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杯”是北京市的一项传统中小学赛事,开始于1984年,首届杯赛是由
北京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研究部主持,由北京市数学会协助,中小学数学教学报承办。“迎春杯”数学竞赛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起,发现优秀的数学特长生,推动北京中、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等主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2001年,“迎春杯”数学竞赛更名为“迎春杯数学科普日”。
活动介绍
“迎春杯”是北京的一项传统中小学赛事,迄今已举办了29年。不仅在北京影响很大,在全国范围内也有一定影响。“迎春杯”的时间在每年年初,属于普及型竞赛,学生们可以自愿参加,竞赛不排名次,比赛的结果也不直接与升学挂钩。然而,在“迎春杯”中取得一个好成绩,各个中学都是很认可的。
迎春杯意义:“迎春杯”数学竞赛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现优秀的数学特长生,推动北京中、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等方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国青年报报道,“迎春杯”被家长热捧,源自北京市小学升初中的改革。北京市于1998年实施了小学免试、就近升入初中的政策。但由于一些重点学校对在“迎春杯”等数学竞赛中获得好成绩的同学格外关注,不少家长开始把“迎春杯”等杯赛作为孩子进入重点中学的重要途径。
最新信息
2011叫停,进而转入民间,涉嫌违规问题,已被叫停!
2012年初赛时间为12.22日,出题方向为普通小学数学,现已开始接受报名。
正式更名为:“
数学解题能力展示”,大多数报名学校机构还是沿用迎春杯的名称。
2013年更名为“数学花园探秘”科普活动,大多数报名学校机构还是继续沿用迎春杯的名称。
2014年开始全国进行推广比赛,进入浙江,四川成都等地
2018年,全部叫停,改为ACM-ICPC信息学考试。
2018年12月,因场地协调原因,2019年ACM-ICPC活动暂停一次。
参赛对象
1、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一年级为A1组,二年级为A2组。
2、小学中年级(三、四年级)学生,三年级为B1组,四年级为B2组。
3、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的学生。五年级为C1组,六年级为C2组。
4、初一学生,D1组。
5、初二学生,D2组。
战略措施
第一阶段:了解自己
这个阶段必须把历年试题做一遍,了解“迎春杯”考试考什么,同时必须有一套系统的测试,了解自己知识点的缺陷;同时,必须在找出问题的同时在老师建议下补一下相关专题。
第二阶段:变为强项
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学习应该心里有数,就是知道考什么,自己缺什么。第二阶段主要就是把重点难点专题理一遍;这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理。同时,最好能把《导引》上五六年级的题目做完,这样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可惜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已经不多了。
第三阶段:注重发挥
前两个阶段是靠实力的,但第三个阶段确需要凭技巧。
这部分工作包括:做模拟试题、学应试技巧、减轻心理压力。最终目的是能够以一种平静的心态面对竞赛,把自己应有的水平发挥出来,把该做对的题目做对,把该得到的分得到。
考试时间
初赛:每年的11、12月份。
复赛:次年的1、2月份。
最新资讯
2017年12月29日,“迎春杯”组委会通知:“原定于2018年1月6日举办的“迎春杯”上海赛区决赛活动将不再举办。”但尚未提及以后会否举办类似学科及延伸类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