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刃而解
汉语成语
迎刃而解(拼音:yíng rèn ér jiě)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唐·房玄龄晋书·杜预传》。
成语出处
唐·房玄龄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迎刃而解”。
成语故事
杜预是魏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最初,其父与司马懿不和,结果被关在监牢中死去,杜预久久不能入仕。
司马懿死后,司马昭承袭其父兄之位,杜预娶了司马昭之妹高陆公主为妻,被任为尚书郎,继承其祖父的爵位丰乐亭侯。
杜预做镇南大将军的时候,曾带兵攻打吴国,不到十天就占领了吴国的许多重要城池。他觉得吴国军队的战斗力很差,就率兵趁胜追击。有人认为吴国实力强大,就出来劝阻他:“吴国建国多年了,国力积蓄得很厚实,不可能一下子就被打跨。如今又是夏季,天气炎热,我们晋国的士兵从小就生活在北方,对南方的气候条件很不适应,与他们作战对我们很不利。我劝你还是趁早收兵,等夏天过去天气凉爽后,再考虑攻打吴国吧。”
杜预听他说完后,考虑了一会说,如今我军连胜数仗,士气非常旺盛。而吴国则连败数仗,军队的士气非常低落。我们这种士气旺盛的军队,去打败那些士气低落的军队,其形势就如同用锋利的刀子劈竹子一样,只要把竹子的前几节劈开了,后面的几节,将刀放在竹子中,就会一下子破开。我们只要乘胜追击,一定会扩大战果,彻底打跨吴国。
于是,杜预就带领晋军大举进攻,结果真如他所说,很快就把吴国灭掉了,从而实现了全国的统一。杜预还朝,被封为当阳县侯,封邑增加到九千六百户。武帝仍命杜预镇守江南,杜预在这里兴修水利,兴办学校,造福一方,百姓亲切地称他为“杜父”。
成语寓意
杜预虽然生长在官宦人家,但不是那种只知贪图享乐的纨绔子弟,而是从小就博览群书,勤于著述,为日后立业报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语告诉人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相信自己。只有坚定信心,才能把事情做成功。只要解决了主要的问题,其他附带的麻烦也会随之迎刃而解。
成语运用
“迎刃而解”指竹子劈开口后,下面一段竹子就迎着刀刃裂开;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非常顺利。
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宋·王懋《韩信之幸》:“其后以之取燕,以之拔齐,势如破竹,皆迎刃而解者。”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二·陆判》:“著力如切腐状,迎刃而解。”
孽海花》第三四回:“请诸位把我今天提出的四要点,去详细研究一下,向来对於《春秋》的疑点,一切都可迎刃而解。”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只要这位教士到场,任你事情如何棘手,亦无不迎刃而解的。”
成语辨析
迎刃而解—一通百通
“迎刃而解”与“一通百通”意义相近,皆有解决了主要问题,其它问题也会随之解决的意思;区别在于“迎刃而解”侧重的是处理问题非常顺利;“一通百通”侧重的则是要注意抓住窍门,学习技能就会非常顺利。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1 08:13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