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网是指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
钢筋网作为雷电保护的方法(必要时还可以辅助避雷网),也叫做暗装避雷网。它是根据古典电学中
法拉第笼的原理达到雷电保护的金属导电体
网络。
接闪器最初的形式只是
富兰克林所设计的磨尖的铁棒。20世纪初,在电力系统,为了使输电线路少受雷击,采用了在输电线路上方架设平行的钢线避雷的方法,在实用中,由于它简单有效,逐步得到了推广。这种架设在输电线路上方的钢线,称之为
避雷线。后来在房屋建筑上也推广了这种形式,开始布设在方脊、屋角、房檐等处作雷电保护,以后这种方式又有所改进。
在房屋建筑雷电保护上,用扁平的金属带代替钢线接闪的方法称之为避雷带,它是由
避雷线改进而来。在城市高大楼房上,使用避雷带比
避雷针有较多的优点,它可以与楼房顶的装饰结合起来,可以与房屋的外形较好的配合,即美观防雷效果又好,特别是大面积的建筑,它的保护范围大而有效,这是避雷针所无法比的。
避雷带的制作,采用
扁钢,截面积不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暗装避雷网是把最上层屋顶作为接闪设备。根据一般建筑物的结构,钢筋距面层只有6-7cm,面层愈薄,雷击点的洞愈小。但有些建筑物的防水层和隔热层较厚,
入彀钢筋距面层厚度大于20cm,最好另装辅助避雷网。辅助避雷网一般可用直径为6mm或以上的镀锌圆钢,网格大小可根据建筑物重要性,分别采用5m′5m或10m′10m的圆钢制成。避雷网又分明网和
暗网,其网格越密可靠性越好。
建筑物顶上往往有许多突出物,如金属旗杆、透气管、钢爬梯、金属
烟囱、风窗、金属
天沟等,都必须与避雷网焊成一体做
接闪装置。在非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上,可采用明装避雷网。做法是首先在屋脊、屋檐等到顶的突出边缘部分装设
避雷带主网,再在主网上加搭辅助网。
1、避雷带及其连接线经过沉降沟(沉降沟:一座较长的多层建筑物,往往在横向上把建筑物分成几段,段与段之间留有一段空隙,防止各段下沉不一致,引起建筑物损坏)时,应备有10-20cm以上的伸缩余裕的跨越线。
2、 有女儿墙的平顶房屋,其宽度小于24m时,只须沿女儿墙上部敷设避雷带;宽度大于24m时,须在房面上两条避雷带之间加装明装连接条,连接条的间距不大于20m时,只在屋檐上装避雷带;宽度大于20m时,需在屋面上加装明装连接条,连接条间距不大于20m。
3、瓦顶房屋面坡度为27°-35°,长度不超过75m时,只沿屋脊敷设
避雷带。四坡顶房屋,应在各坡脊上装上避雷带。为使檐角得到保护,应在屋角上装短避雷针或将避雷带的
引下线从檐角上绕下来。如果屋檐高度高于12m,且长度大于75m时,要在屋脊和房檐上都敷设避雷带。
4、当屋顶面积非常大时,应敷设金属网格,即避雷网。避雷网分明网和
暗网,网格越密,可靠性越好,网格的密度视建筑物重要程度而定,重要建筑物采用5′5m的密网格,一般建筑物用20′20m的网格即可。
在非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上,可采用明装避雷网。做法是首先在屋脊、房檐等到顶的突出边缘部分装设避雷带主网,再在主网上加搭辅助网,避雷网格大小按上述要求。采用
避雷带和避雷网保护时,屋顶上的
烟囱、混凝土女儿墙、排气楼、天窗及建筑装饰等突出于屋顶上部的结构物和其他突出部分,都要装设短
避雷针或避雷带保护,或暗装防护线,并连接到就近避雷带或避雷网上。对金属旗杆、金属烟囱、钢
爬梯、
风帽、透气管等必须与就近的避雷带、避雷网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