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行驶
交通违法行为
逆向行驶,是指机动车、非机动车靠左侧通行的行为,属于交通违法行为。
定义
机动车、非机动车靠左侧通行,则视为逆向行驶。
危害
逆向行驶是道路交通中严重的主观交通违法行为。轻则引起交通堵塞,降低道路通行能力,重则发生交通事故,甚至造成车毁人亡的恶性后果
逆向行驶的安全隐患有哪些?
逆向行驶的机动车往往会阻碍正常通行的机动车路线,影响道路交通秩序。
机动车“反其道而行”的行为,极易与正常通行机动车发生碰撞,给自己与他人带来不幸。
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五条、第五十四条规定
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
洒水车、清扫车等机动车应当按照安全作业标准作业;在不影响其他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可以不受车辆分道行驶的限制,但是不得逆向行驶。
处罚
行政处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九十条规定:机动车逆向行驶的,处警告或者1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逆向行驶的,处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记分
根据2022年4月1日起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163号)第八条、第十一条规定
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的,一次记12分
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超车、让行,或者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逆行的,一次记3分
具体处罚规定
由交通违法代码13730173402004047020可知
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逆向行驶的,处200元罚款,记3分
驾驶机动车在城市快速路上逆行的,处200元罚款,记12分
在高速公路上逆行的,处200元罚款,记12分
非机动车逆向行驶的,处50元罚款,并扣留非机动车
最新修订时间:2025-04-14 16:14
目录
概述
定义
危害
相关规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