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信》是
王振国创作的一篇散文,原载潍坊晚报。
内容简介
我上高中时,手机等电子设备尚未普及,我们和亲朋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是书信。我热爱那样的日子,每当买到一款别致的信纸,都仿佛是为即将展开的心灵对话做好了准备。在这些信纸上,我们用质朴的文字与未曾谋面的陌生人分享彼此的内心世界和日常。
记得那时,我与一位在冶源二中就读的女孩保持了长达半年的书信往来,从最初的陌生到后来的相知相惜,我们无话不谈,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遗憾的是,因为后来我搬了家,我们失去了联系,那些信件和其中的大头贴已被遗忘在某个尘封的角落。如今,她的名字和模样已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渐渐模糊,但她那娟秀的字迹仍历历在目。
回想起那段求学时光,收到信件总是最令人期待的时刻。我无法准确统计当年到底收到了多少信,但那些信件一直被珍藏在我水库家属楼的家中。我把它们整整齐齐地放在一个鞋盒里,随着鞋盒逐渐装满,我的高中生涯也走到了尽头。毕业后,鞋盒被遗忘在阳台上的角落,后来我搬家,再也无法找到它的踪迹。
但那些记录着高中青葱岁月的信件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信中的文字、字迹和那些照片,都会勾起我对那段青春时光的无限怀念。那些信件,曾是我在那个特殊时期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也是我青春岁月中最珍贵的记忆。
我还记得,那时候信件的收发是在学校图书馆的一楼。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学生怀着期待的心情前去查看是否有自己的信件。每当我收到来信时,周围同学总会投来羡慕的目光。那时我们都视收到来信为一种荣耀,象征着有人思念与牵挂。可不是嘛,在那个缺乏电子通讯设备的时代,每一封书信都承载着一份深厚的情感与期待,它们也为我单调的学生生活带来了慰藉与期待。
当然了,除了阅读来信,我也热衷于阅读杂志,其中充斥着各种广告,包括一些学生公布的收件地址。他们对收到远方来信怀有强烈渴望,因此公开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时光荏苒,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书信已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这寂静的夜晚,我独自沉思,回顾过往的岁月与故事,心中涌起一阵冲动,希望能写下一封信,寄给远方的你。遗憾的是,我已失去你的消息,我的信也失去了它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