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师范学院
中国贵州省遵义市境内公办高校
遵义师范学院(Zunyi Normal University)坐落于贵州省遵义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省属本科师范院校。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贵州省首批特色文化学校。
历史沿革
合并之前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遵义师范学院的前身遵义初级师范学堂创建。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更名为遵义府中学堂。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更名为遵义中学校。
中华民国十四年(1925年),更名为黔北十县联立中学。
中华民国十五年(1926年),黔北十县联立中学合并组建贵州省立第三中学。
中华民国二五年(1936年),更名为贵州省立遵义初级中学。
中华民国三五年(1946年),更名为贵州省立遵义师范学校。
1949年,更名为贵州省遵义师范学校。
1958年7月25日,遵义师范专科学校成立。
1961年,遵义师范专科学校改建为遵义地区中学教师进修学校。
1961年,遵义地区仁怀中级师范学校创建(合署)。
1962年,遵义地区仁怀中级师范学校并入遵义地区中学教师进修学校。
1963年,更名为遵义师范学校。
1967年,绥阳劳动大学并入遵义地区耕读师范学校。
1972年,遵义地区耕读师范学校并入遵义师范学校。
1975年12月,更名为遵义地区五七师范大学。
1977年9月,改名为遵义师范学校。
1978年4月,更名为遵义师范专科学校。
1988年,遵义教育学院(原遵义地区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和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93年6月,升格为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71年,高坪中学(师范班)创建。
1977年,高坪中学(师范班)升格遵义县师范学校(遵义县教师进修学校)。
1986年,遵义县师范学校(遵义县教师进修学校)更名为遵义地区南白师范学校。
1986年,遵义地区南白师范学校更名为贵州省南白师范学校。
2006年,贵州省南白师范学校改建为遵义师范学院(南白分院)。
2006年,遵义师范学校改建为遵义师范学院(汇川分院)。
合并之后
2001年,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遵义师范学院。
2002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2008年蝉联)。
2007年12月,以良好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8年,遵义师范学院(南白分院)、遵义师范学院(汇川分院)贵州省南白师范学校并入遵义师范学院。同年4月,获得“贵州省普通高等院校优美校园”称号。
2011年5月,被教育部确定为“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同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2014年,成为贵州省首批特色文化学校。
2016年,获“全省高校加快发展目标绩效考核一等奖”。
2023年4月,全国高校红色体育联盟在四川成立,遵义师范学院被推选为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2024年3月,入选2024年贵州省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推荐名单。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8月,学校设有18个学院(教学部),开设普通本科专业51个,学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管、农等9大学科门类。
2024年7月31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公示》。其中,遵义师范学院成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应用心理、农业专业通过审核。
备注:招生类别中“S”代表师范类专业,“F”代表非师范类专专业;理工类包含物理类、文史类包含历史类、艺术文包含艺术历史类、体育文包含体育历史类、体育理包含体育物理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8月,学校有教职工1120人,其中有博士239人,硕士530人,正高170人,三级教授8人,副高39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人,省政府津贴3人;省管专家2人,市管专家9人;省级一流师资团队1个,省级一流教学管理团队1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8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金课”41门;,省部级教学平台12个。
2014年6月22日,在首届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审中,该校有四名教师获奖。胡贵勇的研究报告《实施学生成才工程—专科“2+1”教学改革的关键》获得二等奖,柯华的论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逐步实现教育公平》、李文权的论文《短程心理咨询在中学数学后进生咨询中的价值》和韩天寿的著作《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系列丛书》均获得三等奖。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8月,学校有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6个。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3年8月,学校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1个,全国妇联、教育部“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省社科联人文社科示范基地2个,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1个,省社科联学术先锋号2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3个,省教育厅创新团队6个,省教育厅创新群体8个,省教育厅产学研基地5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高等学校特色重点实验室7个,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5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
科研成果
2013年,该校教师获得2013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4项、省科学技术基金课题4项、省社会发展攻关计划项目一项。化学与化工学院教师罗宿星的课题《基于石墨烯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及在农药环境激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获得省社会发展攻关计划项目立项。
2014年6月,在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中,该校有3个社科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级立项,分别是:《播州土司文化与中国古代国家认同研究》(陈季君)、《仡佬族傩仪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罗中昌)、《竞技正义研究》(杨其虎)。在贵州省2014年度社科规划课题立项中,该校有8个社科研究项目获得省级立项,分别是:《民间表述视角下贵州红色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研究》(谢东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统战工作研究》(张勇)、《聋哑青少年自伤影响因素调查及矫治方法研究》(邵义萍)、《明清小说因缘叙事研究》(唐燕飞)、《苏轼经学思想研究》(杨金平)、《托妮·莫里森小说研究》(赵宏维)、《仡佬族“打篾鸡蛋”源承模式研究》(罗正琴)、《革命精神在当代青年信仰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机制研究》(曾杰)。
2015年,该校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5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2项,获科研经费1794.5万元。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72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44项。
2017年1月,在省委教育工委组织开展的2016年全省高校党建理论研讨优秀论文评选中,遵义师范学院教师谭笔雨的论文《试论高校学生党支部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获二等奖,李应建的论文《伦理视角下的高校基层党组织治理研究》获三等奖。
2015年,共出版专著、教材60部,发表论文1265篇,其中CSSC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等论文288篇(SCI、EI收录50篇),核心论文量较2014年增长20.1%,获专利授权119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22年底,遵义师范学院图书馆有馆藏纸质图书128万多册,报刊96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及信息检索平台28个。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99年3月,初为季刊,现为双月刊;是由遵义师范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术期刊。栏目设置:长征研究、土司研究、历史•文化、哲学•法学、经济•管理、语言•文学、科学•技术、教育与实践 心理•体育、艺术•信息传播。
校区情况
截至2016年9月,学校有四个校区,占地面积752亩,校舍面积33万平方米。在建新蒲新校区2000亩,其中已完成北区建设1000亩(南区1100亩正在规划建设中),总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
校本部: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上海路830号。
南白分院:贵州省遵义县南白镇南园路27号。
汇川分院: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海师路138号。
新蒲校区: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大学城。
文化传统
校徽
设计理念:校徽的LOGO取“师”字汉语拼音“shi”首字母“S”为基本造型元素。图形用熊熊燃烧的火焰与“S”巧妙结合,形式上富于动感,创新而有活力。
遵义师范学院作为历史名城遵义的高等学府,秉承革命老区优良传统,满怀革命激情,不断开拓创新。火焰象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崇高精神,意味着学校将培养更多立足西部、服务山乡的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
校训
校训:厚德树人,笃学致用
“厚德树人”内含“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观念,体现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突出我校“师范”特点,所树之人是未来的“灵魂工程师”,即所树之人是未来树人之人。
“笃学致用”体现学院以教学为中心的宗旨,要求学生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学习,以此建立良好的校风。内含学院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定位和培养扎根西部、建设西部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校歌
现任领导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遵义师范学院简介.遵义师范学院.
2019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历史沿革.遵义师范学院 档案馆.2014-12-16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4 14:1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