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水平就是指一个人的品德,品性, 是
社会道德对个人言行的约束程度。某人的道德水平就是某人的言行受社会道德约束的程度。
我国有一句古语,说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
三字经》中也有一句话,叫做“性相近,习相远”。前者是说,人的好坏与所处环境关系极大;后者是说,人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相差无几,是后来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有人学好,有人学坏,其德行才有显著的区别。这两句话道出了古今中外所有学者的共识:——人的德行,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学好或学坏得来的。或者说后人的德行是效法前人的德行而来。
文殊哲学研究指出,原始人本来和一般
动物一样,也是靠掠夺大自然提供的现成的生活资料活命的。但在漫长的渔猎和采集过程中,一部分原始人逐渐学会了制作工具,一部分原始人逐渐学会了驯养和种植,即学会了劳动生产。随着人类劳动生产的不断发展,逐步改变了自身的生存方式,——由靠掠夺而生存转变为靠劳动生产而生存。从此人类的发展就和一般动物分道扬镳了。
无数事实证明,事物的发展并非是朝着同一个方向齐头并进的。人类的发展与一般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一般动物的进化是不断改善或增强自身的体能,去适应各种艰难困苦的生存环境,因而只能是适者生存;而人类的发展则是在劳动生产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智能,并通过自己的劳动生产为自己创造出越来越好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这部分原始人也就逐步演变为真正的人类。只有那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有学会劳动的原始人,它们依然与动物为伍,靠掠夺为生。它们的后人和传人则一直延续到今天,就成为现代的掠夺者和剥削者。故“人”这个种群,自古就有劳动者和掠夺者之分。
按常理分析,在劳动者之间和掠夺者之间人们是不可能产生好坏善恶的观念的。因为劳动对象是物不是人,劳动者在聚精会神的劳动过程中偶尔也会伤及他人,但这种伤害都不是故意的,频繁的;而掠夺者之间则向来就是你争我夺的,既然个个都是如此,也就无所谓谁好谁坏,谁善谁恶。同样,当掠夺者和劳动者处于各行其是,互不骚扰的情况下,人们脑子里也不会产生善恶好坏的观念。因为,在此情况下,掠夺者和劳动者不过是生活习性不同而已,也就无所谓好坏善恶。排除了上述种种可能,那么就只有在掠夺者把劳动者及其劳动成果列为它们的掠夺对象,且频频侵犯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劳动者频频遭到掠夺者的伤害时,在勤劳善良的劳动者心目中才能产生这样的观念——只有那些貌似同类的残忍的掠夺者才是最可恶的人。于是,人类的善恶好坏观也就由此而生。
基于上述简要分析,文殊哲学明确提出,在影响人的品德的诸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归根结蒂是一个人自己所从事的社会实践(即
职业)。不管你学识水平有多高,不管你家庭出身有多好,不管你受过多么良好的教育,不管你有怎样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
价值观,一旦你加入了掠夺者的行列,不管是自愿的还是出于某种外因所迫,你就不再是一个好人,而堕落为一个坏人了。相反,一个自食其力的
劳动者,是决不会轻易地去伤害他人的。而现时的掠夺者和剥削者,特别是那些位高权重的,却往往满口仁义道德。我们决不能因此而丧失了自己的判断力。
英国教育家
科尔伯格把道德水平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水平一:是前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一 —— 以惩罚与服从为价值取向阶段,阶段二 —— 以个人的功利主义目的与交换为价值取向阶段;水平二:是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三 —— 以协调人际关系为价值取向阶段,阶段四— —— 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履行个人义务为价值取向阶段;水平三:是后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五— —— 以社会契约为价值取向阶段,阶段六— —— 以普遍道德原则为价值取向阶段。他认为儿童的年龄与其道德发展阶段有很大关系。一般0至9岁处于第一水平,9至15岁处于第二水平,16岁后向第三水平发展。但年龄并非是决定因素。尽管发展阶段不可跳跃、发展方向不可逆转,而在发展速度上则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发展快,有的发展慢,还有的可能长期处于某一阶段上停滞不前。科尔伯格主张用教育,特别是道德两难故事策略,促使其向更高一阶段发展得更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