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在大豆某些生理过程中起特殊作用。硼能促进
碳水化合物的运转,有利于
蛋白质合成和油脂转化,有利于根瘤菌固氮,并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大豆缺硼既影响产量,又影响品质。大豆每千克干物质含硼37.2毫克,比小麦、玉米高得多。所以大豆易发生缺硼。石灰性土壤缺硼较普遍,砂质土中的硼易流失,有效硼很少,在这些土壤上种大豆,施硼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缺硼现象:生长点枯死,促使腋芽萌发而长出新的分枝,这些新分枝的顶芽也因缺硼而萎缩、死亡;(芽枯病)分枝上的腋芽又可萌发而长成新分枝,如此生长点死亡和新分枝形成,使植株呈矮丛状;叶片增厚、皱缩、叶缘向下卷曲,叶色先加深再褪淡至黄绿色,并伴有褐色斑点或斑块;根系生长受阻,根瘤少甚至无根瘤发育;开花结荚减少,形成的豆荚多呈畸形,籽粒发育不良,减产显著。
硼素过剩:中上部功能叶叶缘呈烧灼状坏死,坏死部位明显变薄,呈黄白色,并沿脉间向内扩展,呈斑块状,坏死斑块与正常组织的交界处呈棕褐色;上部新叶皱褶不平,叶缘焦枯上卷,形成杯状叶。
缺硼现象:生长点受抑制,节间变短,植株矮化。严重的生长点停滞、枯萎,甚至死亡,形成枯顶现象。顶芽死亡后,促进腋芽萌发而长成新的分枝,这些新分枝的顶芽也因缺硼而萎缩、死亡,分枝上的腋芽又可萌发而长成新分枝,如此生长点死亡和新分枝形成,使植株呈矮丛状。叶片不平整,变厚、变脆、易折断;叶色变深,新叶萎缩、卷曲、扭皱。最终导致块茎小、产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