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邗江中学
中国江苏省扬州市境内公办中学
江苏省邗江中学是扬州市邗江区教育局主管的一所高级中学,是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全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区)样本学校、全国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江苏省心理健康特色学校、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示范学校、江苏省高中新课程教学示范单位、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校、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实践基地、江苏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
历史沿革
1956年4月,择定施桥乡褚家坝,破土兴建,邗江县施桥初级中学建立,初建校舍60间(教学用房40间,生活用房20间);同年8月,招初一新生4个班,学生220人。
1958年,邗扬合并,学校更名为扬州市施桥初级中学。
1959年下半年,由于事业发展,初级中学上升为完全中学,撤销了设在高旻寺的临时高中两个班,合并为“扬州市邗江中学。
1963年,邗扬分治,学校更名为邗江县中学,成为县中;同年,被列为扬州地区重点中学。
1969年,学校降为一般中学,更名邗江县施桥中学,教师分到县内各乡办中学,校具几乎被分光,百分之六十的校舍为县服装厂、晶体管厂占用。
1973年,恢复“邗江县中学”名称,为县中。
1980年,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苏省重点中学。
1992年,经江苏省教委检查验收,再次确认为江苏省重点中学。
1999年,从施桥镇迁入邗江建设区后,更名为江苏省邗江中学。
2000年,被确认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2004年6月,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成立,时由公办的邗江中学及民办润扬中学组成;同年,转评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
2009年11月,江苏省邗江中学教育集团组建。
2013年7月,润扬中学停办。
2021年,学校启用新校区。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总占地面积492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37015.07平方米;有班级69个(含新疆班12个),在籍学生总数3305人(含新疆班),其中有高一年级班级22个(含新疆班3个)、高二年级班级22个(含新疆班3个)、高三年级班级25个(含新疆班6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专任教师308人,均为本科学历,具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者9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2.1%,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者97名;在读博士研究生1名;有一级教师71人,高级教师192人,正高级教师5人,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者263人,占专任教师数的85.4%。其中,有省级特级教师3人,省级中学正高级教师5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市级特级教师5人,市级特级班主任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53人,市级骨干教师27人,市级教学能手39人,区级各类名师24人,名师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合计比例为50%。
省级特级教师:韩柄华、高正球、陈宝定
省级中学正高级教师:韩柄华、高正球、陈宝定、周霞、于德龙
省级教学名师:吉鸾
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高正球
省级中小学优秀班主任:金庞
省级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韩柄华
省级“333工程”培养对象:高正球
省级卓越校长创新培育计划成员:吉鸾
市级特级教师:周霞、于德龙、马俊、武长青、徐广卫
市级特级班主任:马俊、金庞、易劲
市级学科带头人:郭学荣、夏元荣、金庞、杨庆华、王友山、吴春梅、谢树峰、马静、张太东、吉冬林、王荣鑫、管永建、王艳、郑玉梅、倪富春、胡岸峰、仲一鸣、卢德亮.、徐小凡、蒋兆新、董金标、余文元、陆娟、刘晔、王如珍、肖俊、张妮娜、何文霞、屠义和、陈军、金凤权、姚艳、曹娟、朱涟漪、魏明、张林、张新中、刘金翠、杨丽娟、赵园园、操明权、朱大新、冯贵秋、朱翠花、李强、韩丽、贾峰、杨健、高峰、叶慧、王佳曦、尹建秋、肖裕辉、毛春梅、孙碧波、金婧
市级中青年教学骨干教师:滕丽霞、杨梅、金丽萍、叶悠嘉、陈俊、吴会娟、茆邵梅、张晓坤、李艳、魏跃兵、高圣华、杨建萍、霍庆元、王瑞丁、朱骏驰、曾玲玲、郑丹、冯小丽、沈惠、徐晓霞、谈广伟、蔡亚慧、易劲、陈慧、滕洁、徐峰、张爱、王朝康
市级教学能手:丁苹、陈丽丽、钱杏雯、王军、周芳芳、尹俊、杨锦坤、方敏、杨峰玲、李金凤、孙芷萱、金星、柳青、杨慧、何玮、张敬丽、陈敏、刘爱芬、王坚、李春燕、徐炜、张容娟、马珊、居晔、徐凤文、王杏梅、周倩、王义娜、卢秀廉、赵艳、袁丽华、何敬敬、徐峰、刘志奇、王娇、徐敏、杨立竹、朱飞飞、姜鑫、李彬、沈娅
区级学科带头人:居慧、李剑、濮广兵、李鹏、刘晔、陈慧、石超、张云、王美玲
区级中青年教学骨干教师:李艳、和红艳、陆琴、王丽波、袁蕾、郭旺、谢芳.、杨明、王亚群、朱峋、陈春峰
区级教学能手:褚晟宇、赵佳、黄晴晴、叶慧
硬件设施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校园分为南北两个地块,中间为公共绿化、湖泊河道,两座桥梁将两个地块连接起来。校园建筑主要包括教学区、宿舍区、图文中心、科技中心、艺术中心、体育中心、美食中心等10个单体建筑。艺术中心、体育中心设置在南地块;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设置在北地块,以图文中心为核心展开,内部通过各种不同的连廊串联;“弦歌桥”“步云桥两座景观桥有效连接南北向和东西向各功能区;校园机动车道沿外围设置,人行在内,东南侧设置辅路,南北地块都设置地下车库,可容纳400余辆机动车,校园分设南、东、北三个大门出入口。
截至2022年4月,学校建有教学楼4幢,总面积(含连廊)41764.32平方米,共有96间标准教室。科技楼1幢,总面积达10200平方米,内设理、化、生、通用技术、机器人实验室及历史、地理和陶艺专用教室。设备先进的艺术中心1座,总面积为14569.12平方米,南区装配有1200座的报告厅;北区为音乐、美术专用教室。现代化的图文中心1座,内设图书馆、计算机网络教室和行政办公用房。教学、教辅用房面积合计为63682.32平方米。学校图书馆有藏书168000册(含电子图书33600册),设有阅览室3个,借阅室2个,专用电子阅览室1个,阅览室总座位数达750个,专用电子阅览室配备60部电子墨水屏阅读器及配套阅读器自助借还柜,40部电子阅览专用电脑,专用电子阅览设备达100台。购有20万册电子图书。
截至2022年4月,学校在艺术馆北楼建有艺术教学区域,总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一二层为美术教学区域,建有版画工作室、剪纸工作室、书画工作室、数字鉴赏室、动漫工作室、油画工作室、素描工作室、主题展厅、非遗体验馆、汉韵体验馆等共计11个美术专用室。三、四层为音乐教学区域,建有电钢教室、朗诵教室、戏剧教室、声乐教室、弦乐教室、管乐教室、民乐教室、器乐排练室、小剧场、琴房、专业录音室等共计11个音乐专用室。各专用室均按照功能要求装备配套设备设施。学校还在艺术楼、教学区、宿舍区投放了3座朗读亭和4座唱吧。此外,学校为96间标准教室(包括班级教室、走班教室)配备了交互式智慧黑板(含84吋触摸一体机和数字视频展台)、IP广播、双机位高清云录播、智慧班牌、标准化考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为音乐、美术、实验室、学科专用室等根据场景需要配备了电子白板和投影机、音响及扩声系统、移动智慧黑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截至2022年4月,学校科技馆一层为化学实验室区域,建有标准化学实验室5间,数字化实验考查及创新实验室1间,配套仪器室1间、准备室1间、化学药品室1间、化学危险品室1间。科技馆二层为物理实验室区域,建有标准物理实验室5间,数字化实验考查及创新实验室1间,配套仪器室1间、准备室4间。科技馆三层为生物实验室区域,建有标准生物实验室5间,数字化实验考查及探究实验室1间,生物组培室1间,标本室1间,配套仪器室1间、准备室3间。科技馆四层为通用技术实践室区域,建有劳技教室4间,木工实践室1间,电子控制技术室1间,能力风暴实验室1间,陶艺教室1间,机器人实验室1间,配套准备室若干。在文萃苑四楼建有6个信息技术网络教室,配备了共计382台学生用计算机。学校为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各建设1间数字化探索特色实验室。
截至2022年4月,学校建有体育馆1座,建筑面积达12337平方米。体育馆内设有可举办国际比赛、3500座的室内篮球场,场内悬挂六面大屏,方便各个区域观众观看比赛,室内篮球场地也可供排球、羽毛球教学比赛使用;有按照国际标准建造的游泳池,游泳池内安装有恒温水处理系统,配备10道50米标准泳道;还配备有乒乓球馆、壁球馆、台球室、击剑房、体操房和室内健身房。此外,学校建有按国际田联标准建设的400米塑胶跑道田径运动场2座,还配备了6片标准室外篮球场地、2片排球场、环湖塑胶健身跑道、多片室外体育运动区域。学生活动总面积48262平方米,各体育场馆、场地配套有体育器械。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男女生公寓5幢,建筑面积37410.12平方米,提供500余间宿舍,每间宿舍内配备组合床(上床下桌带衣柜)、空调、带淋浴的独立卫生间、洗漱台,宿舍楼栋内配备一定数量的洗衣机、烘干机、开水器等;每间宿舍安装紧急呼叫按钮和门禁,宿舍楼栋大厅配备门禁和智能签到设备,学生使用一卡通即可完成进楼、进门身份识别及洗衣、洗浴等消费活动;宿管室内配备网络对讲、智慧照明控制、智能化节水节电系统,视频监控覆盖宿舍区走廊、楼梯及主要出入口;教师公寓建筑面积6574.81平方米。公寓间有单双杠等学生体育锻炼器材。
截至2022年4月,学校食堂建筑面积为10700平方米,分为一楼餐厅、二楼餐厅、教师餐厅(含学生特色餐厅)和新疆班餐厅,计有3530个餐位。食堂设有粗加工间、切配间、烹调间、备餐间、消洗间、蒸饭间、更衣室等配备了冷库、冰柜、保温柜、贮藏柜、消毒柜、保洁柜、留样冰箱,食堂的各区域功能独立,并安装了明厨亮灶监控系统、消防系统;天燃气还安装了防泄漏报警装置。学校运用“阳光食堂”平台管理,也参与了扬州市市场管理局的美滋滋平台,接受社会监督。售饭系统为“校园一卡通”售饭系统。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截至2022年4月,近三年,学校学生参加全国、省、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地理等创新类学科竞赛,获奖超过500人次,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叶圣陶杯”新作文大赛、“运河情”才艺大赛等活动,获奖累计超过100人次。
2019年,学校学生在第十七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决赛中,获特等奖1人、一等奖1人;同年,学校学生在“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十九届中学生阅读与写作大赛中,获特等奖1人;学校学生在2018年江苏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先进个人称号1人;学校学生在第三十六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获省一等奖1人、省二等奖9人、三等奖46人;学校学生在扬州市第六届“中国梦·运河情”中小学师生才艺大赛中,获特等奖2人、一等奖多人。
2020年,学校学生在第32届江苏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中,获一等奖4人、二等奖5人;同年,学校学生在第二十一届“希望之星暨希语盛典”英语风采大会江苏选区总决选中,获一等奖3人;学校学生在第34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二等奖5人;学校学生在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笔墨中国”汉字书写中学生组比赛中,获一等奖2人;学校学生获评“江苏省最美中学(标兵)”称号1人。
2021年,学校学生在第十八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决赛中,获特等奖1人、一等奖3人、二等奖3人;同年,学校学生在“海亮杯”第二届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竞赛中,获金奖1人、一等奖5人、二等奖7人;学校学生在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中,获“最佳领导力个人”等称号10人;学校学生在第三十八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获一等奖8人、二等奖17人;学校学生在2021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中,获一等奖7人、二等奖15人;学校学生在2021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中,获一等奖7人、二等奖21人;学校学生在“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二十一届中学生阅读与写作大赛中,获特等奖4人、一等奖54人、二等奖99人;学校学生在第33届江苏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中,获特等奖1人、一等奖3人。
教师成绩
截至2022年4月,近三年,学校教师在省市各级教学大奖赛中,获市级一等奖以上奖项208人次,其中在国家级教学大奖赛中获奖19人次、省级教学大奖赛中获奖57人次;学校教师在各类说课赛课比赛、教师基本大赛中斩获市区级一等奖50余人,在科技创新大赛、各类征文大赛和演讲比赛中,共计100余人次被评为国家级、市、区级“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练员”“最美女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教书育人楷模”“优秀党务工作者”;学校有骨干教师63人在省级及以上教育教学评比、评选、竞赛中获奖(含指导奖),人数超过骨干教师1/3(学校区级以上名师共151人)。
2019年,学校教师在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1人;同年,学校教师在江苏省高中音乐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二等奖1人;学校教师在江苏省高中信息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二等奖1人;学校教师在江苏省高中政治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1人;学校教师在江苏省首届智慧课堂创新教学大赛中,获二等奖1人;学校教师在第十五届全国中青年优质课大赛教案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1人。2020年,学校教师在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二等奖1人;同年,学校教师在江苏省高中美术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1人。
2021年,学校教师在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1人;同年,学校教师在全国高中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二等奖1人;学校教师在江苏省高中地理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1人;学校教师在2021年全省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1人;学校教师在江苏省高中地理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1人;学校教师在江苏省高中历史优质课比赛中,获二等奖1人。
2019年至2021年,在学校教师的带领下,学校连续三年获得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展示赛特等奖;在学校教师带领下,2020到2021连续两年获得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大赛最佳社团和最佳提案奖。截至2022年4月,近三年,学校骨干教师有41人次指导学生在语文作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化学、地理等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以上获奖,其中全国金奖1人次,特等奖2人次,一等奖23人次,二等奖15人次。
截至2022年4月,近五年来,学校结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个,江苏省教学研究“十三五”重点课题和立项课题2个,江苏省教育信息化课题1个,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研究与培训基地国家课题子课题1个,扬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12个。近三年,学校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8篇,仅2021年度就有8篇,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327篇,.教师在市级以上论文比赛中获奖32人次。
截至2022年4月,“十三五”期间,学校拥有《核心素养视域下综合实践活动教与学的评价机制》等国家级课题子课题1项、《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生成长共同体建设研究》《高中班主任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的实践研究》《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体系的实践研究》《基于自我同一性理论的高中生成长指导研究》《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研究》《焦点解决模式在青少年学习倦怠辅导中的应用》等省级课题6项,市级课题若干。
所获荣誉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精神文化
蓄德·修能·日新
释义:“蓄德”语出《易经》“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一句。“蓄德”意指大蓄万物美德的海量,日新其德的毅力,健而不躁、学而不止、蓄而不息的精神;“蓄德”是一种恢弘的气度,丰实的内涵,笃实的行为。“蓄德”揭示学校根本的教育理念:教育应为道德教育。“修能”语出《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一句。修能”包含思考力、学习办、发掘力、创新力。“修能”既指修炼才能,又谓发掘潜能。持之以恒地修习激发内在的潜能,潜能的发掘,促进自身修养之日益精进。“修能”揭示学校独特的办学追求:教育应为核心素养教育。“日新”语出《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句。“日新”即永不间断地发展与成才。日新是对学校事业日新月异的期许,是对全体师生的生无所息的鞭策,是学校理念精神的创新发展。“日新”所揭示的正是学校办学的永远诉求:教育应为创新教育。
校训“蓄德·修能·日新”强调教育应为道德的教育、核心素养的教育、创新的教育,与“唯实创新、精进恢弘”的校风、“盛德有范、有教无类”的教风、“活学致用、乐学致远”的学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以其无形的控制力、感染力、凝聚力,规范着师生的思想作风和行为倾向。
唯实创新、精进恢弘
释义:唯实创新:“唯实”是指学校的一切大政方针、行动纲领,乃至教学之道、求学之法,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求实中发展,在求实中奋进。创新”是指学校在管理、教学、学习等方面不循陈守旧,致力于求新。这正是学校多年来发展的主要方法,也是学校价值的真实体现。精进恢弘:“精进”是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目标与要求,是成就之通衢、学业之通衢、事业之通衢、道德之通衢。“恢弘”是指生命的一种境界,即智慧之恢弘、气度之恢弘、目标之恢弘。主要彰显了学校发展的鲜活样态和非凡气势。
盛德有范、有教无类
释义:盛德有范:语出当代书画家、人民美术教育家李苦禅先生为孔子庙撰写的对联“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此处喻指教师作为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拥有崇高的师德,教师用其良好的德行感染和托起明天的太阳——学生。同时,它更是学校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体现,是学校全体教师对师德庄严的承诺。有教无类: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有教无类集中体现的是孔子平等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是学校教育的指南,也是教师师表的具体要求。教育的恩泽要遍及每一位学生,让不同身份和家庭的学生都拥有教师爱的光辉。这正是学校长期为之努力的目标。
活学致用、乐学致远
释义:活学致用:“活学”是方法。现代知识日新月异,学生怎样才能从浩如烟海的知识宝库中摄取更多的养分,唯有一个“活”字才能解决。“致用”是目的,回答了“为什么而学”这一命题。每一个学生将来选择的人生道路会不一样,所以求学时,要有所选择、有所准备。所谓术业有专攻,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乐学致远:“乐学”,即乐于学习,是一种求学的态度与要求。只有乐于学习,勤于学习,才能为将来成功的人生打下基础。“致远”语出诸葛亮《诚子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致远”寓意求学环境即学风的重要性。只有在优良的求学环境下,才能达到求学的最高境界,才能为将来的精彩人生奠定基础。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参考资料
学校简介.江苏省邗江中学.
校史沿革.江苏省邗江中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8 19:1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