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小俊,男,祖籍陕西耀州。
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传媒人、青年作家。
媒体专访
引爆话题
人在饥寒交迫时,首先考虑的是活着,为生存而奋斗。温饱之后,会思考“为什么活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似乎也存在这样的规律。今天,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衣食无忧的中国人开始追求“和谐”和“幸福”了。极大丰富的物质指标无法度量人心的“和谐”和“幸福”。
现实种种,让“心安何处”叩问温饱之后的中国人,嗡然震颤每颗在焦虑中迷茫的中国人渴望幸福的灵魂……
一本书引爆的话题持续两年仍然直抵人心。
2010年,散文集《泼烦》和新闻专业书籍《大策划》在古城文化圈和传媒界分别引起轰动,这两本风格迥异的书出自同一人之手。随后,这两本书的作者邢小俊应书城邀请签名售书,且将所售近万元书款现场捐献给蓝田山区的三位穷苦老者。
社会心理学家指出,《泼烦》火爆签售最大的社会价值不是救助蓝田老人,而是提醒了现代社会中忙碌奔走的人们,你幸福吗,你的心安何处?时逾一年,我们每日都被千万条信息冲击和干扰,但是,这本《泼烦》引爆的话题却在持续,并且直达我们内心,督促我们拷问并自省……
群体情绪
记者:今天,在网络上依然可以搜索到,《泼烦》、《大策划》曾经引起的巨大反响,众多专家和名家也在广泛评说。作为作者,您认为《泼烦》是怎么一本书?
这是一本散文集。散文集中散发出的“泼烦”情愫反映了21世纪中国社会精英普遍的“群体焦虑”!这是引起广泛关注和评论的焦点所在。
记者:为什么是一种普遍的群体情绪?
在中国快节奏的城市化进程中,村庄正在萎缩,正在被钢筋水泥吞噬侵占,城市像煎饼一样摊大,汽车拥挤倾轧在城市道路上,挖掘机日夜轰鸣掘进,生活一贯的静寂安宁被打破……《泼烦》是有责任的“都市人”对和谐乡野的记忆,对渐逝乡村的怀念和悲悯,更是社会精英们对生命意义的苦苦追索……
社会精英是一个群体,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和动力所在,他们除过追求物质和成功,更多地关注点在于对生命意义的苦苦追索。但是他们敏感的秉性使他们要受更多地一层痛苦,他们越有责任感,他们越智慧,他们越敏感,他们感受到的泼烦情节就越重!
记者:现代人走在街道上为什么一脸焦虑。
这是他们心理烦躁,不快乐,脸是心的环境,容貌是人自性的外露,相随心转,心善面慈,心邪恶相貌邪恶啊。
这样的现状正符合临床心理学家胡纪泽在《中国人的焦虑》一书中揭示的事实: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进程越深入,人们的焦虑越严重。
记者:社会歌舞升平,物质极大丰富,人们为什么过得反而焦虑和泼烦呢。
现代人物质生活之奢靡和人之间之冷漠达到了五千年以来的最大程度,人们被贪、嗔、痴、满所层层困扰。他们恣情纵欲,争名夺利。他们活着,似乎永远死不了;而一旦死去,却似乎从来没有活过。
他们生活在不善的环境中。你看他们吃的肉、蔬菜都有毒素,吃的鸭、鸡都有催生素,这些东西都不正常,违背了生长规律,吃了那能不得怪病啊。
他们呼吸着污染的空气,处在一个不和谐的环境中,人与人不和谐,与己不和谐,与自然不和谐。
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人怎么能不烦恼呢。
记者:问题出在哪里,是谁剥夺了我们的幸福?
问题是长期积累起来的,首先是价值观。我们教导他们全做强者,竞争升级成抗争,最后大到国家之间的战争。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曾经为中国人提供心安之所的传统文化,无力重整在社会骤然转型的失序状态中失魂落魄的心灵。
同时,科技的发展加速中,人却丧失了畏惧心、荣辱心、廉耻心。传统的精神被极端摧毁,没有道德伦理约束,作恶的畏惧心都消失了,善恶的标准与古代圣贤颠倒了,人不相信善恶报应,这就很可怕。
记者:怎么会这样呢?
我们的社会舆论也在引导这种情绪和价值观。全国300多个电视台2000多个栏目,3亿台电视机,为了经济利益和吸引眼球,对人进行长期的不良的刺激,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在吞噬人们的道德感,改变着人们的道德标准。
记者:你是说,过多的信息反而使我们浮躁、浮浅,心无安息之处?
对。在这个信息时代里,你会发现一个凌晨在三环上发生的恶性连环撞车祸,大家都会迅速知晓,但是,真正的一些大问题,比如,宗教、道德、传统文化、环境问题……却少有人真正关注和忧虑。
另外,你发现,在信息的冲击诱惑下,当今社会大多数人都没有关注本业。人心不静——做学问的想着股票涨跌;做媒体的想做房地产和赚钱;做房地产的冲动着想做文化传播;当教师的开小差想办企业;办企业的懵懵懂懂要办学校……海量的信息和种种诱惑,冲击得人心浮躁,难以潜心于某一事某一物某一点,没有人例外,所以看似各行各业蓬勃朝气,却不出大师,难出成绩,难有突破!
记者:如何改变呢?
这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我们讨论的问题。但是,我私下认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事解决不了问题的,复杂的问题反而要简单处理。根本的办法就是从每个人做起把利益看淡,教育救世,寻回传统,重塑我们的道德,重建人性的和谐。
记者:《大策划》是否也蕴含着这样的导向和观点呢?专家认为,《大策划》可以看到在一种发散性的、创造性的思维下面,是多种文化元素、多种学科知识的相互嫁接和转换运用,以及一种对新闻的“抢救”和放大。更深层次来说,体现出一份有责任之媒体所倡导的价值体系和社会功能。您《大策划》中想给读者灌输一个什么样的理念?
这本书倡导的理念简而言之有两点:一是新闻有变量,资源需要整合。二是作为一份主流的、有责任的媒体,要倡导有益于社会的价值体系,要营造良性社会热点,所谓良性热点就是以引导市民提升素质,推进政府决策和改进为目的。
心安何处
记者:您认为《大策划》对其他非传媒行业的读者有无借鉴意义。
《泼烦》与《大策划》从表现形式上看没有关联,一本是散文集,一本是新闻专业书。这本散文集和新闻专业书从内容上却是血脉相连的,《大策划》倡导的媒体要竭力维护有益于社会的价值体系,《泼烦》所透露出浓重的悲天悯人之情怀,两者是一致的,都是希望社会向善、向好、向上的。
记者:这些确实都是需要大力弘扬的东西,网络上评价你是西部文坛崛起的新星,也评价你是行走在21世纪现代化城市中忧郁的“乡村哲学家”。
今年,我计划在琐碎的工作和应酬中,抽出时间静心写一本《终南隐士》。终南山是中国重要的一个山脉,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系,而抛弃尘世牵绊在终南修行的这些隐士,他们首先是现代人,但又是追求人生价值的人,他们在人生迷茫中试图先给自己的心灵觅到一个清净之所,值得尊敬和关注,我要写他们的故事和感悟过程。我希望通过种种探索和尝试,寻求解答现代人“心安何处”的问题,为现代人、都市人,寻找心灵休憩之所。
相关报道
粉丝追捧
网络门户聚新秀,秦川散文铸风尚。1月14日下午,由陕西主流文化传媒——西部网倾力策划巨献,陕西散文新生代的集体出征的新篇力作——西部网络文化丛书之《秦川散文》由
陕西出版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于2012岁末年初之际,在西安小寨
嘉汇汉唐书城上架首发。刚刚获得“陕西省网络文学‘十佳’优秀散文作家”称号的邢小俊引来外国粉丝追捧。
记者了解到,青年作家邢小俊系我省著名传媒人,在2010年曾因散文集《泼烦》和新闻专业书籍《大策划》分别在古城文化圈和传媒界引起轰动。邢小俊曾长期在新闻一线,擅长策划和资源整合,策划了大量轰动全国的社会热点新闻;倡导新闻有变量,有大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工作之余写下《泼烦》,讲述普通人的“颇烦”,此书由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题写书名,著名作家、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高建群写序并插图13幅,这13副绘画的主题是从文章中抽取的精彩语句雕琢而成,成为此书一个亮点。
英国人
David Williams出生于英国一个农场主家庭的他,既有着英国自由不羁的气质,亦有着中国道教所推崇的宁静祥和。他有个中文名叫鹤大卫,虽已花甲之年,爱好中华武术的的他看上去依然风华正茂,像个小伙子,他生活在古城西安已有好几年,有许多中国朋友。昨日下午,他专程赶到现场,给自己一直喜欢的我省青年作家邢小俊献花并合影。
捐献书款
2011年11月,散文集《泼烦》和传媒专业书籍《大策划》分别在古城文化圈和传媒界引起轰动。应
嘉汇汉唐书城邀请,作者邢小俊于11月20日下午2:30在小寨汉唐书城签名售书,所售书款将现场捐献。
邢小俊擅长策划和资源整合,曾经长期负责华商报社的时政要闻,活跃在新闻一线。《大策划》和《泼烦》均由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出品。《大策划》面市以来被传媒界认为是中国新闻界迄今为止关于时政重大事件幕后操作的第一本实战案例书。
作品赏析
记忆
——《黄土高原上的冬天》
这些黄土确实是通过风力,从遥远的西北方向经过亿万年的积累起来的,土质绵软细腻。
在这片黄土层的上空,每年,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和来自东南部海洋的热空气准时相遇,变成雨雪润泽大地,其中的大部分汇入黄河。这条河在中国辽阔的版图上肆意摆成一个巨大的“几”字形状,她被华夏儿女比喻为母亲,她的中间部分把黄土层分割成面积大概相等的两块,并一路胁裹去了大量黄土。
我记忆中的地方确实属于黄土高原,这块土地在冬季最擅长于省略,一切枝枝叶叶地全部省略掉,包括颜色。只剩下无穷无尽的黄色土丘拥挤着、臃肿着,连绵开去一望无垠,像众多的馒头或者乳房……这些绵延的黄色高原缄默不语,似在昏睡,其实在吞噬,吞噬一切生灵的语言和情感,使其木讷的劳作。
植被
植被在冬天却不多,大多是灌木,不很丰腴,瘦瘦的,偶尔有一、两棵柿子树,全掉了叶子,黑色高大的枝干像手样擎举着一个黑色的鸟窝,在深蓝天空的背景下像一幅剪纸,这鸟窝离地面将越来越远,将离开人们的视野被遗忘。细看,那树上有无数的黑点,那是麻雀,受了惊吓,就像矢一样射出去,落到了更远的什么树上。
冬天
黄土高原上冬天的中午一般很宁静,甚至有点寂寥和萧瑟,太阳与丘平行,丘上是一圈圈的犁沟,像一个个硕大的指纹和手指。阳光很刺眼很亮地照在这些土丘上,只有风,很干很硬,抽在一个个土丘上,树枝也嗡嗡地发出金属的颤响。在一条沟的一条梁上,一个中年人与一头牛正在歇息,牛立在犁沟里,喘着一股一股的白气,身子一耸一耸,主人在抽一根劣质的纸烟……儿子在丘底的窑畔上默默地玩耍,偶尔抬头望望父亲——黄土高原上的父子一般都这样默默地,很少交流。女人在院子里绞水,辘轳嘶哑地响着,铁桶拽着井绳一直向地下深进。男人想,这个村庄其实就是许多绳索连接在一起的,没有这些绳索村庄就散架了……
人们大多还住着窑洞,窑洞也只有在
黄土高原上才能打出来。这是正儿八经的窑洞啊——从一块平整的地上四四方方地挖下去,有两三层楼高,然后在四周凿上窑洞,从更远的地方打一个斜坡,供人上下。窑洞冬暖夏凉,里面砌着土炕,是由八块硕大的泥坯铺成的,上边可以横七竖八地躺五六个人,冬天,劳碌了一年的农人们就守在炕上,一壶壶地喝茶,拥着被,给女人们讲着自己走南闯北的故事,炕底下摆着一溜黑色的棉鞋,像码头停泊的船,生命的哲味很重。
冬季的白天确实很短,一会儿那太阳就像一个熟透的蛋柿样砸进很远的那个土丘之间,天忽地一下就黯淡了。这时,就有女人们提着笼出来在麦秸堆里揽柴,她们微倾着身子,惊惊诧诧地踩在没有消尽的冰上,臃肿的棉衣遮挡不住窈窕的身段。不一会,各家的烟筒上就冒出一股股青烟,有很重的苦艾草的芳香……
臆想
准确地说,我已再也没有机会过一个很安静很寂寥的冬天了,但是我经常被一些自己臆想出来的风景陶醉:情景一:是冬天,天很蓝,很深,绝对没有风,阳光已经有了点力度,暖暖的,半寸高的麦子软软地贴着地皮,连片的田地很旷远、很寂寥,这时我最好是60多岁的样子,穿着的是一身很旧的粗布棉袄,卫生是无所谓或者不屑一顾的,我就顺着那土坎溜下去,袖着手睡它几个小时,回忆着年轻时的张狂和风流韵事,嘴角轻笑着……。
情景二:我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男孩有点淘气,有一股匪气,总不服气他姐姐的管教,他姐姐,即我的大女儿,细声细气、很懂事理、秀眉俊眼的,像她妈。早上,两个孩子相跟着在茫茫的高原上踽踽走动,这是去了学校,我洗了脸坐在椅子上刚喝了一口茶,娃她妈就拿过来一个烤得焦黄焦黄的馒头,里面夹着猪肉辣子。吃完馍,我俩扛着锄头上地,浑圆的高原上晨阳初照,我媳妇的腰一闪一闪的,很窈窕。
出版图书
各界评价
肖云儒点评
(作者系陕西省文联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
说邢小俊的这两本书,要把话题拉回2002年4月23日。这一天,从未谋面、素昧平生的邢小俊以《华商报》记者的身份给我来电,要我对拾金不昧的新闻人物龚德银其实收了失主4000元酬金一事发表看法,我婉拒了。原因是我没有详细看关于此事的连续报道,不了解来龙去脉,加之我对当时媒体常小题大做、无题炒作之风有点看法。放下电话,找来几天的报纸看了看相关报道,岂知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炒作,而是一个含纳着时代价值标准新转换的、极有深度的报道。他们不但报道龚德银拾金不昧千里迢迢送钱上门的美德,也报道他收了失主四千元开始没有给记者说的事实,以及后来终于有勇气面对事实,面对自己的内心冲突过程,还报道了整个社会对这件事由苛求到理解,到宽容,到赞赏的文化心理上的变化。我拨通了华商报的电话,承认自己的判断有误,并对龚德银一事谈了自己的看法。
第二天的报道便登载了小俊在《我看到一个真实的灵魂》为题的报道。是这样写的:“昨日下午4时45分,记者的电话突然响起,无论如何没有想到是肖云儒先生打来的。原因是肖先生对当下有的媒体借一些没意思的题目有意炒作,把常态事物过度异态化的做法不满意。他在电话中说:‘你们报道很有思想深度和文化眼光,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灵魂。他说,报道中对龚德银拿酬金时的犹豫,拿了不愿让大家知道,怕大家对他失望的剖析非常真实,正因为真实,使龚德银不但可敬而可亲可爱。龚德银开始不敢向媒体坦露酬金的事,源于中国文化的某种弊端,人们总是按二元对立的简单逻辑,把好人、坏人简单化。好就好到白璧无瑕,坏就坏到一无是处,看不到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其实正是因为表观了这种丰富性和复杂性,才是《华商报》这一报道的价值。
《大策划》刊载的邢小俊所做的一些有影响的报道,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色,便是执着地写老百姓,为老百姓说话,发掘老百姓的心灵光彩。譬如《全国第一个农民工免费大学诞生记》、《QQ妈妈救助烧伤男孩》、《一次非典型的农民工讨薪》、《民间力量助推西安立法绿化》,一看题目便知道新闻的价值向度。即便是一些时政报道,他也总会不由自主地从民间立场和草根视角切入,譬如《省党代会的“市民化解读”》、《省政协委员走进咱社区》、《区县领导体验百姓难心事》等等。
这种独特的、持久到执着的新闻角度,引发了我探究小俊内心世界的兴趣。新闻报道的客观性,要求记者将自己隐藏起来,从报道中一般不容易看到记者的内心世界。所幸我读到了小俊的另一本书——《泼烦》。这是一本散文集,是一本字里行间处处表露作者心迹和情愫的书。在《泼烦》里,邢小俊摘下了记者的面纱,由客观报道的幕后走到了主观倾诉的前台。他的散文并不是每篇都在写自己,但每篇中都有自己。“邢小俊”其实是他散文中无处不在的主角。
意味深长的是,高建群、王朝阳给《泼烦》写的序,以及小俊的自序,都用了相似的题目——《一个优秀的灵魂》、《一个不平静的灵魂》、《一个泼烦的灵魂》,我们不妨问一问,散文中的小俊呈现的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灵魂呢?是一种怎样文化身份和情感主体呢?
他的灵魂永远眷恋着土地。这在“土炕”一辑中,表现殆尽。他眷恋那块土地,眷恋那土地上的种种风情民俗,眷恋那土地上辛劳生活的“土命人”。
他的灵魂永远系在父老乡亲身上。这是《超度》和《万象》两辑的主题曲。他感恩父母,感恩乡亲,感恩朋友。超度一切有恩于自己的人,自己的灵魂也得以超度。
他的灵魂向往、追慕的是沉隐、是素静、是质朴,因而在现代都会的喧闹中常常会感到“泼烦”(《泼烦》)、“落寞”(《西京落寞的历史废城》)、“无根”(《无根之城》)。因而他最为关注的,便是和他一样的被现代都会无情摆弄着的那一群人(《城市拾荒者》)。
当我读出这些属于小俊灵魂层面的信息,恍然更深地懂得了他的新闻报道。抓这些具有浓郁草根气息的报道,不完全是出于职业身份,更出于自己的生命追求和文化身份,出于自己的感情倾向。这可能是他作为记者不同于别人之处,也是他在《大策划》一书中收纳的那些报道所以能够获得大成功的原因。”小俊告诉我们,记者这个职业不能光靠新闻敏感、写作技巧和和勤奋态度,最根本的是感情,是立足点以及二者所决定的胸襟与思考。
而作为一位散文家,他又与别人有不同之处。他不是那种停留在咏叹、感慨层面的作家,他在作家与记者两重职业中转换而相得益彰。他以记者干预现实的笔,将自己散文中抒发的情愫转化为审视、促动社会的现实行动。这使他的文学咏叹调不但有了人生根基而且有了现实力度。不妨这样看,小俊是用两支笔在画世界,一支文学之笔是以心灵作纸,画记忆,画梦;另一支记者之笔,是以现实作纸,画一个更公平共美善的社会。
我的一生,前半截当记者,后半截搞文学,也算是个既写散文也写新闻的人。我不知是否读懂了小俊,却是在启示了自己。
方英文点评
(作者系著名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定居西安,供职报界,为
陕西日报编审。)
《大策划》与《泼烦》这两本书,表明它们的作者邢小俊,是一个有文化品位的新闻人。前者是新闻,后者是文学。其实新闻与文学,许多时候是同体的,即:新闻如果没有起码的修辞,就不能得到有效传播;文学里没有让人惊奇的人性与世相之新发现,压根算不得文学。所以清末,现代意义的报纸传入中国后,办报人大抵都是集记者编辑作家三位于一体,其中杰出的名字太多太多。所以邢小俊既能策划新闻又能创作文学作品,这是职业的承前启后,也是他个人心性的自然流露。他的作品本能地记载了当下时代的动感速变、浮艳奢靡,所有的事件无不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官员与草根、商业与商机、繁华与遗忘,以及社会大裂变期间的困窘与迷茫、焦灼与惶惑。视觉是青春的,文笔是新潮的,意义是时间(历史)的,我甚为赞赏。
我不曾接触过邢小俊,只从媒体上浏览过他的某些文字,感觉他意气纵横才情飞扬。一个爱文的人,文化的人,能够从业于新闻,是个福分,可以最大限度地将自身的激情传导给社会,促使我们的生活日益进步。
史鹏飞点评
(作者系陕西电视台西部网总监)
一个陕西风味的独到语词,街头巷尾的流行口头禅,竟然悄然爬上了文人的大作之上,不可以不说是一种文学的自由精神体现。文学大家贾平凹以其自然淳朴,巧笔拙锋的书题,更突显出了被生活的人们泼烦的平实与无奈。既而引出作者在纷繁芜杂的世界中不断逆流的正气,竟消逝在岁月的磨迹中已然成为了一个有志之士心中的铿锵玫瑰。掀开泼烦的情绪,轻轻的打开书卷,名家清新质朴的小序,揭开了本书的神秘面纱,一个朝气蓬勃,性格直爽的青年才俊的评价,引发了我对泼烦一文与作者本身形象的矛盾冲突,由此激起了我通读此书的无限热情。
记得佛语有言:清高朴素履人生。入世因缘重感情。悟得超然能离出。真诚法界放光明。小俊先生的世界乃处于入世之变,出世之离之间。从感喟村庄的打架成为能人之叹,重温独具民俗风情的黄土高原的热炕头,在到红马镇的往事,巧云与富平的野情,这五月黄灿灿的麦穗,深情的玉米酒,还有那生长缓慢的龙抓槐,一桩桩,一幕幕,在他的心理仿佛是一本农家小说,用真诚和质朴在谱写着他曾经的往事,栩栩儒生的画面,感人质朴的情节,在清新爽朗,自然实在的笔触下仿佛一个古槐树下的老者讲述的传奇故事。读来犹如恍惚隔世般,随着作者的笔锋回到了
土窑土炕的黄土高原时代,一时间总被憨厚淳朴的秦风秦韵所感动。
如果说小俊土炕章节的生动描绘是一幅声情并茂,扬尘撒粒的黄土风情写真,那最令人感动难忘的画面应该是小俊超度章节作为一个充满孝心的爱子,对父亲的拳拳之心,通过重病床前利用父亲翻身之机,主动亲近他,并俯身抱住父亲的腰部,揽在怀里的那种亲切,寥寥几笔挑起了每一个儿女心中对父恩的反哺之爱。以及后来父亲亡灵前,地藏王右手擎珠,仆人马车相送,古色庭院的幽静,书院飘香的气息,这一串串的联想,更道出了父子送别的依依不舍之情。每一章节的片断文章,环环相扣,由父亲的房子到父亲超度,其中升华着小俊对父亲眷恋,牵挂,疼心,依惜之情。每一段文字平实自然,字珠之间饱含深情,随着文风的深沉豁达,语言的直抒胸臆,情感的自叙张扬,一个善良温柔又仗义正气的男子汉形象跃然纸上。
如果说黄土高原的风情画卷吸引着你,那么静隐废城的篇章,正如一首古琴演奏下的伤情之曲,颇烦是其心中律动的音符。世界两大主体,男人和女人。好女如佛,平静,健康,阳光,纯洁是他们的标签。男人一生是充满屈辱,压抑,波折,失意的感触。这是乐曲中的主调。世界两大矛盾,功利与平庸。功利中制造了平庸的机器,平庸中涌现了功利的精英。当官的圆滑事故,
明星的感时追潮,无不缔造者城市的废液,落寞的古城在现代都市繁华里,被名利功用所侵蚀,这是乐曲中的高潮。世界两大英雄,刀客与文人。刀客是身上具有正义和情义,血气和阳刚,骨气和精气,诚信和大气武器的人。他们就像小俊这样文人一样,充满着对社会公正价值回归渴望,对理想孜孜追求的精神,同时也赋予了社会正义心灵的暗流。这就是乐曲中的激情。也是小俊文章颇烦的立意与主旨,虽为平实无华的词粒,也不乏闲聊调侃之语,然其文正符合: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这正是着名作家,美文杂志副主编所述小俊先生,文如其人的真实写照。
倪晓莉点评
(作者系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研究中心负责人、心理学副教授、博士)
如今社会,泼烦、纠结已成为了现代人的口头禅和流行语。如果从社会心理角度而言,流行语正是当代人们的社会心理和情绪状态的标签和体现,是人们生活状态的一种主观抽象。《泼烦》这个术语是对人们难以言溢的纠结心情找到了一个恰如其分的描述。我原以为,《泼烦》应该是描述现代人情绪焦虑的文章集结号,读后方知,在《泼烦》的背后,更为重要的其实是小俊作为媒体人对社会忧虑的思考,也道出了文化精英们的社会责任感。当然,文中也流露出媒体文化人在面对社会变革中既要坚守道德责任、又要吸引读者眼球,同时又要营造社会良性热点等诸多选择时内心的煎熬、纠结的心声。
读了小俊的《泼烦》,让我对他刮目相看。正因有了这样有社会责任的媒体人,在《泼烦》之后,让我们反思。因为小俊的《泼烦》、纠结并不仅是某个人的,是现代的生活、现代的城市、现代的工作节奏将我们与人性的远离、与土地亲近的隔开、与人心灵越来越远带来的普遍社会忧虑。如他书中所言:….“这些社会的精英,他们的逐利意识很强,他们闲下来觉得有许多事情急迫得要去做,但是每件事情都静不下心来。他们在乎身边的每一件事情,他们认为自己能活很久。他们争先恐后地,主动被动地被裹挟着朝前走,应酬、学习、算计,人人都想做CE0,倒没有时间停下来思索生命的意义。一些有特点的生命,也在世事的磕碰打磨中趋于圆滑失去特色,这是他们生命中亮色的损失,也是这个星球的损失……。这个星球像是走上了末路,迷茫、浮躁、暴虐,找不到着落。这个社会的许多东西都在背离根本,改变标准,许多东西变得现实而急功近利。…..”其实我们每个人不也有同感吗?我们有幸生活在物质相对丰富的今天,我们也不幸生活在物质充盈的城市。我们每个成年人每天在忙忙碌碌的竞争中,分秒必争的赶路。我们的孩子也几乎没有在树丛边看蚂蚁搬家的童年。我们已经成了“城市动物”。生活在一切都经过程序化的文明世界里,我们的躯体被各种需要与欲望填得满满的,可是内心孤独空虚的连一个放下自己的角落可能都没有。仔细想想,我们真的就非要现实的急功近利吗。非也!主要是我们那颗泼烦的灵魂所致。读完《泼烦》,最后你会发现,泼烦的心情 在“静隐”之后 已经被“超度”,消极、忧虑的情绪正在被乐观、欣赏的心态和淡然、坦然、泰然的生活态度取而代之,《泼烦》之后,是媒体精英们在文化大视野下的思考,也是他们寄希望于现代社会的超度和升华,更是对生命意义的追索…….
沈庆云点评
初秋,两本书呈现在我的面前,这是忘年交朋友和同事邢小俊送给我的。几十万字的大作,书名《泼烦》二字却发落在封面的右下角,两个字也只有指头弹那么大,似乎有点“小气”。小俊年纪不大,却事业有成,在全国一流平面媒体任部门要职,收入不菲,得奖不少,交友颇多,高朋成群,虽不能说他脚一蹬整个机关楼都在动,且他平日也不是那种在办公室里训斥部下时其声音足以震亮走廊上那几排声控灯,但他也是“有身份的人”,他说了的话别人是不敢当做“耳旁风”的。而我就想不来,这么顺风顺水前行的人,你“泼烦”什么? 他“泼烦”什么?他泼烦自己所在的城市,“这城市人越来越挤,到处都在轰隆隆施工,城市像摊煎饼一样不负责任的扩大……”,“这城市的泥土被水泥和钢筋严密覆盖,与人隔开,上边生活的人得不到地气的滋养,变得越来越古怪和暴戾,他们心情都莫名的泼烦,一幅绝望的样子,随时与人拼命,有人悄悄跳楼,有人深夜大哭.”他泼烦这座城市“所有的资源都稀缺,包括学校﹑医院﹑停车场﹑公路”。“实际上,我是对所有的城市失去信心,从飞机上朝下看去无一例外都报以瓦砾垃圾场,或者是地球的斑癣……”,“这个地球像是走上了末路,﹑迷茫﹑浮躁﹑暴虐,找不到着落……”。
这就是搞得小俊无比“泼烦”的根由。我细看了一下,这字里行间里没有为自家的油盐酱醋茶而愁肠,也没有为妻子﹑孩子﹑票子﹑位子﹑房子的事而叫骂,令他“泼烦”的都是国家的大事﹑民生的事。原来,他在忧国忧民,忧得以至于“我发现我真的是老了”!这是见他“忧”到这么严重的程度。
读着小俊的书,我曾不止一次的掩卷深思,最终感悟到,中国几千年来凡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文人骚客都曾有过“泼烦”,而且有些还很厉害,甚至“泼烦”的活不下去。屈原是典型的一个。他主张彰明法度,举贤纳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这主张多好,又遭到了汉族贵族子兰﹑靳尚等人的抵制破坏,最终遭馋去职,“泼烦”的投江而死。我的家乡商洛现留有“商山四皓墓,其墓中人是秦末汉初掌通古今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后,国怒民怨,致使东园公等四人“泼烦”得逃离京城咸阳,逼隐商山,以商芝等野菜充饥,最后愤志而没,葬于商镇。陶渊明也是一例。他本在仕途上干的好好的,只因政治黑暗,致他“泼烦”得去职归因。“归田园”后,“种豆南上下,草盛豆苗稀”。何以至此?我想,一是他长期做官,也算“五谷不分”之人,不会种庄家;二是他那么“泼烦”,哪有心思去做,“草盛豆苗稀”实属必然。但他却把“泼烦”的心志与生活写进了诗中,成就了千古名篇。本该在这里举出而又无法一一罗列的,至少还有东汉的张衡﹑唐朝的杜甫及韩愈﹑元朝的关汉卿,以及近代的龚自珍﹑朱自清﹑鲁迅﹑闻一多等等,他们哪个不是“泼烦”于一生?
人感到“泼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而丧志﹑ 迷路﹑绝望,以至走上邪路甚至不归路。不是还有人“泼烦”得日子久了,郁气﹑噪气无处发泄,便举起屠刀甚至开上铲车去杀害无辜吗?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泼烦”也算一个危险的信号,要靠自己去调整,去掌控,甚至应把“泼烦”变成一种动力,从而振作起来,去开辟新生活,闯出新天地。
我很喜欢小俊在《自序》的末尾写的那几句话:“我已逐步在改变自己,开始用乐观﹑欣赏的心态看待周围的景致……”,“我想以35岁作为节点,以前所有人生和事业的低谷,都将被我掩埋……,然后我昂首振作,在今后的岁月里绽放精彩”。我相信这些话,因为小俊是一个说得到就做得到的人”。
范超点评
(作者系法学学士,文学硕士,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作协会员等,先后获中国晚报新闻奖等各类奖项50余种。)
橘黄家酿熟时,小俊的两本大书成功问世。我在西安城中南北忙碌,他耐烦,托人两次送来。捧在手上,是沉淀的沉甸,置于案头,是共君一醉一陶然。我说,邢兄行啊,你写出了我们一茬人的心路,无论《泼烦》还是《大策划》,都关乎这个时代的情绪。深深浅浅的泼烦往往就是因为有了大大小小的策划。策划带来了泼烦。
小俊和我都是媒体人出身,策划是必修课,是新闻策划还是策划新闻,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直都困扰的人泼烦,但是小俊游刃其间,处理的得当。他是西安城里有名的名记者,那些年里,我拜读着他的新闻开始学写新闻。我的新闻一直写的不好,就偷偷学写开散文了,窃喜这下总会弯道超车了吧。但我不知道他还写散文,而且写的这么好。一出手就不凡。不凡就体现在他拈出的“泼烦”二字上。
在我老家,谁家倘来贵客,主人就吩咐说,泼一壶酽茶来!这样显得尊贵和重视,也是要坐下说话呀!这是我对于“泼”字最好的印象。而我和小俊,几乎都是主动被故乡泼出去的水。我们流东流西,寻找着自己的河道,为此备受艰辛,难与外人道。小俊热爱着生活,关注着细微,把握着时速。他敏感,锐利,观察又熔融,至柔而至刚。我们都是男挪拉,就在夜静时,或者躲在喧哗边的角落,书写着出走后的怎样,舔舐着内心的创伤。时常轻微感叹一句:泼烦。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而从来的生活不就是这样的吗?就像河水流到促狭处,在一些阶段,他常常会忽然发现每一件事似乎都与自己有关,任由五马拉扯,自己还硬生生要拉扯着五马。这样的日子,家事国事天下事,都需要面对,许多情形里别人可以习惯性的撒泼可以不笑而过,我是流氓我怕谁,小俊厚道心软,那么,自己不泼烦谁泼烦。
我也是常说过这样的话的,但我不一定知道俩字这样写。我得感谢小俊这个带有地域性背景的概括,看到它竟然让我一下子不泼烦了。很多事情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语言。这个词转换到50后贾平凹那里,就是“浮躁”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命名,似乎唯有这两个字可以最为贴切的概括80年代中后期的社会情绪。这个词转换到围拢在小俊周围的90后小才女那里,就是纠结。长长短短都纠结。掰不开,甩不掉,理还乱。但我们要取得一点事业,又怎能长期陷入“浮躁”、“泼烦”和“纠结”之中。通读完两本著作,你就会发现,事实上小俊意图告诉我们的,就是要积极的从泼烦中走出来。沈从文经历了那么多苦楚,别人问他怎么样在逼仄和倾轧中熬过来,取得了那么多成就,他说,我唯有一个法宝,就是耐烦。真正的人都是这样。
这个时代狂飙突进,泥沙俱下,带给人内心的冲击无比巨大。在陕西,以我目力所及,小俊是紧随贾平凹之后的,似乎可以准确把握时代文化生态脉搏的一个作家。他在对整个社会提炼,对人心提纯,对自己的情绪做传,为一茬人梳理心路。他的作品是艺术与精神的完美结合,让新闻和散文随笔神归其位,显然正在从技巧中上升到大文化的层面。这或许和他长期从事新闻传播和策划推广,深谙其中堂奥有关。这是他的能力,也是他的高度。小俊在用一本事迹和一本心迹给自己做着小结,同时带给我们通感和共鸣。峥嵘岁月里,我相信他会携着他的作品走向更远。
张军朝点评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中国钢笔画联盟副主席,
陕西国画院特聘画家。《大众文摘》主编)
理想者的烦,是真的烦!小俊是我的老乡,耀州人。那是一个产了几千年“大碗”,却从没有标榜过自己就是中国五大名窑之首(“柴窑”)的地方;一个历史上曾出过“一圣四杰”(药王孙思邈、哲学家傅玄、史学家令狐德棻、书法家柳公权、画家范宽),却从没有与人争过什么“故里”的地方;一个在红色革命史上写下浓墨重彩一笔却从没将自己的“光辉形象”搬上影视屏幕的地方!
耀州人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实在地就像“耀州窑”的瓷器一样当当作响;纯朴地就像渭北高原的黄土一样厚重;真诚地就像药王山前默默耸立了一千多年从不知向求医问药者收取香火钱的“石大医”一样憨实!
尽管离开耀州在
古城传媒界摸爬摔打了多年,小俊身上这些耀州人的品性却一点没改,反倒又生出许多的“泼烦”来。他烦这城市愈来愈挤,到处是蠕动的车辆和轰鸣喧嚣;他烦那些被标榜为精英者们的无知、妄想和作秀;他烦年轻一代游戏一样的生活、生活一样的游戏;…… 这些烦恼折磨着他,他在村庄、土炕、麦香、玉米酒的留恋中寻找安慰,在亲人离去的追思中黯然伤神,在禅心妙语的静隐中获取平静,在对身边“百像”的描绘中反思人生,在“废城”的落寞中感知责任……
我在想,什么样的人才会如此“泼烦”?如果他是一个甘于平庸的人,他不会;如果他是一个没有责任没有使命感的人,他不会;如果他是一个被世俗迷了心窍糊住双眼湮灭良知的人,他不会!小俊骨子里就无法成为这样的人,所以他烦,真正地烦!
但是,小俊没有把他的烦停留在文人酸腐地发几句牢骚的层面上,在他的字里行间、日常作为中,时不时就流露出一种“英雄”的气概来。一个人的“英雄”行为也许救不了世界,但“英雄”的情结会让一个人充满理想,举止非凡!于是,小俊把他的“泼烦”化作了那一篇篇充满忧患意识的新闻报道,在一次次“大策划”中寻求着解脱“泼烦”的途径。他既关注一月仅拿290元工资的保洁员等小人物的命运,也关注一个城市综合发展的大话题;他思考着“曲江危机”背后的危机,也看到了“四化理念”下的西安未来…… 在这一次次“天马行空”的践行中,小俊在一点点成就着他的新闻理想。
小俊是有大才华和大作为的人,三十多岁正是做事的时候,《泼烦》和《大策划》仅是他大才华的一次小小结。我知道,他还会不断给我们带来惊喜!
王世梅点评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华商传媒》主编)
业余一定是时间或身份上的概念,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水平,尤其在邢小俊身上不能这样说。因为当小俊拿出两本厚书的时候,作为新闻同行我惊讶他哪有时间做如此大量的案头工作?而读了书里的内容后又感叹于这哪像个平时忙于新闻庞杂管理事务的业余作者所写?分明是行家里手。
这里仅就他的散文集《泼烦》说一点杂感。
我和小俊一样对城市生活有着难以言表的泼烦。为了躲避这种泼烦,有时只能让自己变得百无聊赖,泡泡电视,翻翻杂书小报,在电脑上写上无厘头的百十个小字,过后也不知这些字是写给自己的,还是写给别人的。而小俊不一样。他能从泼烦中悟出做人做事的深刻道理,还把这种道理固化成于己于人皆有用的文字。
任何一个人在内心或表面上都时不时会对自己和周边环境、社会发出各种各样的感慨,阐述自己的一番人生哲理,尤其在遇到诸多烦心事时。然而多数人不管怎样都摆不正如何看待自己、做好自己这个基本问题。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所有外部世界必然都是错乱的。
忽然想起了重庆那个叫李一的道士。他摸准了一些人的软肋,表面上是给
明星大腕指条超凡脱俗的神秘小道,所以设计了一个人为的宁静环境,但结果是那么多明星大腕的银子被忽悠走了,寻找宁静还得靠自己劳神费力。大腕们为啥非要翻山越岭到一个不地道的道士那里去寻找宁静呢?我以为,他们与小俊一样有在城市里的泼烦,却难有小俊那样的境界——在对事业、对责任更超脱更达观更有胸怀地活着。所以他们以为穿了道袍袈裟的人就一定有仙风道骨,却忘了人家是人家,你是你,世上没有神仙,更遑论让别人教你做神仙。
在人生态度上,我们不必要当谁的老师,也不必拜谁为师,因为谁都认为他的想法主张是对的。关键是做好自己。
王 锋点评
(作者系陕西著名青年作家、
华商报记者,
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
漫卷君书予搔头(玉搔头)
七律·《泼烦》读罢赠小俊兄
同入古城逐梦游,忽忽已是十年秋。
招牌早镀M B A,才具或期C E O。
静隐纸间寻意味,壮游海内笑浮沤。
泼烦一语泼烦甚,漫卷君书予搔头。
余与小俊同庚,焦虑纠结,非止一端,小俊兄以“泼烦”为书名,将吾人当下心绪概括无余,览书而思平日可泼烦、“被泼烦”之事,一时百感丛集。拙诗一首,与小俊同慨,略释如下:首联,余与小俊同日应聘至报社,十年回首,曾同梦文学,思之一粲;颌联,小俊在交大读MBA,较常人多一金字招牌,其经营等综合才干更未可限量;颈联,书中有“静隐”章节,于文字中寻意味,小俊喜游历,写域外事亦多趣笔;尾联,泼烦一语,甚得吾心,而漫卷君书,不禁令余搔首有叹,今后当多向其学习也。另,“予搔头”亦谐“玉搔头”(古时妇人首饰),可喻此书之精细也。
李勇鸿点评
你不要否认,你肯定很泼烦!
上班时你被堵在了路上,在满大街的车龙中,呼吸道被废气等等充斥;上班后,你在日益繁杂的事物,日益复杂的人际关系漩涡中沉浮挣扎;下班了,越来越多需要打点的关系,越来越多需要拜的菩萨让你醉生梦死;回到家,日益上涨的生活成本和日益下降的幸福指数,让家庭温馨减少,压强增大;节假日,要么有做不完的事情等着,要么有擦肩接踵的人裹挟着,个人空间越来越小;
......
真他娘的!你心里骂,嘴上喊,手里还得不停的干。即使你泼烦地想拿头撞墙,早上醒来还得再次一一重复这些让你泼烦的事情。活着不易,现在都难。你泼烦?还有比你更泼烦的呢!
《泼烦》为一个时代画像,为一个时代的群体画像,让人们“揽镜自照”,进而心平气和。看《泼烦》是可以静心的,这是我的感觉。
成功学大师对大家说,心态决定成败。还是调整心态,静下心来看《泼烦》吧!
袁秋乡点评
读邢小俊《大策划》的几点想法
邢小俊将他的书稿《大策划》送来时,我并没有特别重视。放眼望去,滚滚红尘中人流熙熙攘攘,但我只看见两个字:欲望。在人心的无度膨胀中,很多价值标准不但模糊甚至难断真伪。但是,看过《大策划》后,年轻一代面对新闻的胆识和智慧让我心里敞亮并且振奋。
在我的印象里,《华商报》的策划一直走在同城媒体的前端,策划了很多脍炙人口、堪称经典的新闻和活动,让同行望尘莫及。但我始终认为这来自于团队的精诚团结和共同创造,因为市场经济残酷的丛林法则,无限的消解了个人的力量。基于这种心态,一段时间里,我留心于媒介一次新闻策划的精妙和不同凡响,却不大关注记者个人的位置和能量。但是,在邢小俊的《大策划》里,《华商报》很多有影响的活动和策划都赫然罗列眼前,这提醒我,记者的文化智慧和创造能力仍然不可小觑。后生可畏,可畏的不是后生的勇猛睿智,往往是作为“前辈”的自以为是或者固步自封。
后来我又知道做了这么多富有创意的策划的邢小俊不是新闻科班出身,他原来学的是化学,还当了几年的化学老师,这让我颇感意外,好像绣娘摇身变铁匠。市场的专业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手中没有一根货真价实的“金箍棒”,谁敢去干降妖附魔的事情?邢小俊怎么就能够从工科跨进了新闻门槛,而且做的有声有色,风生水起,这让我对他刮目相看,同时还想到一些问题。
一、新闻需要大视野的开拓和观照。
有人说,互联网和高科技为现代社会发展铺了一条崭新的铁轨,催促着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列车加大马力走向一种大同。在这样的时代里,任何一个突发的、重大的事件,仅仅用传播和新闻规律来解读,不是陷入经验主义的窠臼,就是落入简单肤浅的泥淖,甚至往往失之偏颇。一件新闻发生并且被传播,受众接受的不仅仅是事实的演变过程,更主要的是这个过程所映照的一种特定的社会结构、民族心态、文化情怀甚至审美趋向。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宣誓,本来是一个国家的事情,但是全世界都在关注,都在分析这个“黑总统”对美国民族,对全世界的经济格局、和平状态乃至于文化产生怎样的震动和影响。
与此相对应的是“新闻无学”向着“新闻厚学”的攀登提升,这对任何一种媒介和任何一位记者,都是严峻的考验和挑战。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早就说过,记者首先要是一个杂家,要上知天文地理,下懂三教九流,要“博览群书、博学多识、博大精深”,然后才能做到“厚积而薄发”。你必须用各种知识——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经济的、哲学的、审美的——将自己“武装到牙齿”,才能踏准新闻与社会各个阶层、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焦点和价值认定途径,厘清其中盘根错节的社会背景和纵横交错的利益关系,然后实现对新闻价值和影响力的最大化的开发。学问的根越深,新闻的树冠才能越大。显然,仅仅有传播学和新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它们只是一种基本技能而已。
邢小俊没有专门读过“什么叫新闻”,但是是一个很丰富的文化人。他一直对文学情有独钟,在别人打篮球、踢足球的时候,他就看“课外书”,对一个学化学的大学生来说,这有点“不务正业”,但却成为他后来做记者的“反应堆”。文学普遍的时候无用,关键的时刻,往往就成为你“撬动地球的那个支点”。在这种完全发自“个人爱好”的广泛、持久的阅读中,邢小俊完成了文化的结构和积累,就像一个松鼠,冬天的时候凭着本能拖回来很多松果,春天来的时候,却看见了一片森林,他为此受益无穷,不但做了新闻,而且能策划新闻。我们的交往并不多,有限的接触中,他言语不多,但是出语必在点子上,很多观点熠熠闪光。他的文字朴素,干脆利落,带着工科学生的言简意赅又很有雄性的张力;对新闻的判断和认识深刻犀利,常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个性化的角度和灵性;策划则不落窠臼,不同凡响,凌厉的气势加上开阔的思路,有一种“天马行空”的气派。这也可能是他没有学过新闻,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只尊重自己的感觉和判断,尊重受众的需要和心态。
通常我们评判一个记者,首先提及的是他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操守,我认为在这两点上,没有大做文章的必要,做记者而缺乏这样两种品质,基本上是“领了执照的强盗”。我想说的是,《大策划》能够给人一种对新闻的价值和表现手段的崭新认识途径——新闻的价值存在一种变量,就看来做它、开发它、创造它的记者具有怎样的文化功底,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以书稿中的《一次国际专业盛会的全民调动》为例,不要说传统思维,就是一些已经高度市场化的媒体,也将它理解为“一次会议”,“一次重要的国际性的会议”,而已。很多的政府要员、国际专家来到千年古城,安全和稳定当然是最重要的,老百姓当然是被屏蔽在视野之外的,媒体当然也要循规蹈矩,照章办事的。因为稍有闪失,影响了古城的国际形象倒在其次,政治责任和风险,则足以让每一个人有想法的人望而却步。这绝不是我的遐想臆猜,同城媒体发的稿件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是,邢小俊和他的同事们将这次会议当成了一个新闻的盛会和聆听市民心声的华丽舞台,市民对城市的感觉和热爱,管理者的想法和举措与全球的文化欲望和方向交合在一起,进行了周密的策划,前所未有地撬动了文化遗产与老百姓之间的关系,看看这些标题——《市民与市长圆桌对话古迹保护》《西安:一座城市的辉煌与梦想》《让我们从大唐芙蓉园看整个曲江》《保护西安古迹市民责无旁贷》……刻板狭窄的时政议题便被这样开阔鲜活的文化视野分解,像一扇扇小门悄然打开,老百姓迤逦而入,成为主要的表达对象。其神来之笔是以《华商报》名义发起的“把古城西安寄给全世界”活动,全市的200多所中小学校的3万名学生用自己稚嫩的笔将这座古城画出来,用明信片寄给世界各地的小朋友,孩子,只有孩子拥有将自己关心的事情变成成人的倾情追求的力量。于是,“ICOMOS大会”,这个专业性很强的国际会议,最终成为老百姓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
这样的策划,在邢小俊的《大策划》里还有很多。他的策划,不是一个简单的传播学知识和新闻原理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只有他这种多元的文化视野,才能够打通知识之间的壁垒,穿越社会阶层藩篱,让新闻的价值和影响力犹如礼花般异彩纷呈。
二、关于“媒体要善于制造良性社会热点”
这观点是邢小俊说的。那天晚上我们在福宝阁喝茶,邢小俊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眼神很清亮,就像一道从山里流出来的泉水。我为这句话感动,因为这也是我的心里话。而且,只有一个对社会的文明发展和人民的幸福指数很关心的记者才去思索追寻这样的事情。
不管在什么时代、什么地方,媒体的“议程设置”的天然功能是不能忽视的。它可以决定受众在一段时间看什么,想什么。就像一个大夫把一群人带到专科医院里,骨科医院全都缺胳膊少腿,神经病医院都是胡言乱语,癌症医院都在垂死挣扎。在市场化的语境下,媒体为了生存,无不在社会新闻、舆论监督和民生新闻上重兵投入,为了制造热点卖点看点,一些媒体的视线不但狭隘甚至阴暗,杀人放火、天灾人祸、追凶破案、血腥与暴力、色情与变态,这样的内容充斥文字或者画面,就是为了吸引眼球,转换成滚滚的财源。但是,有谁关注到,这些眼球为媒体创造了金灿灿的利润的同时,正在变得浑浊甚至灰暗。
“生活中的坏事情就是好新闻”,新闻真的就无法跳出这个怪圈?媒体究竟在守望什么?
我想这样的问题一定也在拍打着邢小俊的胸膛,所以他才能够想起这样的命题:“媒体要善于制造良性社会热点”。
的确,社会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黑暗,但不能因此就否定所有的光明。社会在负重前行,媒体作为“民族精神的启蒙阵地”,不管生存多么艰难,竞争多么残酷,都应该对民族、对国家有所担当。营造一种宽容、理解的社会心态和氛围,让人性的真善美烛照失去信仰的悲观和苍茫,给人一种温暖,一种信心和力量。而不是煽风点火,一任物质的野火烧尽残存的善良和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是每一个有担当者的人生终极境界,但是绝不意味着除了批判和革命,就没有别的道路可走。开发人性中的真善美并且将它们张扬拓展,聚合成社会的主流意识和意志,是一种难度更高的“为民立命,为天下开太平”。也许,这就是邢小俊的《大策划》最想看到的结果,最想达到的目的。只有在这样的文化胸怀和理想的支撑下,他才能锲而不舍,在一次次的媒体行动中,竭力制造“良性的热点”,苦苦追寻人性的光芒和理想的光辉。
在《全国第一个农民工免费大学诞生记》中,华商报在全国首倡“新市民”概念并建立起全国第一所农民工大学,它不是一种简单的称呼变换,而是对一群血泪交加的人群的尊严、价值、地位的重写与界定;在《包机飞唐 重温冰冷的历史——华商报“唐山大地震30周年祭”系列活动》中,媒体不仅仅是在做一项活动,而是调动出了人性中最美丽、最生动的真情。邢小俊说:“没有想到会那么震撼和感动,文字记者哭得写不成字,摄影记者哭得端不稳照相机,还有那些寻亲的人,他们互不相识,只凭着眼神就寻找到了对方”。这种心有灵犀的默契,发散出人类最柔美的光芒,怎不让人怦然心动。
为了追寻人性的本质,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邢小俊关注和跟踪一位拾金不昧,千里送巨款的陕西农民龚德银,一件简单的好人好事,龚德银在崔永元面前都没有“实话实说”,但在邢小俊面前却吐出真情,承认自己“拿了4000元感谢费和一个手机”,于是关于品质、关于诚信,再一次的成为社会的议题和热点。邢小俊之所以这样冷峻执着,除了对新闻事实的负责,更深的意义在于他想为物欲横流的现实追索出一条诚信的普世价值。一个具有普世价值的先进,远比一个高高在上的完美英雄可爱得多,因为前者可以转化为每一个普通人的行为,而后者,只是供人们顶礼膜拜。
还有《民间力量助推西安立体绿化——华商报“立体绿化 给西安降温”系列报道》,整个策划和报道做的篇幅很大,但是我感觉因为过分的理想化,最后有点不了了之。但这种不太现实的理想色彩让我感到欣慰和欢愉,失去理想滋润的生活,该是怎样的乏味无聊、阴暗潮湿,而调动城市栖居者的群体理想,又是多么的弥坚弥贵。
荣获柳青文学奖
2012年12月23日上午,第三届
柳青文学奖揭晓,颁奖典礼在
西安培华学院举行。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在缅怀柳青的同时,忠告青年作家要潜心写作。颁奖典礼结束后,
贾平凹再次对本次获奖者,青年作家邢小俊寄语:“长期潜心,必有大果!”
邢小俊是陕西省有才华的青年作家,2012年初获得“陕西省网络文学‘十佳’优秀散文作家”称号。此外,他还是陕西省内知名的媒体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没有身陷繁忙的应酬之中,而是潜心于新闻传播策划研究和散文的创作之中。因为他长期在新闻一线,擅长策划和资源整合,策划了大量轰动全国的社会热点,倡导媒体应倡导良性社会热点。2010年他出版的新闻专业书籍《大策划》分别在古城传媒界引起轰动。同时,又在工作之余写下散文集《泼烦》,反映了21世纪中国社会精英普遍的“群体焦虑”,被文化圈誉为生活在21世纪现代都市中忧郁、孤独的“乡村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