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俗称东京审判,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决定了日本战后的政治格局,影响了整个东亚的历史进程。某种程度上说,东亚国际关系中的一些重大战争遗留问题都可以追溯至这次审判。
事件回顾
日本侵华罪行的清算并不彻底
东京审判是一次世界人民对日本法西斯的正义审判,它揭露和惩罚了
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罪责,伸张了和平与正义。“但一直以来,不论是在学界还是政界,对东京审判的各种质疑之声始终不绝于耳。”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院士说,东京审判从法律上对
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罪行进行了清算,然而仍有不少遗留问题,包括
细菌战在内的很多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随着近二十多年来日本政治的“向右转”,东京审判的正面意义正在不断地被有意或无意地淡化。这更加提醒国内学人,要加紧对它的研究。
目前,西方国家关于东京审判的著作约有50种,日本有两百余种,而我国这方面的著作却非常少。今年3月,国家图书馆和
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成立
东京审判研究中心,为推动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中心成立以来,研究人员反复阅读相关文献,逐一检查了近5万页的国图馆藏庭审记录;先后专程赴台湾地区和美国调研,经过多方努力搜寻补得七千余页缺藏文献,现在已基本补齐了庭审记录的原始文献,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的编纂出版奠定了基础。
审判土肥原贤二记录展出
在启动仪式现场,国家图书馆还举办了“历史的审判——馆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历史文献展”,主要展出馆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原件缩微品、民国时期记录日本侵华罪行的珍贵期刊报纸原件、世界各国对二战日本战争罪行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研究文献等在内的馆藏历史文献约400余件。
此外,曾参加东京审判的中国检察组顾问、负责对日本战犯审判的倪征的女儿倪乃先女士,还带来了父亲收藏的当时审判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两大战犯的庭审记录和判决书原件。
“当时,父亲主要工作就是提交证据,面对面质询这两个战犯。”倪乃先说,父亲告诉过她,当时土肥原贤二非常狡猾,站在法庭上不肯开口说话。对他的质询,只好采用先问板垣征四郎,诸如“某某事件是不是你和土肥一起做的”、“是不是你身边的这个土肥”等等,以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此外,倪女士还带来一份印度法官帕尔在庭审时的发言记录。帕尔是东京审判中颇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他曾对庭审提出异议,并因此被在日本
靖国神社附近立了一尊雕像。
启动编纂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24日,由
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负责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编纂出版正式启动。该书是研究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俗称东京审判)的第一手文献资料。全书以1946年至1948年的法庭庭审记录原件影印为内容,按照不同主题分为多卷,预计出版80册。目前第一卷10册的样书已问世,正式出版。该书出版还只是系统化梳理东京审判资料的一个开始。未来,全国乃至世界学者还将共同研究更多专题。
该书出版,将东京审判全过程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是通向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消除歧见与争论的有效途径,也是驳斥“东京审判史观”、“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非法论”等日本右翼保守势力歪曲和否认侵华史实言论的强有力武器和佐证。
相关资料
重要资料被美国掌握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对关于东京审判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整理不足,尚不具备系统完整的文献研究基础,使得我国对东京审判的研究力度不尽人意。这其中,与当时重要材料的去向有关。
东京审判被称为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国际审判。其审判历时两年零七个月,其证据收集过程也耗时16个月,审判背后的庞大证据中,很多都保存在美国。
“东京审判所涉及的证据和材料只有很少一部分用在法庭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陈铁健介绍,这些证据和材料一部分由各个受害国提供,一部分从日方毁弃的资料中择取,还有一批资料来自盟军在一个秘密存放地发现的核心绝密资料,其中包括二战前和二战期间日本首相会议、内阁会议、武相会议,以及海军省、陆军省、外务省会议等的详细记录。还有日本裕仁天皇身边的内大臣木户幸一向法庭提交的日记,记载了天皇与内阁、首相以及政界要人重要会晤的诸多细节,至今仍存放在美国。
近年来,随着美国对这些档案的逐渐解密,部分资料得以转到了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国家档案馆,各国学者才得以进一步研究。
东京审判只是冰山一角
昨天,《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编纂委员会同时召开了研讨会,征求各方专家意见。很多专家表示,东京审判只审判了28名日本甲级战犯,其余乙级和丙级战犯的罪行,以及东京审判前后的
纽伦堡审判(盟军对德国战犯的审判)、马尼拉审判(菲律宾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以及
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本战犯的审判,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是认清日本的侵略罪行不可或缺的内容。
国图相关研究人员介绍,仅以
南京国民政府自1946年2月15日至1947年6月底对日本战犯的审判来说,审判在南京、上海、北平、沈阳、武汉、广州、台北等10个城市,对5919位被告提出187611件罪行的控诉。这些乙级和丙级战犯的供述也非常有学术研究价值。
据悉,《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只是庞大出版计划的开始,更多档案文献和学人著作还将陆续面世。
最新报道
新华社记者15日从
中国国家图书馆获悉,约计80卷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将于今年(2013年)6月正式出版。
这是东京审判的庭审全记录,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1946年5月3日拉开东京审判帷幕,到1948年11月12日审判结束,2年半时间内的818次庭审记录无一缺漏,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全过程展现在世人面前。
1946年,盟军最高统帅部在东京设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依据国际法对日本甲级战犯进行审判。东京审判裁定了日本的战争责任,确认其南京大屠杀暴行,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被判处绞刑。1951年,日本明确承诺作为国家接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判决。
“史料为证。东京审判的正义性不容挑战!”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高红说。
这部全记录的许多史料从美国、日本、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档案馆、图书馆收集而来。这是中国首次出版这部历史全记录。1968年,日本曾出版日文版东京审判庭审记录。、
正式出版
2013年9月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出版座谈会在国家图书馆隆重举行。来自文化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档案馆、国家图书馆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近五十人出席座谈会;会议还特别邀请东京审判中国法官梅汝璈之子梅小璈、东北抗日联军将领冯仲云之女冯忆罗等人参加。
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和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名誉主任王宗光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新书出版揭幕。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
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程天权,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杨继波等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9月2日在世界史的角度上意义特殊,1945年的这一天,日本代表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向同盟国签署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翌年,由中、苏、美、英等11国法官代表组成的专门惩治日本战犯的国际刑事特别法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成立,从1946年5月3日到1948年11月12日,前后历时2年7个月,共审判日本甲级战犯28名。
东京审判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国际审判,是正义对邪恶的审判。它对于国际关系的发展、现代国际法若干重要原则的确立、维护战后和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战后国际格局的错综变化,日本自身实力的增强,再兼之多种因素存在,导致日本某些势力始终不能正视自己的罪行,军国主义阴魂不散,右翼势力时有抬头,随意篡改历史,为世界和平留下了后患。
鉴于此,整理一套再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全过程的完整文献,对于披露日军罪行、重新认识历史具有重大意义;对于研究
抗日战争、东京审判、国际法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国家图书馆和上海交通大学经过多方搜求,将相关文献资料汇总一起,经过细心编辑整理,形成一套完整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该资料集共80册,近5万页。
总体来看,该书具备了以下特点:其一,保持文献原貌。按照原始文献的时间顺序,再现了1946年5月至1948年11月期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的逐日记录,每册目录详细列出年月日,使用者可依目录检索所需特定某日的庭审记录,查阅方便;其二,真实记录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全过程。包括法庭成立、立证准备、检方与辩方立证、法庭判决等各项法庭审判程序,为了解、研究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及为研究二战后特别军事法庭对战争罪、破坏和平罪、违反人道罪等提供了珍贵史料;其三,具体内容涉及广泛。“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
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日本在东北等地的鸦片毒化政策、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等均有关涉,对研究
日本侵华战争所涉及到的重要历史事件具有重要价值。
对于该书的出版,与会专家表示出高度的关注和充分的肯定,一致认为对于历史研究、以及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借鉴作用。周和平指出:“东京审判文献史料的征集整理,属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的重要计划之一”“作为重要的阶段性成果,《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的出版,是学术界和出版界的大事,对于民众了解真实的历史,并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建设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中心名誉主任向隆万的介绍,《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在东京审判研究领域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接下来,将会梳理更多与东京审判相关的基础文献资料,并在翻译国外以东京审判为主题的学术专著的基础上,围绕东京审判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会有更多的文献资料、学术成果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