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路
邮件运输的路线
邮路是指利用运邮工具或人力,按规定途径、班期运输邮件的路线,是邮政通信网中的连线和邮政运输的前提。其规划与设置,依据加快邮件传递时限、交通运输网状况和邮政业务发展水平而定。其设置不受行政区划制约。
基本要素
其基本要素是:
①运邮工具,即车辆、船只、飞机等。
②行驶的路线和经过的沿途邮件交换局。
③班期,即邮件运递的最大间隔周期。
历史发展
古代邮驿有驿道,邮件运输靠人力和车马。近代邮政的邮路是根据交通线路进行规划和确定的,邮件运输主要靠列车、汽车、飞机船舶等。
1830年英国首先利用铁路运输邮件,1903年德国开始用汽车运邮,1918年在伦敦和巴黎间开始有定期邮政航班飞行。
为了达到迅速运送邮件的目的,邮路建立的基本原则是:选用路程尽量短、贯穿邮局尽量多的安全稳定路线;选用速度快、经济效益大的运邮工具;选择同邮件封发、投递频次和时间相衔接的车次、船次、航班。
邮路分类
按运输工具分类
按邮件运输工具分为铁道邮路、航空邮路、汽车邮路、水道邮路、旱班邮路等。
中国铁道邮路是将邮政自备的火车邮厢挂在客运列车上或租用铁路行李车和用集装箱运邮。航空邮路均利用民用航空部门的飞机运邮。汽车邮路包括由邮局自办的汽车邮路和委托交通运输部门代运的委办汽车邮路。此外,还有用摩托车运邮的摩托车邮路。水道邮路分为机动船邮路和非机动船邮路。旱班邮路有步班邮路、自行车邮路、畜力班邮路等。
按管理体制分类
中国还按管理体制将邮路分为四种。
①干线邮路:以首都为中心,联系各直辖市、省会和自治区首府的邮局(简称省会局)以及重要的国际邮件交换站的邮路和各省会局之间相互联系的邮路。
②省内邮路:以省会局为中心,联系本省(自治区)内各邮电局的邮路以及省(自治区)内各邮局之间相互联系的邮路。
③市内邮路:一个城市内的邮局和所属分支机构之间及各分支机构之间相互联系的邮路,以及市内接送报纸的邮路,通往车站、码头、机场接送进出口邮件的邮路和开取信筒邮件的邮路。
④县内邮路:又称农村邮路,是县邮电局和所属分支机构以及各分支机构之间相互联系的邮路。
这种分类方法便于按行政体制进行分级管理。
中国邮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邮路,特别是在农村和边疆地区的邮路,有很大增长,已经形成一个利用多种运输工具、贯通全国城乡、纵横交错的邮路网。
中国1949年和1984年的邮路长度(按单程长度计算)见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02-01 05:34
目录
概述
基本要素
历史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