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是有形象的,指具体事物或名物制度。
道器关系实即抽象道理与具体事物的关系,或相当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最早见于《
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老子提出:“朴(道)散则为器。”认为“道”在“器”先。宋以后,对道器关系的不同见解表现为
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的斗争。
程颐、
朱熹等认为“道”超越于“器”之上,如朱熹说:“
理也者,行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气也者,行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朱文公文集·答黄道夫》)把“道”和“理”作为维护封建伦理的理论根据。明清之际
王夫之等认为“道”不能离开“器”而存在,提出“无其器则无其道”的命题。清末有些改良主义者(如
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道器》篇)认为“道”(指伦理纲常)是中国的好,“器”(指西方
科学技术)是西洋的好,“道”是本,“器”是末,实质上是试图在不触动封建统治秩序(“道”)的前提下,学习西洋富国强兵(“器”)以进行某些
政治改良的一种主张。可参考《中华道教大辞典》(1995)4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