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雪山草地
1965年萧华作词,晨耕、生茂、唐诃、遇秋谱曲的歌曲
《过雪山草地》是《长征组歌》的第六乐章,由萧华作词,晨耕生茂唐诃、遇秋谱曲,1965年8月1日,在北京民族宫礼堂首次公演。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20世纪30年代,红军在长征中翻雪山、过草地的壮举,是人类历史上最壮烈最英勇的行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他们从瑞金出发,突破敌人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反动军的围追堵截,于1935年10月到达陕西的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作词背景
1964年,全国正准备庆祝中央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许多单位约请萧华撰写有关长征的作品,他是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亲历者,早就有讴歌长征的冲动,深感自己有义务有责任把它写出来。同年9月,萧华开始投入到忘我的创作境界之中。他经常浮想联翩,吃不好饭,夜不能寐,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长征中那一幕幕战斗场面。到底用什么艺术形式来表现长征呢?萧华擅长诗词歌赋,中国古典诗词凝练、概括、含蓄及其极强的表现力,加之优美的格律和高度的形式美,对他启发很大。经过一番思考,他决定用组诗的形式来表现长征,并根据舞台表现通俗性的要求,确定了总体创作原则:有一定的格律,但又不囿于格律。最后,他确定采用一种新的体例,即“三七句、四八开”的格式,就是每段诗歌用4个三字句、8个七字句组成,一诗一韵。为创作《长征组诗》,萧华熬过许多个不眠之夜。长征途中从没流过一滴泪的萧华,如今将感情的闸门向逝去的历史打开了。他从长征历史中选取了12个典型场景,采用中国古典诗词风格,创作了12首诗,其中第6首就是《过雪山草地》。
作曲背景
1964年11月,萧华通过总政文化部将为《过雪山草地》谱曲的任务交给了总政歌舞团团长时乐漾和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团长晨耕,要求两个团各创作一台节目,在纪念长征胜利30周年时演出。1964年12月,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进行了部署,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诃、遇秋迅速投入了创作,并在次年4月,完成了谱曲。
歌曲歌词
雪皑皑,野茫茫,
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
参考资料
歌曲鉴赏
词鉴赏
《过雪山草地》的歌词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红军过雪山草地时遇到的极大困难。萧华在动笔时,问爱人王新兰:“你对长征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对方回答:“一是路长无尽头,二是饥饿让人慌。”于是,他细细琢磨,最后写下了“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的诗句。第二部分描写红军战天斗地、以野菜充饥的顽强斗志,表现了红军战士力量的源泉。“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突出了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雪山低头迎远客”中的“低头”“迎”把雪山拟人化,写出红军不畏艰难、豪迈乐观的气概和征服雪山的喜悦之情。“草毯泥毡扎营盘”中的“毯”“毡”展现了过草地时艰难困苦的情景,突出了红军在恶劣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表现了红军饥寒交迫的处境,一个“更”字,一个“越”字,突现了红军胸怀远大革命理想的钢铁意志。“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再次展现了红军战士的崇高理想境界,塑造革命军人的光辉形象。
曲鉴赏
《过雪山草地》是《长征组歌》的第六乐章,此曲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过雪山草地时的艰难与豪迈。这首歌曲诞生以后,常被作为独唱曲目而出现在各种音乐舞台上,也成为男高音歌唱家非常青睐的曲目。
歌曲《过雪山草地》的结构运用了二部曲式,歌曲里的引子构成乐曲的整体部分。乐曲中添加了颤抖的弦乐元素,充分展现出雪山寒风呼啸、鹅毛大雪纷飞的场景。同时,还运用了双簧管,反映出红军坚定的意志。另外,弦乐的配合,让观众仿佛亲身体验红军翻雪山、过草地的过程。之后,音乐节奏渐缓,一曲悠扬缓重的竹笛打破了沼泽地的静谧,一股燎原之势袭来,展现出红军在又冷又饿的情形下,采集野菜充饥、点燃火把取暖的令人哀怜的场景。
获奖记录
参考资料
重要演出
参考资料
翻唱版本
参考资料
歌曲争议
词作者争议
《过雪山草地》词作者有“肖华”与“萧华”两种写法:
一说:根据中国青年报2009年5月25日新闻《100首爱国歌曲名单公布》《过雪山草地》词作者应写做“肖华”。
又一说:根据2016年9月29日新华社新闻《解码长征丨<长征组歌>诞生记》,《过雪山草地》词作者应写做“萧华”。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4 11:15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