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判官》是唐朝诗人
高适所作的一首五律。诗中陈述董判官胸怀良策,仗剑出京,辞亲赴边御敌,诗人祝愿他要经得起边关的雨雪风尘之苦,为保卫边疆贡献计策,奋不顾身。诗人一生常以“万里不惜死”,“临戎觉命轻”的志向鞭策督促自己,随时准备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此诗一扫缠绵之词,立意高远,出语豪迈,具有强烈的献身精神。
此首赠别诗,不写惜别之情,多激励慰勉之词,是天宝十一载(752),
高适在长安所作。
诗的首联点出友人即将远行。“倚剑”二字是关键字眼,它不仅使“行迈”、“别交情”既悲且壮,而且暗示了友人的身分是从戎,交待了友人行迈辞亲的原因是御边。“行迈”,已可见旅途遥远;辞亲,更不免心中眷恋,然而用“倚剑”二字,不仅点出此行为投身戎旅,而且使辞亲远行带上慷慨之气。
次联写友人赴边作判官,供职幕府,将军以主人身份盛待才子。这两句承接首联,预言友人此次赴边,可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文才,必受主将的赏识,而得真诚接待。如诗人在《别冯判官》一诗中所写道的:“才子方为客,将军正渴贤,遥知幕府下,书记日翩翩。”董判官以才子之能,投奔渴贤之将军,必以其翩翩之姿,得意于将军幕府。诗人在预祝之中,流露出一股羡慕之情。这是诗人对友人赴边后的设想,也是对董判官的赞誉和慰勉。
颈联仍承上两句设想友人赴边途中的情景。先“近关”,再“出塞”,紧扣“行迈”,具体写出路途遥远;“多雨雪”,“有风尘”,遥领末句,如实描绘边塞苦寒。可见旅途之苦辛。诗人多次出塞,对边地苦寒有切身体验,曾不止一次在诗中提到。如“关山唯一道,雨雪近三边”(《
别冯判官》),如“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如“北使径大寒,关山饶苦辛”(《答侯少府》)等等。因而“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两句并非夸张之笔,不过是实写关塞景物,从而逼出诗的结尾两句:“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
尾联勉励友人莫畏艰辛,要经得住雨雪风尘之苦,为保卫边防贡献良策,为祖国立功奋不顾身。莫顾一身,施展长策,立功边陲,是一种先抑后扬的笔法,使诗歌顿生波澜。“男儿莫顾身”是对友人的慰勉,但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立功边塞的愿望和为国事献身的精神,以高昂的情调回答开头“行迈”的问题,结束全诗,使作品显得气势流畅,格调雄健,毫无一般送别诗的儿女离别之态。
近代·刘开杨、刘新生《
高适岑参诗选》:判官见前《别冯判官》诗说明。此董判官未知是否《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序所述之董帅,难以定其作年。
近代·廖仲安《
唐诗一万首》:解评:送董姓朋友到边塞作幕僚,诗中多称颂、勉励之意。
高适(约700一765),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幼时丧父,家境贫寒,二十岁西游长安,失意后漫游梁宋(今河南境内)间。曾任封丘县尉,不久弃官,入哥舒翰幕府掌书记。后入朝为谏议大夫,出为淮南节度使,西川节度使,官终散骑常侍。诗歌内容以边塞、行旅为主,也有反映个人早年生活坎坷,同情人民疾苦和少数送别之作。其边塞诗尤为著名,与岑参并称“
高岑”。艺术上继承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形象逼真,音节响亮,语言整饬,具有雄健豪迈、奔放激昂的特色。有《
高常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