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凭
北魏太和年间僧人
道凭 释道凭姓韩,平恩人,十二岁出家,投贵乡邵寺,初诵《维摩经》,自惟历览,日记四千百言,一闻无忘,乃通数部,后学《涅檠》,略见远节,复寻《成实》,初得半文,便竖大义,聪明之誉,无羡昔人,致使遐迩闻风,成思顶渴。
人物简介
七夏欲讲《涅槃》,惟曰:“文一释异,情理难资,恐兼虚课,谤法诚重。”八夏既登,遂行禅境,漳滏伊洛,遍讨嘉猷。后于少林寺,摄心夏坐,问道之僧,报榛而至。闻(慧)光师宏扬戒本,因往听之,涉悟大乘,深副情愿。经停十载,声闻渐高。乃辞(慧)光,通法弘化,赵魏
传灯之美,罕有斯焉。讲《地论》、《涅槃》、《华严》、《四分》,皆览卷便讲,目不寻文,章疏本无,手不举笔,而开塞任情,吐纳清爽,洞会诠旨,有若灯焉。故京师语曰:(道)凭法师,相(法)上公,文句一代希宝,斯言信矣。时人以其口言,方于身子也。以齐天保十年(559)三月七日,卒于邺城西南宝山寺,春秋七十有二。将终之前,大钟两口,小触而破,康存之日,愿生安养,故使临终,光寻满室,凭独见之,异香充庭,大众皆美。初凭之处道,宏获居心,经律递讲,福智双习,骨族血亲,往来顿绝,势贵豪家,福无游止而乞食自资。少所恒习,祖肩洗净,老而弥固,胫臂无服,生死齐焉。兼以心缘口授,杜于文相者,古今绝矣。
(出自《高僧传》第二集第十卷。本文摘自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宝山灵泉寺》一书,由刘士亭提供)。
注:安阳西南三十公里灵泉寺存有高僧道凭法师双石塔。西石塔塔心室门额刻有:“宝山寺大论师道凭法师烧身塔,大齐河清,二年(563)三月十七日”题记。另留有“大留圣窟”,为道凭在东魏武定四年(546)创造。
道凭法师传略
道凭法师(487-559),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生于平恩县(今河北省邱县)一户姓韩的贫苦农民家里。十二岁(499)因生活所迫,在其父亲的带领下,往面步行数十里,到贵乡县(原馆陶县,公元535年分馆陶县西部置贵乡县,今河北大名县北部)邵寺削发为僧,法号道凭。
道凭自幼聪慧,开始学习《维摩经》,一天能记四千四百言,“一闻无忘”(引自《续高僧传》中《邺西宝山寺释道凭传》一文,以下引文均摘自此文)。他为了学到真经,专心佛事,与家中骨族和亲戚,断绝来往;他为了磨练意志,拒绝了豪家贵族的资助,“而乞食自资”。
他先后学习了《涅槃》、《成实》、《地论》等名著,既能解意,又能有所独见,他的聪明才智受到众僧的赞誉,称他的才华超过了以往名僧。
但是,道凭并不满足已有的成就,到了中年,他离开邵寺,云游漳、滏、伊、洛等名山大川,向著名寺院的名僧求教。后又到河南嵩山少林寺住了下来,听说慧光大师“弘扬戒本,因往听之,涉悟大乘,深副情愿”。
道凭法师在少林寺学了十年,胸怀丰厚经论,受到师傅和众僧的好评。为了弘扬佛法,他辞别了慧光大师,离开了少林寺,到魏、赵等地讲经颂佛。他“讲《地论》、《涅槃》、《华严》、《四分》,皆览卷便讲,目不寻文,章疏本无,手不举笔,而开塞任情,吐纳清爽,洞会诠旨,有若灯焉。”所以京师的许多人都说:“道凭法师的文句为一代珍宝,能得到他的口言,可以终身受益。”
东魏武定三年(545),五十八岁的道凭法师来到邺西宝山,见此地八山环峙、泉溪涌淌、草木葱郁、景观清幽,是修禅传法的绝佳之地,决定在这里定居下来,在岚蜂山东麓凿造石窟,石窟于武定四年(546)四月八日完工,当时叫道凭石窟。
因道凭法师是北朝赫赫有名的慧光大师的亲传弟子,他本人又是名震京师的大理论家、大禅师,所以许多僧徒都到他创建的宝山寺学习,培养了众多知名高僧,如隋朝佛教首领灵裕法师就是他亲传弟子的代表人物。
北齐天保十年(559)三月七日,道凭法师在寺中圆寂,终年七十二岁。因道凭法师在中年时,曾在漳河、滏河、洛阳等地拜访各处高僧,又在禅宗圣地少林寺长期修练,因此修成正果,成为一代禅师,身体特别强健,临终前寺内有两口大钟,被他手指轻轻一触而破;圆寂时,周身发光,异香满室,令众僧惊叹不已。河清二年(563),灵裕法师在寺西为道凭法师造双石塔,东西排列,西塔为墓塔,东塔为陪塔(采自刘士亭《馆陶古代历史考证战争实录》,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3月1版)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3 16:00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