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颂臣之台湾
清朝丘逢甲诗作
《送颂臣之台湾》是清朝著名爱国诗人丘逢甲在1896年所写的八首五言律诗。作者在台湾抗日失败内渡后,写下这组诗送给返回台湾去的友人。诗中想象故乡沦亡后的惨象,勾起满腹愁思,同时也表达了他的不忘光复故乡的坚定意志。
作品原文
送颂臣之台湾
其一
涕泪看离棹,河山息战尘。故乡成异域,归客作行人。
鲲海三更梦,鸥天万里春。分明来路近,未信遽迷津。
其二
小别宁须惜,天涯叹此行。家书沈远道,兵火脱余生。
东渡龙无气,南飞鹊有声。送君惟梦寐,同到刺桐城。
其三
此去仍乡里,家山拥画鞍。未颁新政令,犹见旧衣冠。
落日鸥盟改,寒云雁影单。相逢翻一笑,已作汉人看。
其四
漫作居夷想,何妨海且浮。冠裳虾建国,金碧蜃嘘楼。
沦落怜交旧,迟回问钓游。都将留恋意,扶泪上归舟。
其五
残垒过南崁①,孤城枕北江。鬼雄多死别②,人士半生降。
战气花间堞③,夷歌柳外艭④。伤痍犹满目,愁煞倚篷窗。
其六
亲友如相问⑤,吾庐榜念台⑥。全输非定局,已溺有燃灰。
弃地原非策,呼天傥见哀⑦。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⑧!
其七
王气中原在,英雄识所归。为言乡父老,须记汉官仪。
故国空禾黍,残山少蕨薇。渡江论俊物,终属旧乌衣。
其八
预计君来路,榴花照眼中。山光仍故国,海气满征篷。
鳌背看红日,鲲身静黑风。洗尘尊酒在,收泪话瀛东。
作品注释
①南崁(kàn):即赤崁,与下文的“北江”都是台湾地名,是作者当年与日本侵略军打过仗的地方。
鬼雄:《楚辞·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鬼中英雄的意思。
③堞(dié):城上如齿状的矮墙。
④艭(shuāng):小船。
⑤亲友如相问:语本【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洛阳亲友如相问”。
⑥榜(bǎng):这里作动词用,标榜、张挂。
⑦傥(tǎng):通“倘”,也许。
⑧卷土定重来:语本【唐】杜牧《题乌江亭》诗:“卷土重来未可知”。
作品翻译
其五:
船驶过南崁残破的堡垒,
孤城横卧在北江之上。
死去的英雄都永别了,
剩下的活人已半数投降。
野花丛中的矮城墙还留有当年的战斗气氛,
柳荫外的船上传来夷人的歌唱。
战争后的痕迹依然到处可见,
你身倚篷窗,定然愁思满腔。
其六:
亲戚朋友如果问起我的消息,
告诉他,我的住所标榜着“思念台湾”的字样
棋子全部输光并非最后的定局,
已经湮灭的火还有死灰复燃的希望。
割地求和原不是上策,
向着上天呼唤或许能得到它的哀怜。
十年之后如果我没有死,
定要卷土重来,收复亲爱的故乡!
作品浅析
这些诗是作者在台湾抗日失败内渡后写来送给返回台湾去的人的。诗中想象故乡沦亡后的惨象,勾起满腹愁思,同时也表达了他的不忘光复故乡的坚定意志。
作者简介
丘逢甲(1864—1912),清朝同光年间台湾人,进士出身。中日战争失败,割让台湾的消息传出后,他异常愤慨,打电报给满清政府提出抗议,并倡议台湾自主,得到广大台湾人民的拥护。于是组织军队,成立台湾民主国,拥当时的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自任大将军,对日军进行抵抗,终因寡不敌众,战败离台内渡,但仍然念念不忘台湾,作收复的打算。回到大陆后,写过不少怀念故乡的爱国诗篇,著有《岭云海日楼诗抄》等。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6 15:48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