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拼音:yì)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上部是“囗”(wéi),表示城市;下部为跪着的人形。有土地有人,意思是都邑、城市。邑也作为县的别称。上古时,国都也称作邑。
文字溯源
会意字。甲骨文(图1、8)上部是“
囗”,意指城墙所包围的城市;下部是一个跪坐的人表示城中按秩序生活的居民——有人居住的城市便是“邑”。金文(图2)字形基本沿袭甲骨文。发展到秦代小篆(图5)阶段,表示“城市”的“囗”由方到圆,表示跪坐臣服的“人”也变成了“卪”,渐渐失去了其造字本义。发展到隶书(图6、7)和楷书阶段,表示疆域的“囗”不变,人却已讹变为“巴”了。在发展过程中,这字在秦篆阶段还分衍出偏旁“阝”来。这偏旁,在形声字里,都放在字的右边作为表意的形旁,表示和地域城镇有关。如“邦”即国家,“郑”“邓”“那”为古代国名,“郡”“鄙”为国家的一级行政区划。又可以表示地名,如“邬”“鄞”“邺”都是古代地区名称,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列举的这些字都是以“阝”作为唯一表义符号的形声字,也就是说,它们的字义只是维系在“阝”之上。
详细解释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六下】【邑部】於汲切(yì)
国也。从囗;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从卪。凡邑之属皆从邑。
说文解字注
“国也”注:郑庄公曰:吾先君新邑於此。《左传》凡偁人曰大国,凡自偁曰敝邑。古国邑通偁。《白虎通》曰:夏曰夏邑,商曰商邑,周曰京师。《尚书》曰西邑夏,曰天邑商,曰作新大邑於东国雒皆是。《周礼》:四井为邑。《左传》: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此又在一国中分析言之。
“从囗”注:音韦。封域也。
“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从卪”注:尊卑谓公矦伯子男也。大小谓方五百里,方四百里,方三百里,方二百里,方百里也。土部曰:公矦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从孟子说也。尊卑大小出於王命,故从卪。於汲切。七部。
广韵
於汲切,入缉影 ‖邑声缉1部(yì)
邑,县邑。《周礼》曰:“四井为邑。”又汉复姓,有邑由氏,楚大夫养由氏之後,避仇改焉。於汲切。八。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部】 邑;部外笔画:0
(yì)《唐韵》於汲切。《集韵》《韵会》乙及切。《正韵》一入切,竝音浥。
《说文》:国也。《正韵》:都邑也。《释名》:邑,人聚会之称也。《史记·五帝纪》:舜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周礼·地官·小司徒》:四井为邑,四邑为丘。
又《载师》:以公邑田任甸地,以家邑之田任稍地。注:公邑,谓六遂之馀地。家邑,谓大夫之采地。
又王畿亦称邑。《书·汤誓》:率割夏邑。《诗·商颂》:商邑翼翼。
又侯国亦称邑。《书·武成》:用附我大邑周。《诗·大雅》:作邑于丰。
又於邑,气逆结不下也。《楚辞·九章》:气於邑而不可止。《前汉·成帝赞》:言之可为於邑。注:於邑,短气也。
又邑邑,与悒悒通。《史记·商君传》: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
又复姓。《广韵》:汉有邑由氏。
(è)又《集韵》《正韵》竝遏合切,音姶。阿邑,与阿匼同,谄谀迎合貌。《前汉·张汤传》:以智阿邑人主,与俱上下。
又叶弋灼切,音药。《后汉·杜笃·论都赋》:成周之隆,乃即中洛。遭时制都,不常厥邑。《说文》:从口,音围,象四境。卪声。尊卑大小有等,故从卪会意。偏旁作阝,俗从口从巴。非。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口”窄“巴”宽。“口”居上偏左,上宽下窄,㇕(横折)的竖段在竖中线右侧。“巴”,㇕(横折)的横段在横中线,竖段在竖中线右侧,折点与“口”的折点对齐;末笔乚(竖弯钩)从横中线起笔,向下向右钩出,钩部超出上部。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参考资料:汉典)
上中古音
(参考资料: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