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余学官归罗江
明代杨慎诗作
《送余学官归罗江》是明代杨慎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前十句以四川绵州罗江流域的民谣入诗,后四句则抒发了一位被谪戍边荒之人的人生困顿和思乡之苦,上下转承贴切自如,这在诗歌创作上亦独树一帜。全诗音节短促,风韵古朴。
作品原文
送余学官归罗江
豆子山①,打瓦鼓②,
阳坪山③,撒白雨。
白雨④下,娶龙女,
织得绢,二丈五。
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⑤。
我诵绵州歌⑥,思乡心独苦,
送君归,罗江浦⑦。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豆子山:在罗江(今属四川德阳)、中江(今四川中江)两县交界处。
②瓦鼓:古代瓦制乐器。
③阳坪关:在中江县西北,旧称阳平镇。
④白雨:暴雨。
⑤玄武:中江县隋时名玄武县。
⑥绵州歌:以上六句即绵州歌,又称巴歌。
⑦浦:水边。
白话译文
罗江流经豆子山时,如同响起了阵阵的瓦鼓声。
罗江流经阳坪山时,如同天空飘洒起大雪。
白雪飘时,迎娶龙女,织得白绢,二丈五尺。
浩浩荡荡流向东南的罗江水,一半属于罗江县,一半属于玄武县。
每当我吟诵起故乡的歌谣,思乡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今天送余学官返回罗江岸畔的故乡。
创作背景
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年)秋,诗人因皇统继承“大礼”跪门哭谏触怒世宗,被廷杖下狱。此后谪戍永昌卫(今云南保山),这是诗人在谪戍云南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用《绵州巴歌》来给即将回到罗江的余学官送行,同时也借此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是诗人在谪戍云南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人所送的那位姓余的学官这时正要回四川罗江去。由于罗江在绵州境内,而诗人自己也是四川人,当看到别人将回四川时,不免更增添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所以在这首送别诗中,诗人一开始便引用了一首长达十句的民间歌谣《绵州巴歌》,只在最后才写上四句自己的话。采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给即将回到罗江的余学官送行,同时也把自己的思乡之情表达出来。
诗的前四句描写水利建设竣工后人们喜气洋洋、载歌载舞地进行庆祝的热闹场面。中间六句将由两水汇合而成且“两水相蹙成罗纹”(见《方舆胜览》)的罗江想象成绢匹,又因罗江旁有传说为龙神所居的龙洞而设想这绢匹系龙女所织,从而编织了一个神话:龙女出嫁了,她自己动手准备嫁奁,罗江便是她亲手织成的绢匹;她把它分成两半,一半送给罗江县,一半送给中江县(中江县在隋唐时名玄武县)。这六句以神话故事的方式,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哺育了自己的家乡山川亲密无间,对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成果欢欣鼓舞。最后四句则抒发了一位被谪戍边荒之人的人生困顿和思乡之苦。
全诗因送人归罗江而联想起罗江的民歌,又从民歌描写瀑布的声、态、形,恰到好处地衬托岀送行时的绵绵情意,上下转承贴切自如,不求工而自工,创作上亦独树一帜,声情感人。
名家评价
清代沈德潜《古诗源》:“全用《绵州歌》,后只缀四语送行,别是一格。”
作者简介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人。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第一(状元),授翰林修撰,后任经筵讲官。世宗嘉靖三年(1524年)秋,因皇统继承“大礼”跪门哭谏触怒世宗,被廷杖下狱。此后谪戍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死于贬所。诗人学识渊博,著述颇丰。有《升庵全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16:06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