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旁苦李(拼音dào páng kǔ lǐ)是一则来源于中国古代文人作品的汉语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第六》。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出自魏晋高门士族琅玡王氏,是晋凉州刺史王浑之子,自幼聪慧,身材短小而风姿秀彻。有一次,
王戎和几个邻居的小孩一起到大路上玩耍,玩了一会,孩子们一个个玩得满头大汗,口中也觉得渴了起来。这时,一个孩子发现路旁有几枝李树,树上长满一颗颗滚圆的、青里带红的李子。一个孩子叫道:呵,这么多的李子,大家快去摘呀!”几个孩子一哄而上,纷纷争着爬上树去摘李子。一个孩子见王戎站着不动,叫道:“王戎,你也快来摘呀!”王戎却摇摇头说:“你们别摘了,这些树上的李子都是苦的,不能吃!”邻居的孩子不相信,一个个摘了满满一口袋李子下了树。他们兴高采烈地把李子往口里送。一咬,一个个苦着脸,把李子吐了出来,叫道:王戎笑着对他们说:“我说这李子是苦的,你们不相信,这下相信了吧!”一个路人正巧经过,他听了王戎的话,问:“你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呢?”“这大路上来往的行人和车辆很多,如果李子是甜的话,早就给人家摘完了。所以说李子是苦的。”“你真聪明!”那个路人夸奖说。
这个典故告诉人们,要善于观察、推理,见微知著,通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大路旁的李子,因为苦涩,无人采摘,才会硕果累累压弯枝条。王戎长大后官至司徒,以功进安丰县侯,他是“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善于人才品评和识鉴,曾为国家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这与他从小就善于观察、推理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