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徐州高速公路,简称“连徐高速公路”,是中国
江苏省“四纵四横四联”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中的“横一”部分,是国道主干线“
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公路”的东龙头段。
历史沿革
2001年11月30日,连云港市区至新沂京沪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段开通。
2002年7月1日,连云港—徐州高速公路与铜山潘塘-苏皖交界处开通;10月22日,连云港—徐州高速公路与铜山潘塘-新沂京沪高速路互通立交段开通。
2003年6月底,连云港—徐州高速公路连云港段二期工程通车。
线路设计
线路走向
连云港—徐州高速公路是国道主干线连云港霍至霍尔果斯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30)的东龙头段,东起连云港墟沟镇,西至徐州苏皖省界的老山口,经灌云、东海、新沂、邳州、铜山五县(市)。
截至2019年12月14日,连云港—徐州高速公路途经的主要场所为:
线路互通
截至2019年12月14日,连云港—徐州高速共路互通的主要场所为:
线路参数
配套设施
服务设施
截至2019年12月14日,连云港—徐州高速公路主要设有的服务设施情况如下:
运营情况
票制票价
1、车型分类收费标准
据2019年12月江苏省省交通运输厅官网显示,连云港—徐州高速公路为江苏省高速公路网一部分,客车和货车收费标准为:
2、载货车辆计重收费标准
据2019年12月江苏省省交通运输厅官网显示,连云港—徐州高速公路为江苏省高速公路网一部分,载货车辆收费标准为:
特色服务
2009年,连云港—徐州高速公路徐州东收费站和徐州(潘塘)收费站率先开通ETC收费。
通行事项
连云港—徐州高速公路在恶劣天气下将实施道路封闭,禁止车辆通行。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连云港—徐州高速公路主要的技术创新有:
1、液化砂土地基处理:针对连徐高速公路徐州段地处高烈度地震区(7至9度),沿线砂土液化地基或可液化砂土类软土地基长达67.063千米,在地震作用下易产生液化现象等特点,采用试验路段与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在连徐高速公路徐州段4个典型试验路段、14个试验区先后进行了“公路工程地基液化的实用评判方法、高速公路液化地基强夯法处理技术,高速公路液化地基干振碎石桩法处理技术、桥梁工程地基抗震处理原则、高速公路液化地基处理的施工控制与质量评定方法”等5个子课题的研究。
2、软土地基观测及海相软土地基研究:通过对软基路段路基沉降观测,不同处理方案处理典型路段的详细观测对比,在施工过程中合理推荐软基变更方案,确保了全线软基填筑施工质量。同时开展“江苏沿海地区高速公路海相软土地基变形特征与应用研究”,得出海相软土的工程力学特性、变形特性和流变特性,同时引入软土的流变模型,提出了最佳的软土加固方案和设计、施工参数,对海相软土地区高速公路的设计、施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3、路面技术研究:在总结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对沥青面层施工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技术措施。包括:
(1)提高集料、填枓、沥青等原材料的部分技术标准及指标;
(2)增加面层厚度,优选沥青混合料结构类型;
(3)工程实践中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修建了Superpave试验路;
(4)加大压实功能,提高压实度标准;
(5)改进传统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了江苏省交科院最新成果AC-25I改进型级配和AC-20I改进型级配。
4、大跨径提篮式系杆拱桥技术研究:针对京杭运河特大桥为国内同类结构桥梁主桥跨径最长、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等特点,开展了“提篮式”拱桥“八字拉结”竖转施工系统工艺、钢结构锌铝复合涂层防腐性能研究等10个子课题的研究。其中,钢管混凝土拱桥受力性能等3项研究在国内尚属先例。
5、长大桥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形式及施工工艺研究:依托京杭运河特大桥实体工程,对桥面铺装进行了力学机理分析和试验路铺筑等大量研究。
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防治研究。
7、全线通信管道采用了硅芯管,并改进了吹缆工艺,加快了光缆的铺设进度。
8、大桥桥面采用新型FYT-1型防水材料做防渗层,提高了防水性能。
9、采用了中压电能传输技术。
10、首次在江苏省内成功铺筑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近30千米。
11、辉绿岩路用性能研究:首次在江苏省省高等级公路路面使用辉绿岩石料,大大节省了投资。
荣誉表彰
价值意义
连云港—徐州高速公路所属区域的路网状况可以把连云港—徐州高速公路的影响区域分为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直接影响区是指连云港—徐州高速公路直接经过的地区包括连云港市及所属东海县和徐州市及所属的新沂市邳州市和铜山县间接影响区是指高速公路影响到的其他地区主要指江苏皖南和鲁北地区;连云港—徐州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沿线与外地的距离。(《审计与经济研究》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