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内化,是指个体道德主体社会道德的学习、选择、改造、发展的 过程,是个体根据时代精神和个体内在要求对现存社会道德体系进行积极扬弃,从而形成个体道德素质和道德人格的过程。
内化,从字面含义来看,无非就是由外而内,或说内在化。但是“内化”作为一个概念,从心理学的发展史来看,最早是由以涂尔干(Emile﹒Durkheim)等为代表的法国社会学派提出的,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即意识形态的诸要素移置于个体意识之内。后来,法国著名心理学家P﹒让利,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列昂节夫等人分别在儿童的社会化、儿童的思维发展、儿童的智力发展等方面对内化现象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并赋予内化不同的含义。
一般来说,心理学上把内化定义为:“主体把现实的或想象中的他与其所处环境间有规则的相互联系,以及现实的或想象的环境特性转化为内在的规则和特性的过程。换言之,内化就是使某种外部世界的样式,如外部文化结构、社会需要、道德意识、交往形式、实践价值等转化为个人内在的精神生活,并使关于外部世界的内在表象对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像哥白尼创立日心说的过程及人们对它的认定,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便是一种内化。
道德内化作为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转化的过程,有着不同的类型。按照
顾海根先生的研究可将道德内化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一是消极型。这是一种最低级的道德内化类型。它是建立在条件性恐惧和焦虑基础上的一种道德内化。一个人由于做出某种不良行为而遭受惩罚,因而对这一行为及其情境产生了
焦虑,只有抑制这种行为或从事其他正当行为才能摆脱这种
焦虑。因此,这种人在无人监督情况下也能抑制不道德行为或做出道德行为。属于这一类型的人只是内化了具体的道德规则,而且对其道德意义尚未理解,只是从消极的方面(避免或摆脱焦虑)去遵循规则的。 二是榜样型。这是建立在某个榜样或榜样群的积极定向基础上的道德内化。这是个体对他所尊敬的并以其自居的人物的道德标准深信不疑,事事处处加以模仿,即使榜样不在身旁,也能参照榜样的标准行事。属于这一类型的个体己内化多种道德规则,已经基本理解它们的意义,并从积极的方面(希望受奖赏或成为英雄)去遵循规则。
三是原则型。这是建立在对
道德原则的充分理解和坚信不疑基础上的道德内化,是一种高级的内化形式。属于这一类型的个体已经在心理内部形成道德规则体系。这是一个分层次的结构体系,高居这一结构体系最上层的是一些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它们具有抽象性、普遍性和权威性等特点。
以上三种道德内化类型,从发展的角度看消极型出现最早,在年幼儿童身上可看到这种内化;榜样型出现稍晚,一般在学龄初期儿童身上可看到这种内化;原则性出现最晚,一般要到青年初期才可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