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中建,1933年5月5日出生于江苏南京,原籍四川广安,石油地质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人物经历
1933年5月5日,邱中建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原籍四川省广安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京沦陷,随父母逃难至四川重庆。
1938年—1945年,在重庆市及附近农村小学学习,重庆市求精中学初中学习。
1946年—1948年,从江苏省南京市市二中初中毕业,之后就读于南京市一中高中一年级。
1948年,
解放战争期间随父母再返重庆,在
重庆市求精中学高中及
重庆市巴县中学高中学习。
1950年,考入重庆大学地质系石油地质专业。
1953年,因国家建设急需人才,提前一年毕业,分配到燃料工业部西安地质局工作。
1953年—1964年,担任西北野外队、松辽平原综合研究队队长,松辽石油勘探局、石油部勘探司地质师。
1957年,石油工业部西安地质调查处组成松辽平原地质专题研究队,编号为116队,邱中建担任队长。
1958年6月,石油工业部决定成立松辽石油勘探局,直接由石油部领导,邱中建担任地质室地质师兼综合研究队队长。
1964年,受石油工业部委派,赴山东东营参加胜利油田会战并进行地质综合研究工作,被任命为地质指挥所综合室副主任。
1964年—1967年,担任胜利油田地质师、室主任、四川气田副总地质师。
1968年—1972年,在湖北省潜江“干校”学习。
1973年—1979年,担任北京石油规划院副室主任、石油科学研究院总地质师。
1979年—1987年,担任南海西部油田总地质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地质师。
1987年—1989年,担任石油工业部勘探司司长、总公司勘探局局长、总公司副总地质师。
1989年,担任副指挥。
1990年,担任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指挥和工委书记。
1990年—1996年,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副总经理,中期兼任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院长。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邱中建于20世纪70年代与同志合作,首次提出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概念,对勘探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理论与实践;20世纪80年代任海洋石油总公司总地质师,组织并参加海洋石油对外合作,首次运用中国国外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及流程,对珠江口盆地、辽东湾进行评价,相继发现流花、惠州、绥中、锦州等一批大型和中型油气田;20世纪90年代领导并组织了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探明了塔中、牙哈等大型油气田并发现了克拉2等大型气田;奠定了“西气东输”项目的资源基础。
邱中建领导并组织了塔里木“八五”油气资源攻关项目(85—101),成功组织修建了“死亡之海”沙漠公路,被评为国家“八五‘科技攻关的十大成果之一。2000年以来,参与并组织一系列国家关于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战略咨询项目,为国家能源发展提供了若干重要建议和意见,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邱中建的父母亲是20世纪初期的留日学生,回国后,父亲在重庆、南京等地大学、专科学校教书,并兼做编辑工作;母亲学的是蚕丝织造专业,回国后任中学校长等职。
人物评价
邱中建是石油系统最早进入松辽盆地进行综合研究的人,是大庆油田发现者之一,对发现及评价胜坨大型油气田做出了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邱中建以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为推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中国陆相生油理论的杰出践行者,是大庆油田的发现者之一;他是渤海湾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理论提出的重要贡献者,是中国海洋石油工业起步的主要参与者,是中国石油工业对外合作的早期推动者;他还是“西气东输”工程的直接推动者,是国家油气领域战略科学家,参加并完成了国家油气资源战略研究等重大咨询项目,提出了一系列具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建议,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广安日报数字报刊》评)
邱中建60多年来,在中国大量油气藏的发现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展示了杰出领导能力,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工作的先驱。(Harrison Schmitt奖颁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