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香
各地陆姓间一种祭祀活动
“过香”,又叫“抬太公”,是起始于明朝靖州的一带的祭祀仪式,主要祭祀陆岩揭与结义六兄弟(黄、王、莫、蒋、吴、龙) 的结义义举,1957年,原靖州所辖地区再次整合,旧地现已分划属于靖州、绥宁、通道等县所辖,而随着陆氏清甫公后裔迁徙外省县,“过香”习俗就这样的随着陆氏后裔的迁徙而广泛的流传于湖南绥宁县、通道县,新宁县,广西三江、融安、融水、龙胜,黔东南,四川乐至县、安岳县、遂宁市安居区玉丰镇鸡头寺村陆家湾等地陆姓氏族之间,成为陆姓一种盛大的祭祀先祖的活动与仪式。
节日起源
“抬太公”按截止2020年的史据可追溯到明初时期,在明朝建立之前,也就是元代,当时元朝廷已成朽木之态,横征暴敛之下,各地人民纷纷起义反元,当时靖州一带爆发了九溪十八峒各民族人民大起义,陆氏的先祖陆岩揭和他的结义兄弟曾在起义中英勇作战,而后明朝建立,陆氏先祖被朱元璋冤杀,为了纪念他们七兄弟,陆氏宗族的共同举行的祭祖仪式不断发展也就成了“抬太公”。
至正六年(1346),靖州瑶族首领吴天保、杨留总率领诸族起义,反抗元朝廷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靖州、绥宁、武冈锦屏等地苗族、瑶族、侗族诸族勇士纷纷响应。而这其中就有“七祖太公”,据载,陆氏的先祖陆岩揭参加了起义,当时的陆岩揭尚未成年,还未得按表字取名,只有乳名“岩揭”,但年龄并没有成为他的牵绊,其战斗之英勇冠绝众人,陆岩揭在征战中又结识了黄、王、莫、蒋、吴、龙六位义士,他们意气相投结拜为异姓兄弟,七兄弟随起义队伍转战南北,沉重打击了元军势力,元至正十五年(1355),吴天保故后,所部有的与刘福通领导的农民军汇合,有的加入了定州豪强郭子兴的队伍,郭子兴死后不久,朱元璋作为他得力部将,顺利的继承了郭子兴大部分的嫡系部队,而七兄弟就在其中,在经历无数次战役后,中原大部已尽入朱元璋囊中,而后朱元璋在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于南京登基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年号洪武,当年称洪武元年。
虽然天下已定,但是战争远没有停止,大明初立,朱元璋就已经开始严肃吏治,轻则入狱,动则灭族,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丞相胡惟庸,屠灭三族,连坐其党羽,诛戮了一万五千多人。以后又几兴大狱,使“胡惟庸狱”不断牵连扩大。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功臣太师李善长、吉安侯陆仲亨等人也以与胡惟庸“交通谋反”被赐死,此案延续了十年之久,前后被杀的王公贵族、军中将士不计其数。十年间,七位义士也陆续被牵连,夷灭三族者不在少数,死讯传到家乡,陆氏宗亲心中虽然想为被冤杀的陆岩揭立碑设传,但是对于日渐庞大的冤狱心有忌惮,故只敢为陆岩揭设衣冠冢、立无字碑,以表寸心。
后来,因冤杀功臣太多,朱元璋终日被梦魇缠身,寝食难安,甚至白日也能听见曾经出生入死的兄弟在哀嚎,一时间明朝政事混乱,朝野震动,连日恐惧下的朱元璋已然身体快支撑不住了,不得已下,朱元璋只能下旨允许各地立祠祭祀,可这时七位兄弟大多夷族,就算有幸存者也隐姓埋名,香火尽断,陆岩揭虽然已设立衣冠冢,但他的六个兄弟亡无所祭,陆氏后人为了感谢他们为了保卫故乡做出的贡献,遂秉承当初陆岩揭等七兄弟结拜聚义之心,为这七位敢于反抗压迫反抗封建统治的义士一同设立了坟冢,为免后人祭祀时有失偏颇,就于七块墓碑上均书上“陆氏七祖神墓”,统称七兄弟为七祖太公,该祖坟始建于明洪武年间,七百年安泰如常,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原联丰乡政府修建联丰乡完小,将陆氏七祖太公墓平整建筑了教学大楼,1989年,广大陆氏族人在教学楼后角修建了陆氏七祖太公祖坟,七祖神墓现在就位于绥宁县乐安铺乡联丰村杨柳口虎形,香火不绝,而迁徙各地的陆氏在不能拜祀七祖神墓的情况下,就于各自村寨中为七祖太公塑立神像,每逢重要时节全村男女老少就一同祭祀七祖太公。
现在的湖南通道县溪口镇陆氏后裔仍保存的那把剁猪头的“太公刀”刀背上铭文为:“乾隆九年甲子岁,四月初六,制长刀一把,第七太公”。存留的古物有六件:太公刀一把、瓷器狮子一对、神像腰带一条、灵牌一块、同治年间绣制的黄龙旗帜一面。而后画笔陆氏又从族谱中发现了一张从陆志高、陆志昶、陆志聪、陆志忠、陆志彬、陆志能各房轮番祭祖的手抄值班图,从洪武二十三年至今,祭祀未绝。(陆奇勇 陆德汉考)
节日习俗
“抬太公”活动一般每隔三年举办一次,时间大致会选在举办当年的十月至十一月,过香那天,全族人从头人家抬出“七祖太公”神像过香祭祀,青少年们身穿古代战服,手举刀、枪、斧、锤等十八般武器,其余人等身穿节日盛装、高擎各色战旗,前呼后拥,游行团寨,名曰“游香”。其间,铁炮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绕寨一圈后,众人等将太公神像抬到家祠落座,当即把一头染红的供猪一刀斩首,掏出其心脏。将猪头和猪心放入托盘,供在神像前,意寓杀猪 (朱)敬祭七祖太公,剩下的猪肉再切成若干块,分由各家各户带回食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12-03 17:48
目录
概述
节日起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