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门笺又称挂钱、罗门笺、门吊、花纸、吊挂、吊钱、纸挂、活门钱等。是一种古老的民俗艺术品,春节期间贴在门楣上、窗上、水缸上等处的装饰刻纸。是中国传统的年节门(窗)楣吉祥装饰物。
史籍
在
山东集中流行于临沂、潍坊、枣庄等地。“门笺”一词最初见于《后汉书·礼仪志》,到了南宋,开始把春幡胜与元旦(既春节)悬挂于门首。从幡胜到门笺,从丝绢到五色纸,走过了千余年的漫长岁月。
起源
过门笺,一般都用红棉纸或其他彩纸裁制而成,呈长方形,长约一尺左右,宽约七寸左右,四周镌有图案,镂空的背饰有方孔钱纹、万字纹、水波纹等。上为吉语题额,中为“吉庆有余”、“五谷丰登”之类吉祥语或吉祥图案,下呈多种多样变化的穗状。每逢春节(旧历新年),粘贴于门楣上,称作“喜笺”。过门笺”是中国古老而富于传统的一门民间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不仅是普及最广的一种节日装饰,而且是一门独特的文化遗产。在民间每逢春节来临之际,各家各户都把备好的“过门笺”取出张贴在门楣上,与春联交相辉映,给节日带来了无限的生机、欢乐和喜庆。
“过门笺”又称“过门彩”,是一种用红、绿、黄、粉红、紫、蓝等彩纸刻制而成,在春节期间和春联一同张贴在门楣上的剪纸艺术,在莒县及其周边地区极为盛行,是当地春节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相传在明清时期就已盛行。
“过门笺”制作工艺有单色、套色之分。套色就是将各色彩纸叠放在腊盘上按刻,刻完后调换彩纸的颜色、位置、纹样,进行“换膛子”,实形填补
虚形,背面用纸片粘贴住,套色过门笺色彩便更加丰富有序。传统的“过门笺”用象征、谐音、寓意等手法表现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题材、内容、艺术形式都与农民和农村的居住特点相适应,具有形式多样、题材广泛、构图美观、色彩鲜明等艺术特点和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
“过门笺”题材多样,寓意十分丰富。既有“锦上添花”、“福禄寿喜”、“竹报平安”、“年年有余”、“鸿福临门”等传统题材,也有“四海欢腾”、“一家瑞气”、“万里春光”等具有现代气息的作品。张贴在门楣上的“过门笺”迎风飞舞和春联交相辉映,给节日增添了无尽的喜庆氛围,深受群众喜爱。
近年来,当地政府对该项目加强了引导和扶持,通过鼓励投资、提供场所、规范市场等措施,引导学校开展过门笺美术教育,民间剪纸艺人带动剪纸传承,过门笺季节性加工辅助增收的“过门笺”产业,推动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不断发扬光大。2008年《莒县过门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民间张贴“过门笺”历史由来已久。据历史记载:宋王朝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物质文化生活蓬勃发展,有了专门制作“过门笺”的艺人出现。《志雅堂杂钞》中记载汴梁的艺人:“向旧都天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所欲而成,有少年能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可见当时用途之广。沿袭唐朝皇帝在春日赐彩胜的制度,南宋时,开始把春幡胜在元旦悬挂于门,这种普及的春幡胜应该是最早的“过门笺”。
据山东省莒县来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年间(1389年),来氏祖先来自立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因社会的变化,从浙江萧山县移民迁徙到莒县定居(当时村名叫千家店子,地处莒县东南角),由于当时的社会战乱,路途遥远,加之长时间的徒走,所带的一些价值连城的字画、文物大部分都已失落,只剩下一少部分文物,其中就有“过门添子”。
乾隆二十一年,社会安定,人民丰衣足食,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也相应提高。为庆祝社会的繁荣、家族的昌盛。当时来氏祖辈来栈(生于乾隆四十一年,是一位博学多才又爱好艺术的人)又开始制作“过门笺”,当时只是制作少许,分给本家族各家各户过春节时张贴。
嘉庆四十年,来氏族人来广远继承祖业,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生活条件变好,又加之他文化程度更高(贡生学位),就自费办学,以教学为主。此后就把制作“过门笺”的技艺由老组母传授于更多的喜爱艺术的家族人中。当时男孩在学堂读书,女孩在家纺织、绣花、制作“过门笺”成了主要技艺。当时的“过门笺”内容为:一帆风顺、二字平安、三阳开泰、四喜齐来、五谷丰登、六合同村、鸿福临门、风调雨顺、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等,七种颜色为一门,(大红、大绿、黄、粉红、兰、紫、黑),这可能与词语“七彩缤纷”有一定的关联。
道光二十六年至咸丰四年之间,此手艺由来广远之祖传授与来摩、来锡、来绅等。
光绪年间,大庄子村来氏家族发展到数百人。居住、生活各方面的条件都逐步好起来,学习制作“过门笺”的人随之增多。当时由来摩、来锡、来绅又将此技艺传授与来昭君、来昭春、来昭宴、来昭逊、来昭壁、来昭苍等人,随着来氏族人的发展,男婚女嫁,亲朋好友的往来,制作“过门笺”的技艺后又传于莒县浮来山镇石灰窑村、闫庄镇的当门村、莒南县的大店、沂南县的七姓官庄等(由于当时制作精致,道具锋利,别处也有的变为用木棒敲砸等形式)。
民国时期,由来昭燕、来昭春等把“过门笺”制作技艺又传与来成忠、来成永、来成爱、来成美、来成军、来成俭、来国祯(女,时任县妇联主席,抗日战争时期牺牲,革命烈士),当时在他们的带动下,全村各家各户、男男女女都开始制作“过门笺”。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战争不断,又加上一代传人放下农活,投身于党的革命事业,“过门笺”一度冷落。当时祖辈教训:要保护好祖上传下来的这门儿事业。族人们把当时的“四喜齐来、五子登科、富贵有余、人寿年丰、麒麟送子、观音送子、青云直上、过门添子、合家兴旺”等样板保存了下来。
制作工艺
古老制作方法代代相传
“过门笺,落门笺,落到地上都是钱”。张乃苍随口哼出的一句民谣就反映了当地农民对门笺的美好寄托。张乃苍是郯城县马头镇万高册村的一位普通村民,也是该村仅存的几家手工制作门笺的手工艺人。
提到门笺,张乃苍非常激动,连忙把记者迎进了自己的家。在张乃苍的印象中,自己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家人学习制作门笺了,刚开始是干一些技术含量不大的补门笺的活,后来慢慢地耳濡目染,十几岁的时候自己就能独立制作门笺了。
据马头镇政府宣传委员徐玉清介绍,郯城挂门笺始于明末年间马头镇小马头村,马家开始做,后传到盛村,该村一王姓艺人技艺高超,由于他制作的门笺式样精美,且又能给人们带来喜气盈门的吉兆,结果销路打开,村人纷纷登门拜师学艺,一一都被回绝,后有邻村姓凌的一户大家与其联姻,始学得制作门笺的技艺,19世纪30年代传到万高册张家。
制作工艺很简单
门笺由膛子(中心花纹)、边框(上、左、右)和穗子(俗称牙子)三部分组成。
郯城挂门笺是套色门笺。其制作工具很简单,只有三件:木板(腊板)、刻刀(凿子)。主要制作程序是凿刻、套色、镶嵌、贴粘。由于制作者不同、风格也各异。有的比较精细,有的比较古朴,有的又以挖补套色取胜。
据张乃苍介绍,门笺是用五色纸凿贴而成的,具体制作方法是:将已准备好的五色油光纸(大红、粉红、黄、绿、蓝),剪切成15×20厘米的长方形,每边各留3厘米左右的边框,中间部分用凿子凿掉(当地叫做换膛子),再把凿掉的部分放在蜡盘上刻成各式各样的新年祝福语和图案,如福、禄、寿、喜、财五个字最常用,配上象征吉祥的青松、白鹤、红梅、喜鹊、蝙蝠等,外框不动,内部膛子依次调换,拆开后重新组成搭配,如大红外框配绿膛子,绿色外框配黄膛子,以此类推,这就成了多种颜色的门笺了,这就是常说的“套色”。为能形成一个整体,且又牢固,门笺的背面各连接部分再用胶纸粘住,使之悬挂张贴时不易脱落。
制作的过程很简单,但是制作挖补门笺最主要的工作是画图纸,门笺做出来好看与否,关键在图纸设计的好坏。
手工制作近乎绝迹
据了解,万高册村有190多户,前几年几乎家家在家手工制作门笺,来自全国各地的批发商就住在村民家里等着拿货。
上世纪90年代末,制作门笺的机器出现了,一台机器一天能制造门笺5000多门(一门是由不同颜色的五张门笺组成),而手工制作门笺全家人齐上阵一天也就制作十几门,加上因为机器门笺的出现,门笺市场的价钱也变得很低,很多村民制作门笺无利可图,便选择外出打工而放弃了自己的手艺。在万高册村,还保持手工制作门笺的人家已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