面开横沟,按行距35厘米左右,开沟深5厘米左右,沟底宜平,播种按2~3厘米粒距播种子1粒,播种后覆细土1~1.5厘米。播种后稍加镇压并浇水。天旱时要保持畦土湿润。
田间管理
在栽种后5-7 天种苗成活或直播苗长至8-10cm 时进行查苗补缺,补缺的种苗宜选用壮苗,尽量取间去的带土壮苗进行补缺,以确保全苗、齐苗,以便均衡生长和管理,获取高产。
人工栽培的茜草需施足基肥,后续看苗追肥,防止植株徒长。施用肥料时应尽量减少单质化肥,优先农家有机肥、沼肥和微生物肥料。施肥通常结合中耕除草进行,一年进行2-3次。
茜草喜在土壤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因此在生产上应注意种植地块的选择,并根据地形位置通过引、蓄、提等水利设施建设,解决抗旱等农事用水问题,并在低洼积水和多雨季节做好清沟排水工作,以免浸渍积水影响植株生长。
为便于其生长和后续管理,作为攀援植物的茜草出苗后应及时在植株旁插立枝条或小竹竿。为提高产量和产出效益,在8月植株现蕾期,除留种外应将其花序摘除。。
病虫防治
根腐病
危害症状:是由真菌中的一种镰刀菌引起的病害。浙江省一般在四日初开始发病,六月中旬进入发病盛期,尤其在幼苗发生最重,9月以后减少。发病后,植株地上部枝萎,叶片发黄,逐渐枯死;其根部发黑腐烂,极易从土中拔起。
防治方法:实行二年以上的轮作;地势低洼或雨季,要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抑制病菌活动,减轻为害;分根繁殖的植株要健壮无病,并经波尔多波浸10分钟消毒后再扦插。同时不宜在根腐病严重的地块进行压条繁殖,以防染;治虫防病是防治地下害虫造成伤口而引起病菌感染,可用乐果液浇治。每隔10~15天一次连续3~4次,可减轻为害。
褐斑病
危害症状:是由真菌中的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病害主要发生在叶部,初于叶面生黄色或黄白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后形成不规则的黄褐色的大斑,不受叶脉所限,严重时整叶枯死。本病以分生孢子座附着在病叶上越冬,来年形成分生孢子,广泛传染为害。
防治方法:收集被害茎叶烧毁;发病前喷波尔多液或代森锌液;收获后进行翻耕,将表土翻入土中;严重地块进行轮作。
白粉病
危害症状:是由真菌中的一种子囊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于叶片,在叶面被有一层白粉状物(即菌丝及分生孢子),随后上面密生黑褐色小点(子囊壳),接着叶色变黄,早落,此病主要以子囊壳越冬,来年有子囊孢子冲出,由此扩大传染。
防治方法:细致除去并烧毁有病植株;日照良好,并使通风;施用磷钾肥料,增加茜草抗病力;发病时喷波美0.2~0.3度的石合剂。
虫害主要有刺蛾的幼虫尺蠖为害叶片,造成缺刻。少量为害可用人工捕捉或用板拍死。象虫幼虫为害果实,可在幼果期摘除减少虫口密度,其生活史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有蚜虫为害可用乐果液喷杀。
采收及加工
茜草供饲料用的,可于植株旺长期至现蕾开花前割取地上茎叶采收;供食用的,可采收茜草的全株洗净后用于食物加工;供药用的,茜草2~3年采收根部入药,于移裁后2-3年的清明节前后或冬季地上茎叶开始枯萎后采收,以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收为佳,采收时割去地上部分,挖出地下茎根,去净泥土,晒干贮藏备用,也可挖取地下茎根鲜用。
近种区别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茜草具有药用价值,据《中药大辞典》记载其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主治血热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黄疸,疮痈,痔肿。”
经济价值
茜草根可作红色染料,用于染动物性或植物性纤维,染料还有一定的抗紫外线性能;作家、博物学家普林尼在他的《自然史》中写道,茜草根被用来染羊毛和皮革,可以获得相当大的利润;茜草营养价值较高,易于加工调制,饲喂效果好,加之其再生能力强,能多次刈[yì]割,茎叶含水少,易调制为青干草,是一种很好的饲料或可作为很好的饲料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