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以目(拼音:dào lù yǐ mù)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国语·周语上》。
成语出处
先秦《
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道路以目”。
成语典故
西周初期,政局比较稳定,尤其在成王和康王统治时期,一度出现了“成康之治”的盛世局面。但是,由于后来的统治者好大喜功,连年征战,给民间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对此,老百姓的不满情绪也在日益增长。
到了西周第十位国王周厉王即位后,对人民的压迫更重了。周厉王宠信一个名叫荣夷公的大臣,实行“专利”,他们霸占了一切湖泊、河流,不准人民利用这些天然资源谋生;他们还勒索财物,虐待人民。那时候,住在野外的农夫叫“野人”,住在都城里的平民叫“国人”。周都镐京的国人不满厉王的暴虐措施,怨声载道。
大臣召公虎听到国人的议论越来越多,进宫告诉厉王说:“百姓忍受不了啦,大王如果不趁早改变做法,出了乱子就不好收拾了。”厉王满不在乎地说:“你不用急,我自有办法对付。”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禁止国人批评朝政,还从卫国找来一个巫师,要他专门刺探批评朝政的人,说:“如果发现有人在背后诽谤我,你就立即报告。”卫巫为了讨好厉王,派了一批人到处察听。那批人还敲诈勒索,谁不服他们,他们就随便诬告。
厉王听信了卫巫的报告,杀了不少国人。在这样的压力下,国人真的不敢在公开场合里议论了。人们在路上碰到熟人,也不敢交谈招呼,只交换了一个眼色,就匆匆地走开。厉王见卫巫报告批评朝政的人渐渐少了下来,十分满意。有一次,召公虎去见厉王,厉王洋洋得意地说:“你看,这回不是已经没有人议论了吗?”召公虎叹了一口气说:“唉,这怎么行呢?堵住人的嘴,不让人说话,比堵住河流还要危险哪!治水必须疏通河道,让水流到大海;治国家也是一样,必须引导百姓说话。硬堵住河流,就要决口;硬堵住人的嘴,是要闯大祸的呀!”
厉王撇搬嘴,不去理他,召公虎只好退出。厉王和荣夷公的暴政越来越厉害,过了三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国人忍无可忍,终于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暴动。起义的国人围攻王宫,要杀国王。国王得知风声,慌慌忙忙带了一批人逃命,一直逃过黄河,到彘(音zhi,今山西霍县东北)才停下来。
成语寓意
周厉王一意孤行不听天下善谏,蛮横堵塞民口,以死相威,民终不堪其威,于是群起叛之,结果如堵洪水反被洪水淹没一般,他在强大的民威面前再无淫威可施了,只好逃之夭夭。古语有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言为心声,不中听的话,可以不让人说,可没办法不让人想。因此,倒不如让人说,得实情还可对症下药,排解疏导。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道路以目”指在路上相遇只用眼睛相互示意,不敢交谈。形容百姓在暴政之下敢怒而不敢言的情形。偏正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
“道路以目”也作“道路侧目”“道路相目”。
运用示例
西晋·陈寿《
三国志·魏书·董卓传》:“冤死者千数,百姓嗷嗷,道路以目。”
唐·姚察、姚思廉《
梁书·文帝纪》:“重增赋敛,肆意裒剥。生者逃窜,死者暴尸。道路以目,庶僚钳口。”
唐·刘肃《大唐新语·公直》:“李辅国扈从肃宗,栖止帷幄,宣传诏命,自灵武列行军司马,中外枢要,一以委之。及克京城后,于银台门决事,凡追捕,先行后闻,权倾朝野,道路侧目。”
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卷中:“或言禄山反者,玄宗缚送禄山,以是道路相目,无敢言者。”
宋·郑文宝《江南馀载》卷上:“明年又人觐,州人不敢交语,唯道路相目,捋须为庆而已。”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二十二回:“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百僚钳口,道路以目。”
清·张廷玉《
明史·李文祥传》:“阿之则交引骤迁,忤之则巧谗远窜。朝野寒心,道路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