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日报》原在郑州出版,名为《郑州通俗日报》。1938年6月该报由河南郑州迁至陕西
宝鸡出版,更名为《通俗日报》(系4开4版)。发行人兼社长孟紫萍,副社长兼总编辑杜健英,经理刘亚亭。记者有孙冀春、肖风、黄宗勋、梁儒等。日销数1000余份。
《通俗日报》主要转载政治新闻及战事消息。其值得一提的是署名“通俗社记者”的长篇通讯,文笔清新,叙事周祥,对宝鸡抗战后期的政治、经济、工业建设、文化事业作了全面的介绍。被收入1946年出版的《最近宝鸡乡土志》,保存了不少珍贵的民国时期地方史料。 《通俗日报》出刊期间,因在新闻报道中触及教育界人士,曾招致报社两度被捣毁。第1次是在1946年春,一位记者在采访宝鸡县参议会后所写的新闻稿《会场侧听记》中,描述“小学教师白天打牌,输光了作小偷”,激起部分学校教师强烈不满。事后不久,复兴小学及实验小学师生遂乘一次集体游行示威结束之机,对《通俗日报》社设在东关大街的经理部进行突袭,该部的橱窗、架阁、电灯等各种用具均被彻底捣毁。事发后,《通俗日报》当即在头版登载《呼吁书》,并由社长孟紫萍向宝鸡警备司令部、九区专员公署等军政机关多次呼吁,要求严厉制裁肇事者,但终因宝鸡县长杨炳南有意偏袒闹事校方,使这一事件拖延至最后不了了之。《通俗日报》社再次被捣毁,是在1947年冬初。报纸在采用宝鸡警备司令刘某之子(系宝鸡县立中学学生)批评学术管理制度的稿件时另制标题,题为:“县中教师是木刀,学生是木偶”。稿件见报后,舆论大哗,县中师生群情激愤,怒不可遏。没过几天,县中学生即在学校大礼堂集合,选派代表前往报社质问。紧接着,大批学生又随后赶至报社大院,学生到达报社编辑部时,恰遇社长孟紫萍,双方展开争辩,孟所戴礼帽被学生戳掉于地,用脚乱踩,报社副刊编辑同时遭到质问、围攻。霎时间其余学生将报社社牌,办公室的电话机、吊灯、沙发、桌椅等砸得稀烂。撤离途中,想起排字房还安然无恙,又返回报社,将全部铅字推乱,丢之满地,使该报彻底失去出刊能力。待宪、警闻讯赶赴现场时,肇事者已无踪影。 事件发生后,社长孟紫萍立即向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九区专署、宝鸡县党政机关接连呼救,同时还向国民党“中央社”求援(孟是中央社特约通讯员)。少数为首的肇事学生,见事件发生当天傍晚,学校门口军警密布,均连夜逃之夭夭。嗣后,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宝鸡县长孙宗复亲自出面干预,将县中校长尹培业撤职。报社所遭受损失,由宝鸡县商会理事长李生润(孟的同乡)在商界捐助部分款物弥补。《通俗日报》在停刊5天后,始正式复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