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客大桥
中国广东省河源市境内桥梁
迎客大桥(Yingke Bridge)是中国广东省河源市境内一座连接源城区与紫金县的桥梁,位于东江之上,为河源市区迎客大道组成部分。
建设历程
2011年3月20日,河源市规划建设一条连接中心区至高新区的滨江大道二期工程,线路东西横跨东江建设迎客大桥。
2012年9月28日,迎客大桥及其连接线工程开工建设,由中铁一局广州分公司承建。
2015年5月5日,迎客大桥斜拉桥段完成合龙。同年9月29日,迎客大桥建成通车。
桥梁位置
迎客大桥位于中国广东省河源市主城区东部,起于东江西岸源城区源南镇三凤塘村,止于东江东岸紫金县临江镇塘尾村,全桥路段为迎客大道组成部分;南北相距上下游另外两座东江大桥各约4.5千米。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迎客大桥是一座独塔四索面斜拉桥,采用塔梁固体系;主梁采用分幅设置,仅在桥塔处通过主塔横梁连为一体,单幅主梁为整体式开口梁板式n型断面,主塔采用双菱形合体结构。上下塔柱全部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结构。斜拉索采用四索面扇形布置以及平行钢丝体系。主墩承台采用整体式矩形结构。大桥两座钻石型主塔组成大一个大写字母“M”,既是英语单词和汉语词汇母亲(Mother)的首个字母,也是魔幻(Magic)的首个字母,既显示出大桥魔幻般的美丽姿态,又寓意东江是滋润着客家人的母亲河,而且体现了“团结、和谐”的时代精神。
设计参数
迎客大桥总长844米,其中主桥全长262米,采用“40.5米+76.5米+145米”跨径布置。半幅桥各宽23.75米,其中外侧拉索区宽1.25米、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总宽3.75米、车行道总宽15.75米、防撞护栏宽0.5米、内侧拉索区宽1.25米和中央分隔带宽1.25米。引桥总长572米,主桥面宽48.5米,引桥宽度和路基宽度各为46米。斜拉索主塔高95.8米,共有136根钢丝,每根钢丝强度1770兆帕,梁上标准索距为8米。整座主桥由24根桩基支撑,每根桩基直径2.5米,高33米至46米,分3行排列,共4800立方米混凝土浇筑,深入河床30多米。每座承台长46.35米、宽15米、高4.5米,由3100立方米混凝土筑成。全桥共用6.8万立方米混凝土和1.2万吨钢筋。
迎客大桥桥面按双向八车道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千米/小时;设计载荷公路-Ⅰ级兼城市-A级(汽车—超20级、挂车—120),人群2.4千牛/平方米。大桥通航为单孔双向模式,采用国家内河Ⅲ级通航标准;防洪等级按100年一遇设防,防震等级按8级烈度设防;设计基准风速24米/秒;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设备设施
迎客大桥共安装有1800余盏灯光设备,包括150盏投光灯、1666盏轮廓灯以及桥塔顶端的探照灯等。
运营情况
● 通行事项
迎客大桥于2015年9月29日开始通车试运行,不收取路桥费,限速60千米/小时。
截至2019年7月,受河源市新丰江与东江汇入口处南面的东江大桥坍塌事故影响,迎客大桥成为新丰江南岸源城区与紫金县之间最靠北的过江通道。
建设成果
● 技术难题
迎客大桥3#主墩承台属于大体积承台,由于其先后浇筑完的层与层、段与段之间存在时间差,会导致层与层以及段与段之间产生温差效应。大桥施工期间通过混凝土温差控制以及水化热冷却处理技术研究,降低水化热、选取适当的混凝土配合比例等,防止温度裂缝的出现,从而保证桥梁建筑的抗渗能力和承载能力,避免钢筋过早腐蚀、混凝土碳化造成材料耐久性下降。桩基采用在水中搭设钻孔平台,打设钢护筒,再用冲击钻机施工。
文化特色
● 主题公园
迎客大桥桥头公园于2016年1月1日对外开放,位于东江西岸、桥头北面,由桥南与桥北两个小公园组成,与迎客大桥融为一体,总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内有恐龙雕塑。
价值意义
迎客大桥及其连接线工程是河源市区路网主骨架“六纵十三横”中重要“一横”,是河源未来城市发展中重要东西走向主干道。大桥通车后不仅可以改善河源市区东江东西两岸的交通环境,而且能带动河源市江东新区的东片开发,加快紫金县西部发展,对进一步拓展河源的城市空间、方便群众出行、提升河源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广州日报》 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13 15:15
目录
概述
建设历程
桥梁位置
建筑设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