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桥镇位于奉贤区西北部。民国设置邬桥乡,1959年成立邬桥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乡,1995年撤乡建镇。镇境东邻西渡镇,南接庄行镇,西与松江区、北与闵行区接壤。
简介
镇人民政府驻地邬桥,辖2个
居民委员会(邬桥居委、牡丹里居委),15个村民委员会(渔沥村、浦秀村、叶家村、新光村、耀光村、耀东村、吴塘村、汇安村、相机村、马路村、张云村、灵芝村、牛桥村、张塘村、西校村)。面积34.3平方公理,人口2.52万。农业为粮、棉、油菜夹种。工业以机械为主。萧泖公路过境,河流有千步泾、巨潮港、南沙港、南竹港、黄浦江。
邬桥位于奉贤区境西北部,地处沙冈河西侧,距黄浦江仅2千米,距区政府驻地南桥7千米。邬桥原名邬家桥,以桥名镇。但何桥为邬家桥,说法不一。光绪《重修奉贤县志》载,邬家桥即汇安桥。该邬家桥集镇兴起于明代中期,由于当时棉花生产的发展,这里成为当地棉花贸易集散地,故乾隆《奉贤县志》载:“街止一道,有纵无横。居民治产逐末,俱获赢利,且与大浦相近,商舶易集,货物辐辏,贸易颇盛。”邬家桥地近奉贤、松江交界。抗战期间,日军在千步泾界筑篱封锁,设立新桥检问所。来自周浦、杜行、闸港和奉贤东乡等地的花米商贩、农户,穿越封锁线运米,肩挑背担,日有千人;萧邬官路,人流不息,使该集镇成为奉贤县最大的米市场。米市带来商业繁荣,这里单茶馆就有17家,饭店、酒馆有8家。抗战胜利后有花米行7家,专为上海益茂纱厂、闵行德丰花厂代购,另外还有南北杂货店10家。1949年后,邬桥集镇街道呈窄长条形,南北长1.5千米,东西宽150米;镇中原有的老河北街和新建的南北街,以商业为主,供销社、合作商店、工业公司、副商公司都开设了服务门市部。乡政府大楼,公社大楼,中学、小学教学大楼等均建于新街。镇南、镇北以工业为主,镇西以住宅区为主,沙冈河傍东流南,萧邬公路(今大叶公路)居镇南,西通松江区叶榭镇。
20世纪80年代邬桥集镇总面积321.2亩,人口3557人,其中居民1002人,农民560人,乡办企业职工1995人。2003年末,集镇设1个居民委员会6个居民小组。常住户数2563户,人口8690人。共建有集资房、商品房119幢,建筑面积21.22万平方米。
邬桥志
邬桥镇位于县境西北部,东傍沙港河,南靠萧邬公路,北抵浦江2.5公里,距县治南桥7公里,为邬桥乡人民政府所在地。集镇兴于明代中期,为棉花集散地,贸易颇盛。从清宣统始到民国末期,先后设乡、镇公所。解放后,为乡(公社)机关驻地,现已成为工商并举的集镇。
1992年,镇区面积为0.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55人。主要街道有汇中路、安东路、沿江路、汇安路、安西路、汇北路等6条,道路总长2676米,除安西路、汇北路为碎石路面外,其他街道为沥青和混凝土路面。装有路灯62盏。敷设管径600毫米排水干管1150米,300~450毫米支管660米。电话装机容量1000门,镇区装有电话机380部。建公共厕所5座、垃圾箱42只。清洁所职工8人,配备机动粪车、拖拉机各1辆。镇区房屋建筑总面积14.33万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5.48万平方米、公共建筑2.88万平方米、住宅5.97万平方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3.4平方米。
吴塘村古牡丹
世人皆爱牡丹,所以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称谓。至今,
百年牡丹已属不可多得的稀罕物,而树龄超过400年的明代古牡丹,那就更稀罕了。谷雨时节,不妨去奉贤邬桥镇吴塘村牡丹园路看看明代的古牡丹。
该古牡丹为明代杰出画家董其昌所赠。据奉贤地方志记载,董其昌(1555—1636)少年时就读于松江叶榭水月庵,与邬桥吴塘村金学文为同窗好友。万历年间,金家新居落成,正值董其昌任礼部尚书,临赴任前,亲笔书写“瑞旭堂”匾额并以“粉妆楼”牡丹相赠。金家历经22代,世代视花为宝,精心养护受赠牡丹,每年冬春用猪肠煨汤浇施,牡丹年年绽蕾吐艳,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其间,中外客商豪富多次以高价求购,金家不为所动。20世纪90年代初金家老宅拆迁,将古牡丹和匾额捐赠给国家,政府在原地修建了“明代牡丹苑”,在古牡丹四周种植了数百牡丹、芍药,并设置牡丹亭等景观,每年来
观赏牡丹的游客高达3000人左右。据市古树名木管理部门鉴定,这苑牡丹为上海地区目前锁存最古老的牡丹,编入“上海古树名木之最”,誉为“江南第一牡丹”。
耀光七组古牡丹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据《邬桥志》记载:“石坎里”(今渔沥村耀光7组)古牡丹,相传种植于明代著名文学家宋懋澄老宅的“天井”内,系宋氏后裔宋连权所有。1972年冬,宋连权与族人将老宅搬迁,古牡丹由族人宋德明(已故)移栽至其家后天井内,且复壮养护至今。据古代资料记载,耀光“石坎里”宋氏,系明代云间(今松江府)名门望族,门出进士2人,举人2人,著名文学家宋懋澄、书画家宋懋晋、潮州知府宋征璧,曾名噪一时,而文人居士大都有养鸟种花之雅心,经有关人士考查,宋家明代最盛,清代渐衰,故此花有可能为明代末年所栽,但具体年代不详,待专家考证。
眼前的牡丹枝条繁盛,多数花瓣已完全展开,少数还含苞待放。经花主人介绍,原先这株牡丹还很稀疏,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在其全家的悉心培育下,慢慢才有了现在的盛景,可以说倾注了一家人的心血。百年牡丹也很争气,每年春天,都会吐出新绿;每年清明,都会如约绽放;花开数也屡创新高,越活越有朝气。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