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小曲是流行于甘肃通渭境内的一种曲艺演唱形式。长期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是通渭县的民俗文化娱乐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小曲即西北地区群众所喜爱的眉户或迷胡子戏,因其有别于秦腔大戏而得名。眉户流行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山西诸省区,是个地方剧种,它是民间流行的各种民调小调的集合集,最适于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思想。
历史渊源
通渭小曲在明代已经非常盛行,因当时陕、陇(即今甘肃、青海、宁夏)为一省建置,明代陕西进士康海和王九思善歌弹,工词曲,有剧作行世(按:此二进士同为通渭进士、曾任开封知府的王瓒撰书墓志铭)。康王二人均仕途不得志,志同道合,名重当时,对关陇地区的戏曲有重大的贡献,民间还有关于他们二人组织戏班的传说 ,他们的影响所及,对眉户小曲的形成与发展,不无关系。
小曲与眉户
“
小曲”是“眉户”的另一种名称。它常以“地滩”的方式活动,与大戏相比规模较小,故其名曰“小曲”。而“通渭小曲”是在原“眉户”的基础上发展和变异的产物。
“
眉户”是民间流行的各种民间小调的集合体。它最适合于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思想,虽然说它流行于陕、甘、宁、青和山西、湖北一带,但它的胜地是太白山麓的两个地方——眉县和户县,那里正是牧歌、樵歌、情歌的发源地。拼合起来就不难理解“眉户”的来由了。因为它流行普遍,老百姓谁也能哼几句“眉户”,念几句曲子,所以也有叫“曲子”戏的。
传入途径
“眉户“传入通渭的途径据老艺人讲,主要有三个:一是通渭地处甘肃中部,缀连于古丝绸之路,汉唐以来,东路商家沿着丝绸之路相继而来,于城关、马营等地经商旅居,将东部文化带到了这里;二是历史上曾几次从山西等地向外移民。据拷,通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山西大树槐的子孙后代,继承它的文化就成为天经地义;三是相传光绪三年(1877)关中大饥,依*农村为基地的“眉户”艺人,遭遇到严重的打击,不得已纷纷外逃,将中西路的曲子带了出去,其中的部分也落户到通渭这块宝地。
外来文化的传入对当地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不无关系。随着“眉户”腔体的流入,不仅慢慢改变着通渭民间文化活动的形式,即使是内容也赋予了新的生命。从此,“小曲”以“清唱”的方式在通渭全境广为流传。
形成与发展
通渭不愧人杰地灵。“小曲”音乐在通渭的发展不仅造就了几代民间老艺人的成型,同样,也正是这些老艺人丰富和发展了通渭小曲,他们把原有的“清唱”伴奏逐渐改造成了另一种表演形式——舞台伴奏,从此增添了当地民俗文化活动新的色彩。清中叶,秦腔尚未流传到通渭之前和秦腔传入到通渭的初级阶段,小曲音乐就以舞台伴奏的形式经常活动在“庙会”舞台上,后来随着秦腔的蓬勃兴起,老艺人在一台戏中往往将秦腔音乐和小曲音乐联缀使用,把秦腔唱腔和小曲唱腔交互运用,他们把这种不同腔体并用的唱法叫做“风搅雪”。
清嘉庆年代以后,随着秦腔唱腔及伴奏音乐的日趋丰富和完善,秦腔艺人不再运用两种腔体并用的唱法,而是用秦腔代替了多年来“庙会”上的小曲音乐。小曲也从此回到了它原有的存在形式——清唱。但是小曲作为一种民间曲艺,受众群体极大,具有玩强的生命力,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喜庆之余,在庭院、地滩、村落里活动的主要文化娱乐内容,它带着百姓生活的真切感,久唱不衰,百听不厌,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欢。
漫漫的发展历程,使它在不断汲取当地民歌营养的同时,无论在音乐旋律,节奏变化,还是速度减缓与强弱改变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渐渐具备了自己的地域特色,成为今天的“通渭小曲”。
概况
内容
“通渭小曲”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曲调、曲牌和剧本。
“通渭小曲”曲调很丰富,据民间艺人讲大概有一百多个,20世纪60年代,文化馆就组织专业人员开始了对通渭小曲的搜集与整理,现已搜集,整理出来的曲调有90个(现存录音和曲谱)主要以“背宫”、“五更鸟”、“岗调”、“紧述”、“慢述”、“五京子”等曲调为代表,这些曲调的搜集与整理,不仅凝聚着许多文化工作者的汗水与心血,而且为今天通渭小曲作为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现已搜集、整理的曲牌音乐有20个。主要以“柳青”、“大红袍”、“满天星”、“金钱”等曲为代表,它主要是用来连接曲调的过渡性音乐片段。在清唱前也用来作为开场白、引子。
“通渭小曲”的演唱脚本内容极为丰富,突出表现了劳动人民、纯朴忠厚、老实善良的百姓本质和男女之间的真挚爱情。有些也借用神话传说,用浪漫的手法来寄托劳动人民的向往和志向。现以整理成册的剧本有72本,据不完全考证,有一百多出演唱剧目流传在民间,其内容广泛、趣味性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生动泼辣的语言、浓郁的泥土香味、一应寓于其中,深受群众的欢迎。它是广大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结晶,灌注着劳动人民的心血,是一部民间文学作品集。
其作品名称主要有《卖水》、《闹书馆》、《明月楼》、《顶砖》、《全家宝贵》、《杏元和番》、《刺目劝学》、《王祥卧冰》、《兄妹观灯》等72个剧本。
活动周期
长期以来,每当传统佳节,在通渭农村耍社火是文化活动的最主要方式之一,而听“小曲”、唱“小曲”更是社火中最主要的内容。人们弹唱小曲,表演秧歌、展示他们的文化技艺、宣泄他们的富足之情。
由于小曲本身的喜庆成分,经过了多年的演变,已不再局限于仅仅是传统节日期间的文化活动内容,更重要的是已发展成为人们每逢大小节日,老人高寿、小孩百岁,甚至是茶余饭后、田间地头、下雪下雨时的精神食粮,喜好小曲的人们总愿意请几个“唱把式”和“弹拉家”美美地乐上一番。
有时几个人拥炉而坐,伴随着通渭罐罐茶特有的清香,边喝边唱;有时几个人在暖烘烘的热炕上,围着炕桌,吃着小菜,饮着烈酒弹唱小曲、曲尽人醉,躺仰待旦。
马营镇更是通渭小曲的摇篮,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五月初五,六月初一等,每逢庙会,小曲表演成了马营人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演唱队之间得以同场竞技的难得机会,互相比试,互相示强,互不服弱,听者看者围而不哄、挤而不乱。其热闹程度,名为小曲,实为大戏,喧宾夺主,实在难得。
相关器具
“通渭小曲”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三弦、板胡、二胡、笛子、扬琴。这些通称为弦索。其中主乐器为三弦,三弦有“平”、“关”、“当”、“越”四种弹法,平弦为5'15,关弦为5'14,当弦为2'5'2,越弦为1'5'1。越弦最为常用,其次为关弦。
板胡:主要有反调板胡和平调板胡。反调为15弦,平调为5'2弦,两个板胡同时可进行演奏,效果会更好。
击乐: 击乐用四片瓦和磬碗两种。
四片瓦:两手分执,一拍二敲和一板四敲混合使用,右手敲前半拍,左手敲后半拍,有时一手连敲,有如“滚锤”的效果。
磬碗:一拍一敲,起着掌握节奏的作用,当一曲结束时,常常用连敲以示曲终。
特色
“通渭小曲”作为民间曲艺,其源远流长,有着辉煌的经历并独具特色。
演出形式
五、六人即可,十多人不限,常在“庭院”、“村落”以自娱自乐为主,方言演唱。
曲调动听
“通渭小曲”的曲调到底有多少,很难统计。根据搜集、整理的情况,已经整理成形的有90个,娓娓动听。脚本故事情节浅显(多表现劳动人民生活)、表演风格缠绵悱恻、百听不厌、百看不烦、感染力很强,使人喜怒哀乐随兴而发。
套曲特征
一个完整的唱本,从“月调”、“背宫”入韵,然后以“紧述”、“岗调”等曲达到高潮,再以“落背宫”进入尾声,用“月尾”收曲。中间根据情节、唱词,配上与之相适应的曲调,并且用曲牌音乐恰当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套曲”。有时“单曲”和“套曲”可以参用,起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作用,并且用得恰到好处。如《兄妹观灯》(又名《下四川》)“套曲”和“单曲”结合,自绐至终热情洋溢。
差异性特征
由于口传心授,没有版本,在一代接一代的传授中必然形成了腔体和唱本的差异,因此,同是一个腔调、唱者不同、唱法有异;同是一个腔调、唱词不同、唱法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唱腔、同一段唱词、地域不同、唱法也不尽相同,随意性强。只要“求大同、存小异”是完全行得通的。正是这种允许差异性的存在,方便了百姓,丰富了创作,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帮腔特征
所谓“帮腔”就是为了营造一种欢乐宏大的氛围,要求伴奏人员和主唱者一起合唱。这一特色在小曲音乐中更为独特,它有力地烘托了欢快、热烈的演唱氛围。委婉动听,抒情感人。
调式调性
通渭小曲属于我国民族七声徵调式。在七声徵调式清乐音乐体系中,主音“5”与属音、下属音之间分别构成了纯五,纯四度音程关系,加上“清角4”和“变宫7”的不稳定性,尖锐的倾向性,增强了I、VI、V级音的稳定效果,使曲调表现出明朗、愉快的调式色彩。极具民间特色。调性F。
价值
通渭小曲作为民间文化遗产代表作,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实用价值。
历史方面
通渭小曲反映和包容了明清以后各个历史阶段中,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丰富内容,对于考察借鉴社会发展史、曲艺史和音乐史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艺术方面
通渭小曲来源于民间,创作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它是通渭老百姓文化娱乐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地地道道的通渭传统文化,它的民族性与大众性特征,使其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血脉相承,其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生活状态决定了它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
社会方面
通渭小曲是促进社会文明和农村文化建设,建立和谐通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素材之一。
务实性方面
它最珍贵的价值在于最适合表现通渭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思想。
未来
2005年,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中,根据省文化厅关于如何申报的具体要求,做了大量的实地调查和农村调研,凭借多年对通渭小曲的钟爱与探索,就通渭小曲从基本信息,项目说明,项目论证,项目管理,保护计划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论证,并精心制作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甘肃通渭小曲》”文本,在省文化厅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论证会上一举通过,并申报到文化部。
虽然还没有信息显示通渭小曲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但能够通过省级专家论证会,申报到文化部,仅此这一点,就足以说明它的价值所在,我作为项目书起草者和多年从事农村文化工作的中坚力量,一种成就感也油然而生,没有任何理由不为通渭小曲的未来与发展充满希望。
也是2005年,党中央《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态……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通渭小曲不正是这种传统文化生态,农村特色文化吗?由于其受众群体的大众性特征,不也决定了它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吗?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有理由相信,通渭小曲作为通渭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一定会提上议事日程,到底如何进行挖掘,整理保护和发展,将是我们今后要面对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