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
2007年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是2007年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梁景和。
内容简介
所谓陋俗文化是指特定时期内体现于风俗惯制上的并为传统人伦文化所认同的文化糟粕。它包括两方面的旨意:一是陋俗所反映的传统人伦文化观念中的糟粕;一是传统人伦文化观念糟粕所铸成的陋俗。两者是统一体中本质和现象的反映。陋俗文化与传统人伦文化不同,传统人伦文化不必非得具备陋俗现象不可,但陋俗文化却必须具备它;陋俗文化又与陋俗不同,陋俗不必非得被传统人伦文化认同,但陋俗文化都必须被其认同。这就是陋俗文化与传统人伦文化及陋俗之间的异同点。本书从婚姻、家庭、女性、性伦的视角探索了近代中国陋俗文化的演变大势,进而反映了人类精神进化的一个历程。
作者简介
梁景和,历史学博士、博士后。1956年7月生,祖籍山东蓬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师从龚书铎先生、李侃先生、林增平先生、耿云志先生。主要从事社会文化史和思想史的研究工作。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项目、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等,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要代表作有《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清末国民意识与参政意识研究》、《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论辩》、《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女性文化》杂志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心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理事、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主任等。
序言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都具有两重性,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如此,既有优秀的精华,也有腐陋的糟粕。对此应该进行认真分析,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梁景和同志关于中国近代陋俗文化的研究,正是力图对中国传统社会习俗的精华和糟粕作出正确的区分和深入的探讨,因此,它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也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国陋俗文化,学术界曾有所研究,取得的成果主要是有关中国陋俗文化的某些方面的具体阐述,迄今为止对中国近代陋俗文化尚缺少全面、系统的研究。景和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陋俗文化进行了细致的、较全面的探讨,从而弥补了这项研究的不足。
文化是人创造的,是人的文化;人又是在文化环境中受陶冶,是文化的人。因此,文化问题从根本说是人的问题。人不是抽象的,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主体在社会客体之中,人在改造社会客体的同时改变着主体自身。没有主体的改变,客体的变革不可能真正完善;不变革客体,主体也不可能得到合理的、充分的改变。
本书正是以人创造了文化,人又被文化所束缚,这个文化效能和人的局限作为立论的主题,紧密结合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变迁,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陋俗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动态运演过程,揭示了传统人伦文化塑造的民族心理在近代中国的演变大略。全书共分“首论”“婚姻”“家庭”“妇女”“性伦”和“结论”6卷,对中国近代陋俗文化的内容、特征及其嬗变,做了较好的概括和深入的分析。作者没有满足于对陋俗文化现象的简单罗列,而是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去探讨社会生活和观念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注重了显形的社会生活,又深入分析了隐形的精神状态,力图挖掘出社会精神面貌的深层结构。特别是在“结论”卷中,作者着力剖析了陋俗文化的嬗变与人的精神进化的关系,指出,“近代中国陋俗文化的演变并非特定时期内孤立的文化现象,实际上,它既是人类精神进化过程中一个阶段性的主旨,又是再次实现人的自身觉醒和精神解放的一个重要途径。”并对近代中国陋俗文化的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予以总结。
后记
本书是我的博士论文。
1984年秋,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做硕士研究生,攻读中国近代文化史方向。当时学术界掀起一股文化热,文化问题一下子成了显学。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文化史方面的论文题,是很费心思的。有一次,我阅读了龚书铎老师1983年8月24日在《光明日报》发表的《戊戌新文化运动述略》一文,很受启发。其中一段话直接导引出我的学位论文题。文章说:“维新派还重视社会风俗的改造,主张禁缠足、鸦片等陋习;提倡体育活动、讲究卫生,甚至提倡工作、生活时间的条理化,注重工作效率,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改变中国封建社会陋恶落后的风习”。社会风俗是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经济在人们生活方式上的体现,风俗本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发生了变化,文化观念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变化。应当说近代社会习俗的演变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后来在导师龚书铎先生、李侃先生的鼓励下,我确定了《20世纪初年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的硕士学位论文题。1987年初夏,以这篇论文通过答辩并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毕业后,我到辽宁师范大学任教。这期间我一直把近代中国习俗的演变作为我的科研主攻方向。1988年秋,我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北京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的报刊和地方志,获得了上千份有关近代社会习俗变革的资料,这些资料对我后来的科研工作补益甚大。
1991年秋,我到湖南师范大学做博士研究生。由于过去几年的积累和思考,我确定博士论文题为《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导师林增平先生支持我做这个题目。1994年初夏,我完成了这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1994年10月,我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做博士后。这期间,我在做博士后研究报告的同时,挤出时间,充分利用近代史研究所丰富的报刊和图书资料,特别是一些家谱资料,对我的博士论文进行了补充和修改,并得到导师耿云志先生的点拨,受益匪浅。
陋俗文化是一个特定的学术概念,它与传统人伦文化不同,也与陋俗不同,所以很多不被传统人伦文化认同的陋俗不是本书研究的范围。
目录
首论卷
一、文化的界定及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一)文化类型说
(二)文化精华与糟粕的基本特征
二、近代陋俗文化嬗变要略
(一)近代陋俗文化变革的历史条件
(二)近代陋俗文化演变述略
婚姻卷
一、中国传统婚姻陋俗
(一)传统婚姻陋俗的特征
(二)传统婚姻陋俗的历史地位
二、太平天国的婚姻形态
(一)太平天国内部的婚姻状态
(二)太平天国婚姻状况的特征
(三)太平天国婚姻制度透视
三、维新“前识者”的婚姻观
(一)走世界国人的婚俗视野
(二)西方近代婚姻观及婚俗对维新派的影响
(三)维新派的婚姻观
(四)戊戌觉醒的女性与康有为的“大同”婚姻理想
四、清末民初婚俗的演变
(一)清末民初与维新时期婚姻变革之比照
(二)对婚姻陋俗的系统批判
(三)近代文明的婚姻观
(四)婚俗的演变
(五)婚俗变革的不平衡性
五、五四时期婚姻文化的变革
(一)婚姻变革的新时代
(二)五四婚姻观的特征
(三)婚俗变革的高潮
(四)婚姻变革的局限
家庭卷
一、传统家族文化的特征
(一)家族、宗族与家庭
(二)家族文化的表象特征
(三)家族文化的本质特征
二、清末“家庭革命”论
(一)“家庭革命”的口号
(二)对家族制度的批判
(三)“家庭革命”的重要内容
(四)清末“毁家”说
三、民初至五四时期的“家庭改制”观
(一)“家庭改制”与国家进步
(二)“家庭改制”的主张
(三)“家庭改制”与西方近代文明
(四)“家庭改制”的理论与实践
四、“生育节制”思潮
(一)中外传统的“节育”理论-
(二)“节育”思潮中的两大主题
(三)关于“节育”的大论战
(四)“节育”的实施及其思想障碍
五、丧礼的改革
(一)丧礼与传统文化
(二)太平天国丧礼变革述略
(三)五四时期对丧葬礼俗的批判
(四)新式丧礼观
(五)丧葬礼俗的变革
妇女卷
一、近代女性陋俗文化观的变革
(一)女性新文化观的诞生
(二)女性的心灵解放
二、“不缠足”始末
(一)缠足起源及其“流为种习
(二)近代以前的禁缠足
(三)19世纪下半叶的禁缠足运动
(四)20世纪最初20年的禁缠足运动
三、女学的演变
(一)近代的最初女学
(二)近代女学的发端
(三)近代女学的发展
(四)五四时期的女学
四、妇女的参政运动
(一)“内言不出于阃
(二)女子参政的第一次高潮
(三)女子参政的第二次高潮
五、女性陋俗文化嬗变的特征
(一)整体运动与个体运动的相互依存
(二)男女两性的历史作用
“性伦”卷
一、“男女社交公开”思潮
(一)“男女之大防
(二)新时代的男女社交观
(三)关于“男女社交公开”的大论战
(四)迈出社交自由的第一步
二、“贞操观”批判
(一)“贞操观”的历史演变
(二)五四思想界对“贞操观”的批判
(三)“贞操”习俗的变革及其局限
三、“性教育”论
(一)传统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的“性教育
(二)五四时期的“性教育”思潮
结论卷
一、陋俗文化的嬗变与人的精神进化
(一)人类精神的第一次解放
(二)传统人伦文化的衰替
(三)人类精神的再次解放
(四)陋俗文化的变革与人的精神进化
二、近代陋俗文化变革的局限及其规律
(一)阻碍陋俗文化变革的因由
(二)近代陋俗文化变革的规律及其启示
附录卷
一、20世纪初年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二、重视研究五四时期的“性伦”文化
三、论五四时期的“性伦”文化
四、五四时期的“废婚主义
五、五四时期的“解放尼姑”与广州废娼大游行
六、太平天国时期社会风气的改造
七、近代国人眼中的外国风俗
八、《延年会叙》与改造社会习俗
九、《绣像小说》与民间迷信习俗批判
十、资产阶级上层集团与民初社会习俗的改造
主要参考、引征书目
后记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16:08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