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治疗仪,是指具有远视化“
离焦”作用的特殊眼镜或仪器,如各种远化镜或眼灵敏度训练仪等。
概况
近十年研究发现,
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中学生已达50%以上,由于近视发展达高度后,可并发
眼底出血,
视网膜脱离而导致低视力及失明,因此,近视治疗、预防己成为家长,学校及社会关注的大事。
由于近视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其治疗方法也是多元化的。由于受血眼屏障及毒副作用影响,近视药物治疗几乎无效。近视治疗仪是防治学生近视最重要,最有前途的非手术方法。而手术方法只能起治标不治本的作用。因此,全面了解近视治疗仪对防治学生近视及防盲治盲具有深远的意义。
发病机理
近十年国内外对学生近视及近视动物模型大量研究提示,学生近视发生、发展主要与一个主要病因:看近,及两个关键环节:看近后离焦及后调焦(即调节滞后)有关。中国原学生近视防治专家组组长徐广笫教授也指出,“看近”如看书写字、看电视电脑是近视发生、发展的主要动因。人眼看近时,中央区清楚,但周边视野不清,处于周边视野后离焦状态,可导致眼轴发育变长,每长1mm,约增加300度近视。同时,人眼长期看近,可引起眼内晶状体调节“凝固”而出现调节滞后的后调焦现象,也可导致眼轴变长,近视发生发展。因此,任何近视治疗必须要能很好的控制学生看近,或有效阻断看近视网膜周边后离焦,或阻断看近视网膜后调焦(调节滞后),才能获得良好的远期效果
作用原理
包括三个方面
1、抵消“看近”这一近视主要原因:如远化镜、
自动远化镜等,可以提供远视棱镜,或变焦远视镜,将看近虚拟成看远休息,从而防止近视发生发展。
2、阻断“后离焦”这一近视笫一关键环节。如利用远化镜中的远视镜或自动变焦远视镜产生的前离焦作用,阻断看近时的后离焦,促进眼轴向前(即缩短方向)发育。从而防止近视发生发展。
3阻、断“后调焦”这一近视笫二个关键环节:即利用调焦灵敏镜或调节-集合训练器,训练、提高调焦灵敏度,从而防止近视发生发展
4、强制性视远对远处的被视物,看不清也要看,看得困、看得累也要看,要用“力”看,以看清为目的。其距离以看远处(尽量保持5米或5米以远)被视物有些模糊、费劲,却又勉强看得清为宜。练习的目标很多,但应以有突出的形状特征或特定含义的目标为佳,如视力表,树木。预防近视每天练习时间应不少于1.5小时,如果治疗近视或要提高远视力,则每天应不少于2.5小时。
保健理念
1、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写字姿势要端正,离书本距离一尺,不要趴着、躺着看书,不要在强光或昏暗的地方看书,看书时间不要持续过长,每看书50分钟左右就要让眼睛休息一会儿,眼睛向远处望一望。
2、不宜长时间看电视,不能长时间玩电子游戏,很多中小学生玩的电子游戏,显示屏、字、图案均很小,光线也暗。许多孩子玩上瘾后根本就忘记了时间的存在,这是非常有害的。
3、做眼保健操对于消除视疲劳、保护视力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我们每人都能做到的日常防护。但是由于学生们年纪小,普遍认识不到眼保健操的重要性,做眼保健操只是应付差事,所以老师及家长要经常督促孩子做操到位。做眼保健操也不要拘泥于每日一、二次,每当看书时间长了或感到
视力疲劳时均可做眼保健操。
4、鼓励孩子多参加室外活动,多看树木、花草等绿色的植物,经常把孩子带出楼群,让孩子在视野开阔处极目远眺。
5、定期检查视力,发现视力下降要及时诊治,近视程度加深时要及时重新验光配镜。
防治要点
1、“近”,即限制“看近”或将“看近”虚拟成看远休息:
(1)限制学生看书、做作业、看电视等的时间、距离、灯光、姿势等。但此方法不太可靠,因为现代学生离不开看书、写字、看电脑等,而且“看近”的时间越来越多。
(2)用远化镜,可抵消300度调节性近视,并将看书写字等远化成看远休息。使学生看书、写字越多,眼睛休息得越好,近视越不发展。
2、“镜”,即合理配镜:
50度以上的近视就应该戴镜,如不戴镜,小孩看远物时会看不清或眯眼看,均可促使眼球变长,或引起近视相关因子变化而加快近视发展。
250度以下仅在看远或看黑板时戴,平时或看书时不用戴,250度以上应整天戴。
3、“手”,即手术治疗:
近视发展不能控制或不想戴眼镜时,可选用以下手术:
18岁前,如近视发展达到高度且难以控制时,可用“预防性手术”防止发展;
18岁后,当近视不再发展时,可用准分子激光手术消除近视,摘下眼镜。然而,由于有较多的并发症,对
激光手术的选取择应十分慎重。
(二)近视防治具体方法
根据小孩“近视”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
1、无近视或为假近视(散瞳验光确诊),但视力时好时坏,预防方法如下:
(1)限制看书、写字距离,要求距离大于30cm、看电视、电脑、书每小时休息5~10分钟,严禁爬着看、偏头看。
(2)使用远化境(静态或自动式)等,如用远化镜看书写字,可不必控制看书姿势、时间及距离,因为远化镜可以抵消看近并自动矫正坐姿。
(3)使用眼灵敏度仪,谐振镜等,使眼睛灵动起来(增加眼灵敏度),眼灵不近视。
2、50~225度近视(散瞳验光确诊):
(1)戴镜,首次视力矫正到1.0,复诊矫正到1.2。仅看远(如看电视、黑板等)时戴;
(2)每半年验光一次,动态观察近视变化;
(3)发展较快时,用K型远化镜抵消看近调节,并矫正写字姿势。
3、250~50度近视(散瞳验光确诊):
(1)戴镜:视力矫正到1.2,整天戴;
(2)首选贴片式远化境(或自动式):看书写字看电视电脑时用;
(3)加用眼灵敏仪,可增强效果。
4、600度以上高度近视(散瞳验光确诊):
(1)戴镜:视力矫正到1.0,整天戴;
(2)看书写字看电视电脑时,用贴片式远化镜或
自动远化镜;
(3)加用眼保健操仪或谐振镜(眼底无明显变性),效果更好。
5、近视发展快(每年发展超过100度):
(1)戴镜:视力矫正到1.2,整天戴;
(2)首选近视灵敏度仪,加用贴片式远化镜看近或台式远化镜效果更好。
6、高度近视伴弱视(<8岁):
(1)戴镜:视力矫正到最高,整天戴;
(2)弱视治疗:尽可能治到1.0以上,有助预防高度近视引起的
眼底出血、视网膜脱
离及视力、失明;
(3)戴远化镜,加用眼保健操仪。
7、近视伴有200度以上的散光(或以散光为主的近视):
(1)戴镜:视力矫正到1.2,10岁以下,整天戴,10 岁以上可平时不戴,看远时戴;
(2)首选眼球谐振镜(扩张眼球松调节并缓解散光);
(3)加用贴片式远化境可增强效果。
分类标准
国内近视仪虽有30多种,但按作用原理划分,只有五大类(即5代)
1、非远视化近视仪(属第1代近视仪,如眼球按摩、热疗、药疗仪或眼贴等,对看近或后离焦,后调焦没有直接作用)
2、静态远视化近视仪(属第2代近视仪,如远化镜等),是专门抵消“看近”并阻断“后离焦”的
近视控制镜。
3、动态远视化近视仪(属第3代近视仪,如眼调焦灵敏镜)
5、复合静-动态远视化及视觉细胞活化作用的复合型
视力优化系统(第5代近视仪),由自动远视化,调焦灵敏仪及视细胞活化三大体系复合组成。此系统也可看成是2~4代近视仪的复合体,但增加了视觉细胞活化体系(可降低近视化视觉信号敏感性,提高远视化视觉信号敏感性)。是可以明显提高轻中度近视眼裸眼视力,降低轻度近视度数,防止近视发生发展,或提高弱视视力效果最好的仪器
适用范围
⒈“看近”多的学生预防近视
⒉父母一方有高度近视的学生预防近视
⒊轻度近视不愿戴眼镜的学生防治近视
⒋近视发展较快的学生治疗近视
⒌高度近视学生治疗近视
⒍各种伴弱视的近视防治
⒎难治性近视个性化治疗
研究进展
2000年以前,眼科界普遍认为,学生近视发病是调节过度的结果,即“调节学说”。因此,研制的近视治疗仪主要是直接或间接松弛调节的仪器,如眼部按摩、磁疗、电疗、振动仪,可附加药物贴敷,这些仪器虽可以间接松弛调节,暂时性改善视力及眼疲劳等,但由于不能抵消看近,或阻断近视发病关键环节如看近视野缩小及远视性离焦,故远期效果几乎100%不好。
2000年以后,通过大量动物试验和临床观察,逐渐证实学生后天性近视主要病因是“看近”如看电视电脑书等。看近主要通过近反射性形觉剥夺和调节滞后性远视性离焦两个关键环节引起、加重近视:在第一环节中,因近反射调节、集合,使中心视野清晰,但周边视野缩小、变朦,成为形觉剥夺状态。看得越近,形觉剥夺越严重,越容易诱发眼轴变长,每长1mm,约增加300度近视。在第二环节中,由于调节滞后本身就是一种远视性离焦,也可诱导眼轴变长,近视发生、发展。
近五年近视病因及发病机理研究已取得惊人的成果,导致近视仪器的研制从传统治标型进展到现代治本型的进展。近年近视发病机理研究成果,体现在比较全面的揭示了学生后天性近视的主要病因、病程及关键环节。即“一个主因两个关键环节”理论:即主要原因是看近,如看书、写字、看电脑电视等,看近是通过以下2个关键环节引起、加重近视:
指人眼看近时,中央区清楚,但周边视野模糊,其成像处于后离焦状态,可诱发眼轴变长,每长1mm约引起300度近视。
总而言之:学生近视发病的“1个主要病因2个关键环节”模式是今后防治学生近视的科学依据和主导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