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蟾逸夫舞台
上海戏剧演出场所
天蟾逸夫舞台是上海历史最为悠久、最具规模的戏剧演出场所,前身为天蟾舞台,有“远东第一大剧场”之誉。
名称演变
在这之前还叫过新新舞台、醒舞台、竞舞台、迎仙新新舞台等名字。“天蟾”取神话月精蟾蜍折食月中桂枝的典故,蕴含有压倒丹桂第一台(当时的另一家知名舞台)的意思。1930年,“天蟾”之名号移至地处今福州路云南路的大新舞台。“天蟾”得名以来,南北名伶巨匠对这魅力无穷的舞台情有独钟。本世纪内,历代菊坛大师竞相粉墨登场于此,以至梨园有“不进天蟾不成名”之说。
剧院情况
观众厅有两层,共有座位928座,楼下812座,楼上116座,座椅舒适宽畅,为寻求高品位的视听效果,对观众席位视角的聚光效应、板墙设计用料的声学性能,均逐一推敲优化,并配备冷暖中央空调。舞台两侧装有电子显示屏,演出时显示字幕,以方便观众看戏。
现就该剧院情况介绍如下:
一、 舞台
1. 宽14米,深14米,高16米,台框高7.4米,演出区可扩展至196平方米,两侧辅台为125 平方米。
2. 有复式平衡吊杆(手动)32道,间距30-40厘米,舞台前端乐池可升降。
3. 配备升降货梯,便于剧团搬运道具、布景。
4. 协助装台人员(舞台监督1人、灯光1人、音响1人)
二、 灯光
1. 电容量500安培、硅路200
2. 灯光控制台为英国STRAND LIGHTING莱克530i电脑控制台
3. 灯具型号数量见附件
4. 灯控硅箱位于灯光控制室内
三、 服装间
1. 服装室1间
2. 服装室位于舞台演出区后部
四、 化妆室
1. 设有化妆室4间(2大2小)
2. 2间小型化妆室可容纳6位主要演员
3. 2间大型化妆室可容纳15位演员
五、 道具室
1. 道具室位于舞台演出区后部
2. 演出时迁换道具路线为上场门-下场门-后台道具室
发展历史
上海天蟾舞台作为京剧演出场所,不管是对于上海京剧的发展还是中国京剧的繁荣,都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京角儿不进天蟾不成名”虽然只是梨园行里的一句谚语,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确实透射出了天蟾舞台在中国京剧演出史上的重要地位和造就一代代京剧大家的卓越贡献。
天蟾舞台有“新天蟾”和“老天蟾”之分,原为场团合一机构。
“老天蟾”为1912年4月4月开业的新新舞台。新新舞台位于九江路湖北路口(今华侨商店原址),原是上海第一家游乐场所“楼外楼”的一部份。
1912年黄楚九、经润三、孙玉声联合将其改建其剧场,命名新新舞台。开台之日,特邀请北京名伶谭鑫培、孙怡云、诸如香等来祝贺演出。次年,因出让他人,更名醒舞台,班底演员有盖春来、赵君玉、李吉瑞、温小培、李春利等人。
1914年4月,南市九亩地新舞台演出班底人员从肇明戏院迁至此地,易名竞舞台。次年,原迎仙茶园的班底团也迁入,一度又改称为迎仙新新舞台。
1916年2月,前任丹桂第一台老板许少卿另立门户,向永安公司租赁位于九江路的一处舞台,租期长达15年。借用“月精蟾蜍折食月中桂枝”的典故,改名为天蟾舞台,意在压倒丹桂第一台,是为天蟾舞台之称谓的首度出现。许少卿后,“天蟾”的第二任老板是“江北大亨”顾竹轩,他是黄金荣的徒弟,因为在兄弟中排行第四,人称“顾四”。由于手下亡命之徒甚多,动辄便演出全武行。顾竹轩做了“天蟾”舞台的老板之后,使尽威逼利诱的手段揽来许多的沪上名角,胁迫他们低价签约在“天蟾”舞台演出。而在众多名角中,最为出名的便是麒麟童周信芳。在此后的十五年中,先后以常春恒、李桂春、周信芳为台柱,长期演出《狸猫换太子》、《封神榜》等连台本戏,生意一直不错。
“新天蟾”的前身为大新舞台。大新舞台始建于1925年,由英籍建筑师丁和脱兰设计,座西南朝东北,建筑为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顶呈拱形覆盖整个场内观众厅。观众席分设四层,共有座位3917个,座席之多为当时上海新式剧场之最。
“大新舞台”于1926年2月6日开张,首期演出的名角有李吉瑞、荀慧生、高庆奎、白玉昆等。不久后,周信芳、盖叫天等名角也先后在此登台唱戏。
大新舞台曾于1928年扩建,改名上海舞台,晚上演戏,白天放电影,此后还曾更名为天声舞台。
1929年,因永安公司房屋翻造,加上顾竹轩经营的“天蟾舞台”关门倒闭,“老天蟾”的招牌和班底团迁入到大新舞台,“大新舞台”改称为“天蟾舞台”。
时人为了区别,以此时为界,以前在九江路的称为“老天蟾”,后在福州路的为“新天蟾”。在此后的若干年内,天蟾舞台以周信芳为台柱子,多演连如本戏,北京名角也常在此献演,逐渐地,天蟾舞台成为京剧演出的重要场所。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11月,上海遭日军攻占沦陷。一时间,夜夜笙歌的十里洋场没有了昔日的歌舞升平。而战争时期的天蟾舞台,也渐渐门庭冷落。
1932年春,梅兰芳举家迁到上海思南路定居。为了鼓舞全民抗日斗志,他与叶恭绰等合编了《抗金兵》一剧,并于1933年在天蟾舞台首演。接着,他把《易鞋记》改编为《生死恨》,并于1936年首演。这两出戏上演期间,万人空巷,场场爆满。
抗战胜利后,上海又逐渐恢复了昔日繁盛的景象。当时上海剧坛异常繁荣,南北名角云集,好戏迭出。梅兰芳的《贵妃醉酒》和程砚秋的《锁麟囊》,几乎每演必满。
1944年,关外名老生唐韵笙在天蟾舞台连演半年的《铁笼山》,场场满座,传为佳话。
1946年,天蟾舞台搞了一次“十大头牌联合演出”的活动,程砚秋、谭富英、叶盛章、叶盛兰、李少春、马富禄、袁世海、李世芳、李玉茹等当红名角协力演出。当时无论达官贵人、名媛淑女,还是地痞闲客均济济一堂,演出场景盛况空前。
解放后,天蟾舞台由军管会接管。1954年起,天蟾舞台归上海市文化局归辖,同年8月,班底团脱离“天蟾”独立,场团分开,成立天蟾实验京剧团,是为新民京剧团前身。
“文革”开始后,天蟾舞台易名劳动剧场,直到1986年元旦恢复“天蟾”原名。
1984年,天蟾舞台的八根大柱中有一根突然发生倾斜,于是剧场从1984年5月开始停演,准备翻新或重建。当时由于资金缺乏,翻建计划一再搁置。
1989年,在当时市政府领导的倡议下,天蟾舞台划归上海京剧院,由上海市政府投资,香港邵逸夫爵士等热心京剧艺术的人士捐助进行改建,并命名为天蟾京剧中心逸夫舞台。
1994年4月28日,舞台落成开幕。在开幕祝贺演出中,北京、天津、上海及香港等地的京昆名角梅葆玖、谭元寿、马长礼、李世济、叶少兰、刘长瑜等云集上海,各自献演拿手好戏。
重建后的“天蟾逸夫舞台”是一座以京剧演出为中心的的现代化戏曲演出场所,共有928个座位。剧场的灯光、音响、吊杆等设备全部由计算机控制操作,并设有中英文字幕电子显示屏。开台十年,逸夫舞台以京剧演出为主,其他戏曲剧种演出为辅,平均每年演出达四百多场,始终保持着上海演出界演出场次第一名。
2004年,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文广集团联合出资,在逸夫舞台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翻新,这也是1994年重建以来第一次大的整修,让承载着十年风雨的逸夫舞台焕然一新。
2007年,为配合黄浦区政府福州路的沿街综合整治,逸夫舞台的正门再次进行整修。现如今的逸夫舞台正门配有数字滚屏,及时的提供演出信息,从而方便观众,达到更快捷的宣传效果。
从当年“京角儿不进天蟾不成名”到如今的“看戏曲到天蟾逸夫”,“天蟾”经历了近一百年的沧桑变幻。从“失落的文明”中走来,虽然几经折转,但台上的皮黄依旧,台下的掌声仍然,在观众的掌声和叫好声里,记载了一个世纪京剧舞台的兴衰荣辱——所以回望,是因为我们应该记住“天蟾”。
交通
地址:上海市福州路701号[200001]
交通路线:乘坐到人民广场的车都可以逸夫舞台。
地铁1、2、8号线至人民广场站,14号口出来直行至第一个红绿灯右转,再直走即可看到。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25 12:50
目录
概述
名称演变
剧院情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