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阳
陕西省宝鸡市下辖县
武功建县始于秦孝公十二年(前350),王莽新朝天凤二年(15),改为新光县。东汉初,废入眉县。永平八年(65),复置武功县。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武功郡。建德三年(574),废郡设县。五代后晋时,置武功郡,后周改郡为县。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改县名为武亭。元代复名武功县。1958年12月,武功县并入兴平县。1961年9月武功县制恢复。1983年10月,本县由宝鸡市改属咸阳市。
简介
邰阳:陕西省武功县
武功地处关中平原西部,东迄兴平,西邻杨凌、扶风,北接乾县,南隔渭河与周至相望。全县共有 8镇4 乡, 262 个自治村, 6 个社区居委会, 41.14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37.4 万人。全县总面积 397.8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42.5 万亩,人均 1.1 亩,是我省人均土地面积较少、人口密度较高的县区之一。境内以汉族为主,还有回、满、白、壮、蒙古、侗、傣、朝鲜、土家、锡伯、土族等11个少数民族。陇海铁路、 西宝高速公路、 西宝公路中线、北线和 107 省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城区东距古城西安 70 公里,咸阳国际机场 50 公里,西距工业重镇宝鸡 80 公里,地势平坦开阔,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关中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气候
武功县属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均气温12.9℃度,极端最高温度42℃,最低温度-9.4℃。全年无霜期221天,年均降水量552.6—663.9毫米。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从北向南呈阶梯跌落,分为一、二、三道塬,由山前洪积扇前缘地带和黄土台原、河漫滩及河谷冲积阶地三种类型构成。耕地中川、塬平地占97%。境内有三条河流,均属渭河水系,水资源可利用量26553.8万立方米,已开发量17169.8万立方米,地下水年均可利用量1.5988亿立方米,已开发量9924万立方米。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于武功,是中国农业发祥地之一。自古就有“关中米粮仓”之称,全县水浇地39.36万亩,占耕地的89.4%,人均1.05亩。农作物58种,果树10种,林木68种,2002年粮食总产18.6万吨,农业总产值3.77亿元。曾先后荣获小麦单产全国先进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大蒜、辣椒、玉米皮编织也很驰名。
工业
主要以机械、化工、建材、食品、纺织、造纸、医药、锅炉、服装等为主,全县共有各类企业1600多户。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西宝北线与中线横贯东西,普乾公路沟通南北。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沙石路,干线公路和县、乡公路交织成网,四通八达。通信邮电延伸到乡村,形成以明线短波为主的部分电缆、微波组成的通讯网。
发展历史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儒学大师张载在县城南关外绿野亭讲学,从学者甚多。明、清时本县书院有多处,有名者绿野、有邰两处,还设有社学、义学15处。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创办县立高等小学堂一所,初等小学堂一所。建国初全县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11所。到2003年,全县有职业学校2所,高级中学5所,初级中学26所,小学195所。在校学生95994名,是1949年的10倍多,学龄儿童入学率 99.8%,中小学教职工5660人。
文化
建国前县城有一所文化馆,建国后先后建成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公司、剧团、书店等6个县级文化事业单位。全县还有13个乡镇文化站,140个村文化室,250个广播室,59个电影放映队,24个民间自乐班、管乐队。有文化艺术创作组13个,秦腔协会1个,戏校1所,形成了以县文化馆为中心,乡镇文化站为骨干的群众文化活动网。
30年代中期,西北农学院在本县杨凌建成,武功遂成为全国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之一。至1990年,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188人,其中高级职称29人,中级职称561人,初级职称3485人,农民科技人员164人。获国家级(含部、委级)科技成果奖14项,省级成果奖12项,市级成果奖7项,县级成果奖149项。
医疗
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较快。建国后,经过40年的努力,逐步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卫生医疗保健组织。到1990年,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28个,医务人员876人,与1949年相比,机构增加了28倍,人员增加了125倍,病床由1952年的10余张增加到752张。有副主任医师11人,主治医师92人,乡医及卫生员646人,村卫生室350个。
武功县名胜古迹较多,有丰富的文物宝藏。1988年全县有各类文物点150处,其中古遗址47处,古墓葬5处,古建筑10余处,石刻碑碣50多个。报本寺塔、城隍庙、苏武墓等10处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到1990年底,全县出土文物共1780余件,珍贵文物有商代的乳丁纹簋、蝉鼎和玉钅戊 ,西周的驹父盨盖、戈祖已尊,战国的信安尹,北宋的金棺银椁,唐代的金碗、鎏金鱼纹银耳杯。
武功县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甲午战争后,本县张仲良、焦易堂、李向荣等一批有识之士参加了辛亥革命,成立武功民团。民国六年(1917),又组建了民军。1925年成立了武功地区第一个农民自卫武装组织——硬团。1927年春,共产党员吴德印、马忠孝、姜崇德受党组织派遣,在本县组建了共青团皇甫村特别支部和河道、南可两村的农民协会。同年7月建立了中共皇甫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打击土豪劣绅。之后中国共产党在武功相继建立了3个支部,5个党小组,在城乡开展抗日救亡活动。解放战争时期,武功支队、游击队,开展敌后武装斗争,配合人民解放军消灭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武装,为武功解放做出了贡献。抗美援朝期间,全县14.6万人在“拥护和平宣言”上签名,246名青年报名参军,捐款66.59亿元(旧币)。半个多世纪来,全县有17340余名青年参军服役,有1300余名优秀儿女为国捐躯。
人才
武功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远古时,有“教民稼穑”的农业始祖后稷;汉代有赤心报国、流放北海19年忠贞不屈的中郎将苏武;前秦时,有写出“超今迈古”的织锦回文诗的才女苏蕙;西魏时,有才华出众、改革时弊的苏绰;明代有博学多才的状元康海;清代有关西夫子、海内名儒孙景烈;民国时期,有追随孙中山致力于国民革命的国民政府最高法院院长的焦易堂。2002年,武功籍的专家、教授等高级科技人员有127人;地、师级以上行政干部47人;省级以上劳模34人;考入大专院校学生5100余人,研究生93人,出国留学生26人。
经济
近年来,武功经济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生机勃勃。 1997 年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和“全国农村物价管理”先进县称号, 1999 年通过省、市“普及实验县”评估验收,并获得全省“社会治安模范县”称号; 2000 年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称号, 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计划生育综合管理服务先进县; 2003 年 12 月再获全国 “双拥” 工作“二连冠”和全省“四连冠”。如今,勤劳智慧的武功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 “抓住两大机遇,依托区位优势,实施东扩西连,推进一体两翼,加速四化进程,构建经济强县”的方针,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到 2004 年末, 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 16.15 亿元,同比增长 13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3508.4 万元,同口径增长 10.3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058 元,较上年净增 160 元;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到 3.88 ‰,全县经济发展,政治安全,社会稳定。在人类迈入 21 世纪的辉煌时刻,后稷教稼圣地将会变得更加富饶,更加壮丽!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4-12 15:31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