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瀛
清代官员
邓瀛(1803年—1862年),字登三,号介槎,清嘉庆九年(1804年)生于福建省上杭县来苏里苏姑乡(今上杭县中都镇仙村)一个儒商之家。邓瀛自小聪颖,与兄长邓铭一同被誉为“神童”,年未及冠,便被县督学吴椿分拔为郡县痒生第一,并为他俩合辑的《庭训迩言》作序。道光八年(1828年),邓瀛秋季乡试考中举人后,第二年春又赴京会试考中进士,成为难得的“联捷进士”。殿试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清书散馆一等第一,授编修,历任武英殿协修暨纂修官。道光十五年派山东任主考官,十八年为会试同考官。他公正廉明,以真才实学录取。此后,历任浙江道监察御史、兵科给事中、浙江金华府知府、安徽宁国府知府、安徽宁池大广道台、浙江按察使等职。在安徽17年,勤政爱民,廉隅自励,面对水旱洊臻、战乱频仍,筹兵募勇独当一面,护卫着东南半壁江山,“民爱戴如慈父母”。在任时,办案及时公正,判明是非曲折,对贪官严惩不贷,人称“邓青天”。
人物生平
清嘉庆八年(1803年)出生在福建省上杭县来苏里师姑乡(今中都乡)。自小聪颖,与兄铭同被誉为“神童”。父尔康字怀瑰,虽长期远在重庆经商,常有书信来督促兄弟俩要勤奋励志读书,不可贪玩。还不惜重金筑建“云章书屋”专作为他俩的读书处。他们牢记父训,相互切磋,互为师友,学业才品列全县之冠。县督学吴椿给予称赞,发给政府奖学补助,并为他俩合辑的《庭训迩言》作序。
邓瀛于道光八年(1828年)秋乡试考中举人后,接着在道光九年春赴京会试又考中进士,成为难得的“联捷进士”,殿试钦点翰林院庶吉士,请书散馆一等第一授编修,历任武英殿协修暨纂修官。道光十五年派山东任主考官,十八年为会试同考官。他公正廉明以真才实学录取,如晏端书、田雨公等先后开府封疆,皆出其门下。同年冬升任浙江道监察御史,上疏奏折颇多。
道光十九年,林则徐在粤厉禁鸦片,缴烟土230多万斤,请解京核验得旨允准。邓瀛获悉高兴之余又认为广东距京路遥远,不仅劳民伤财,且沿途难免有偷漏抽换之弊,就上疏朝廷,建议就地销毁。道光帝深感邓瀛言之有理,立即下旨给林则徐,就地销毁鸦片,这才有了“虎门销烟”之壮举。避免在长途转运中被偷漏抽换之弊,杜绝了以权臣穆彰阿为首的投降派官员对林则徐诬谄中伤。“虎门销烟”第一次向世界表示中国人民高尚纯洁的道德和反抗侵略的决心,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林则徐因此成为19世纪名震全球的伟人、世界禁毒的先驱。 道光二十三年邓瀛任安徽宁国府知府,许多冤错疑案经他明查暗访得以公正明判,他还严惩专事利用诉讼来诬告陷害善良、敲诈钱财、俗称“搭台”的歹徒,百姓颂曰:幸有我公“邓拆台”。他还革除当地迷信鬼神风水的殡葬陋习,整顿漕务,重新制定了防止营私舞弊的规章制度。邓瀛重教兴学,当地有“敬亭书”院已废多年,他带头发动乡绅富户捐资重修,整理书院,恢复教学。亲手制订学规,每月到书院视察督课,勉励生员勤学敦行。
安徽多水旱灾害,每年饿死灾民不少。咸丰元年(1851年)8月,署皖南道邓瀛到任后一面申请开仓赈济,一面率倡绅富捐廉资助,设粥厂,救活灾民无数。
邓瀛在皖17年,战乱水旱交加频乃,筹兵勇独当一面障蔽苏浙,赈饥民无不殚精竭虑,时有云以一身关系东南半壁,以至积劳成疾。离任时百姓扶老携幼,焚香泣送,途为之塞。去任后在南昌养疴11年仍念国艰民难不离寤寐,时形诸咏吟。同治元年(1862年)卒于湖南平江,年59。光绪三年(1877年)《安徽通志》列为名宦传记。有诗集《云章书屋遗稿》刊行于世。
轶事典故
疏请皇上改谕旨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奉旨在广东查缴鸦片20282箱,计重237万多斤。随后,他奏请将所有鸦片运到京城审核检验,得到皇帝的允准。
时任浙江道监察御史邓瀛获悉后,从国家、民族生计出发,力排众议,冒死上疏。他认为,将2万多箱鸦片全数解京,虽然能够“使薄海臣民共观实在情形,儆目洗心,革除锢习”,但广东距京程途辽远,水陆车船运输过驳的次数、处所很多,还有许多繁琐累赘的地方也极易滋生事端,便上《请就地销毁鸦片疏》,建议朝廷就地销毁。
他翔实而具体地为皇帝算了一笔账:广东、江西、安徽陆路运输,如用人夫扛抬,每箱2人,就要4万多人;广东、江西水路运输,要雇用大号民船100多艘;安徽以北用车辆运载,要征用大车1000多辆,民夫1000多人,骡马五六千匹,一次征调数量这么多的舟车民夫,地方上一时间根本没有办法雇佣到,即使分批运送,经费也不会减少。这笔庞大的费用如果由沿途筹办供应,就会加重地方政府的负担和骚扰百姓,如果由户部核销,就会将国家有限的财力耗费在运送鸦片上。同时,近段时间各省许多假造的烟土,价格仅为洋土的十分之一,但形色真假甚至连惯吸食者都不能辨别。他认为,经过这次查办之后,烟土会越来越少,价格会越来越昂贵,就会有利令智昏的人铤而走险,而“此物最易偷换”,押运途中一旦被盗,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他建议“将起获烟土毋庸解京,即在该处督率员弁公同查核,目击销毁,以省解运之烦”。道光皇帝深感邓瀛言之有理,决定采纳他的建议,立即下旨就地销毁鸦片。于是,才有了“沿海居民及夷人等眼见销毁情形”的“虎门销烟”。邓瀛因此举而“名满一时”。
革弊立新匡民风
道光十九年(1839年)九月,邓瀛任署兵科给事中。不久,补授浙江金华府知府,但因母亲去世,没有赴任。三年后,任安徽宁国府(今宣城)知府。
安徽地处东南,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健讼之风较盛,民事争讼繁多。百姓好讼的背后,一个重要原因是“讼棍吏胥百端煽惑”,他们“打点衙门、串通衙蠹”,在衙门吏役和当事人之间来回兜串,充当诉讼掮客,俗称为“搭台”。这些恶讼师们,打着替人代行官司的幌子,暗中兴风作浪,“诱陷乡愚、欺压良民、从中取利、恐吓诈财”,不仅挑唆民人兴讼以便从中渔利,甚至在当事人双方不愿终讼而希望和息之时,欲壑难填,百般阻挠不肯罢手,导致州县衙门讼数纷繁,冤假错案诸多,百姓深受其害,“家已全倾,案犹未结”。
邓瀛上任后,发誓要狠狠刹住这种刁风恶俗。一方面,他实行“重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政策,带头捐款修缮“敬亭书院”,恢复教学,作育英才。另一方面,制定乡规民约,教化民众、匡正民风,劝导百姓和睦逊让。针对一些官员与讼师相互勾结,充当“保护伞”的问题,邓瀛进行周密布置,派人调查摸底,收集证据,然后起草奏本上报安徽巡抚,取得上级的支持后,将他们逮捕,并依法公开审判,对于涉案之人严惩不贷,形成震慑。此后,当地讼风渐戢,不少陈年积案得到了结,许多冤错疑案也得以公正明判,百姓颂曰:幸有我公“邓拆台”。
邓瀛还注重革除陈规陋习。他看到当地百姓迷信风水,人死后多停柩不葬,便立即出示布告严禁此行为,然而因此风俗由来已久,布告禁止收效甚微,百姓依然沿袭旧俗。一次,邓瀛微服私访,看到许多考生在布告前看张榜,便心生一计,于当天傍晚在府衙门口张贴出新规,规定开考时,考生必须“在保结内声明并无此弊,始准与考”,新规一出,此风即止,彻底革除了当地迷信鬼神风水的殡葬陋习。随后,邓瀛制订了一系列革弊立新的布告,鼓励各乡里村制订村规民约,逐渐改善了当地风气。
筹粮募勇守郡城
地处皖南核心的宁国府,是苏浙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既是拱卫天京的前哨,也是提供战略物资的后方。因此,在太平天国运动的中后期(1856—1864年),太平军与清军对宣城的争夺极为剧烈。
咸丰三年(1853年)正月,太平军顺长江而下,先后攻破安庆、池州、铜陵、芜湖四重镇,朝廷内外、大江南北震惊不已,宁国府城也沦为战场。各级官员惊慌失措,纷纷只顾自保,根本无暇顾及别的地方。为了保卫一方安宁,邓瀛只好筹集粮食、征募勇士,设立保卫局抵御太平军。一次,通过侦察得知宣城东乡有一帮太平军盘踞在那里,邓瀛便迅速率兵出击,将他们全部歼灭。
咸丰六年(1856年)四月,石达开率一万多太平军精锐部队由太平、泾县,进攻宁国府治所在地宣城,清军被歼数百人,镇守宣城的邓瀛见太平军人多势众来势汹汹,只得败退到洪林桥扎营相拒。宣城失守,他也被革职留任。这一年,宁国“大旱,人相食”,再加上战争祸害,百姓苦不堪言。这时,随着战事蔓延,太平军不断攻城略地,大家纷纷力求自保,邓瀛求援无门,只得再次“筹口粮,募皖勇”。十二月,在时任帮办江北军务提督邓绍良的指挥下,邓瀛抓住太平军退往南陵的良好时机,破釜沉舟,全军出动组织反攻,打败了太平军,收复了被占领数月的宁国府,邓瀛也因此官复原职。
为打通重镇宁国至苏南、浙江的交通线,牵制江南大营清兵,咸丰八年(1858年)冬天,太平天国左军主将李世贤集中优势兵力,猛扑清军大营所在地——宣城西北方的湾沚镇及其周边的黄池镇。在太平军数万兵力的进攻下,清军伤亡惨重,渐渐不支,鸦山、黄池、湾沚先后被攻克,江宁前来增援的总兵戴文英战殁。粮台之前已被浙江巡抚撤销,后勤交由皖南接办,这样一来,不仅原来的欠饷发放遥遥无期,粮食供应也即告断绝,可谓饷绌食尽,邓绍良“举火自燔其营,率亲兵血战,死之”。在宁国府城内的邓瀛接到邓绍良战死的消息,急忙分兵四门把守。此时,从湾沚溃退加上原有的清军仍还有一万多人,但因统率无人,加上风雪严寒,“衣械帐房遗弃、口粮缓不济急”,这些残兵败将大多惊魂未定、士气低落,情况十分危急。邓瀛想尽各种办法做好安抚工作,还从南陵请来记名总兵米兴朝一起商议对策。随后,在邓瀛的带领下,官兵们“用命固守二十余日”,多次击退来窜犯的太平军,直到两江总督何桂清从苏州调军械弹药弛授而来,军心才固结稳定下来。邓瀛也因保守郡城有功,赏戴花翎。
战后,宁国府所辖县郡到处“室庐已烬、衣粮皆空,牛种农具无存”,百姓“死亡掳系者,不可胜计”,得幸逃脱的,也是“裹伤茹痛、扶老携幼,冻馁颠顿于泥涂中,殆不下数十万”。邓瀛“蒿目疚心”,带头捐出廉银千两,并发动募捐抚恤难民。同时,以每石食盐提高售价四百文的办法筹措资金,用于购买种子、耕牛、农具,发放给招集的流民,并搭盖棚屋作为安置之所,千方百计帮助百姓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廉隅为民受敬仰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长江中上游及安徽发生大水灾。宁国府由于连续多年的水旱灾害,灾民流离失所,因为饥饿、寒冷和瘟疫导致死了不少人。邓瀛到任后,心怀社稷,情系百姓,广施仁政。一面紧急向朝廷申请开仓赈济灾民,一面带头捐款,并倡导乡绅富户捐助。他安排人员详细核实灾民情况,对于受灾特别严重、最为贫困的,赈济给粮食;情况稍好的赈济给钱,以维持灾民最基本的生活。随后,邓瀛又在各个地方分设粥厂,把灾民集中起来,头一天先发给凭证,第二天便可前来领粥,就这样救活了无数灾民。
咸丰四年(1854年)八月,为确保宁国安宁,浙江开始派兵协防,军饷由浙江拨解。咸丰八年(1858年)七月,胡兴仁晋升浙江巡抚兼署学政,不再向宁国府调兵筹饷。而且,还以浙西地区战事紧张为由上奏朝廷,要求邓瀛每月帮助筹款三万两。邓瀛“感浙之惠、忧浙之忧”,全力想办法筹措解济。无奈此时的宁国府饱经战乱和灾害,经济凋敝,民气未苏,百姓艰难度日。因而,邓瀛上疏朝廷,希望能多缓些时间,等秋后再想办法筹济。咸丰皇帝体恤民情,便恩准暂缓数月。但是,管浙驻宁粮台道员许烺却落井下石,向巡抚胡兴仁进谗言,说邓瀛“不能稽察委员,遇事因人,心存玩泄”“爱皖不爱浙”,建议将宁国府各厘卡改由他接管办理。胡兴仁不辨是非,“信之”。邓瀛顾全大局,怕事权不一误了军机大事,便奏请将宁国府出纳各种款项,援照徽州章程,交由许烺统一经理。
粮台是军营的根本,粮台道员均不得擅离郡城,以确保军心稳民心定。但是,当太平军进犯湾沚、黄池,邓绍良殉难时,许烺却置身事外,仍在苏浙安闲自在,导致“溃卒万余,饥寒交加,军情汹汹”,直到增援的军队到来,形势稳定后,他才悠闲自若地回来。对此,邓瀛上书胡兴仁,希望胡兴仁能看清许烺“事不经心,别存私见,既不体察又不筹商”,并命令许烺专驻宁国府,不得再远离。邓瀛在书中说,“如以某为不堪驱策,请即立予劾罢,免误两省军情;如尚姑容,请谕许道关涉地方公事就近熟商”,一番竭力苦心,可谓“神人鉴之矣”!但是,胡兴仁却不辨忠奸,庇护许烺,昏庸的朝廷也不分青红皂白,将邓瀛、许烺交给吏部处理,分别降一级调用。
咸丰九年(1859年)七月,邓瀛离开宁国府,前往南昌养病。离开的时候,百姓“扶老携幼,焚香泣送,途为之塞”。他以诗作别:“干戈双鬓改,骨肉一州亲!”
同治元年(1862年),邓瀛因病在湖南平江去世,时年59岁。光绪三年(1877年),作为名宦列入《安徽通志》,有诗集《云章书屋遗稿》刊行于世。
人物纪念
2018年7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历史上的监察官”栏目,发布“邓瀛:禁烟功臣 断案神探”文章。
2023年,邓瀛纪念设施在上杭县中都镇建成,旨在弘扬邓瀛忧国忧民、爱国爱民、公正廉明、勤学敦行的优秀品质。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4 10:0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