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厅
以舞蹈为主的舞厅
迪厅又名disco舞厅,是以舞蹈为主的舞厅,和KTV最大的区别就是,迪厅都是蹦迪的,KTV是唱歌的。
迪厅概述
但是,随着现在的娱乐业的发展,很多KTV都结合了迪厅的功能,会在包房里准备一些很嗨的歌,供客人们使用。而迪厅现在也多元化发展吧,有的迪厅还可以欣赏到别人的舞蹈。
现在的“舞厅”、“迪厅”、“歌厅”均是从旧年代演变发展而来,只不过现在的软、硬所有条件都比旧年代优越,内外装修富丽堂皇,呈现档次;许多侍卫均以男士为主、服务周到。
关于迪厅的演变过程:
1、起初在70年代末的北京,有些条件、有点身份的(干部、知识分子等院派类)以“家庭舞会”为主,空间烟熏火燎、弥漫着污浊气体,听着靡靡之音,哼着小曲得意洋洋,跳着“贴面舞”俗称“二步舞”,灯光调至很暗甚至不开灯,但并非为了省电,目的是为“干坏事”觅方便;无条件、出身略卑的以“街舞”为主,持日本“板砖式”录放机,条件略好点是两个喇叭甚至四个喇叭录放机,不管咋样,穷欢乐,“光天化日之下”也算是光明磊落。无酒水。
2、约从83年始,发展到有组织地举办舞会,以各大院校、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场所等为主,地点均设置在食堂、会议中心(室)、活动厅等,多以交谊舞,“快慢三步四步、十六步”等,“绅士”些的舞的便是“华尔兹”、“探戈”等。无酒水。
3、90年代,开始又增添了宾馆、饭店包括社会单设(具有独立性的场所)等娱乐场所,此时不仅能跳舞还增加了舞台表演、舞台卡拉OK等项目,个人即可上台舞又可歌的形式,无包房,均坐在公共大厅各自以圆桌为独立围坐且不用电灯,每桌以点燃蜡烛为照明工具边交流、喝茶、饮酒边娱乐,服务人员均为女士以不同程度的“跪式服务”为代表侍卫着来客。提供酒水。
4、2000年后至现在,划分得较具体,“舞厅”~交谊舞、“国标”等为主;“迪厅”~蹦迪、摇滚、流行、火爆、时尚等为主;“歌厅”~KTV放声歌唱为主。还派生出“会所”~食、沐、健、养、娱等多功能服务。服务人员均为男士。提供酒水。
关于灯光
迪厅不仅需要优质的音乐,而且更需要专业灯光来配合表演,点缀、渲染环境气氛。要建立一个优秀的娱乐厅一定需要很好的灯光设计作保证,否则很难达到较高水准。通过安装位置的选择,将舞台和舞池全面照耀到。灯光照顾的区域主要是舞台和舞池,并辐射到整个大厅。通过合理运用各种灯光效果以烘托具有很强节奏感的气氛,渲染音响的震撼效果。一般灯光与音响的配合使迪厅达到一个高潮的热闹气氛,给人一种放松,活跃的感觉。灯光应用既要考虑欢快热烈的狂歌劲舞,又要能与轻歌漫舞时柔和缓慢的梦幻效果配合,使整个系统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对于灯光的选择不能像白炽灯那样给人过于平淡的感觉,但是又不能像十二点的太阳给人一种致命的灼热感觉。迪厅对于大多数的上班族来说是一种压力的宣泄与释放,所以迪厅的设计要适当的夸张,尤其是灯光要在不过于刺激人的眼睛的基础上稍加夸张,绚丽一点,给人那种放松的感觉,有种想要放纵的感觉。
迪厅中音乐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因为音乐可以给人的听觉一美的享受,让人的精神瞬间好起来。中式迪厅音乐的选择一般以POP风格,因为POP音乐的风格就是简单,朴素而且狂野。一直是中国人所喜爱的。
像迪厅装修中颜色的选择也是十分需要下工夫的,一般的迪厅多以神秘的黑色,喜庆的红色,还有珠光宝气的蓝色为主。
不少人已经意识到将娱乐场所从小众的、神秘的、奢侈的、暧昧的色彩中解脱出来,有了规模的市场基础,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且喜欢上甚至依赖上这种娱乐场所。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8 11:17
目录
概述
迪厅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