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氏书室,
万木草堂旧址之一,位于
广东省
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建于清
嘉庆九年(1804年),为三间三进、两天井、硬山顶的祠堂式建筑。头门门额上刻有“邱氏书室”四字。万木草堂只是当年
康梁在此举办过的“品牌活动”。
历史
1804年,邱氏书室由广州
增城县举人邱觉黄倡议,经“广东十府十州八十县”的
邱姓决议,于1808年由增城县(今增城区)、阳山县、乳源县、平远县、博罗县、河源县(今河源市)、大埔县、镇平县(今
蕉岭县)、从化县(今从化区)、花县(今花都区)等十二县丘(邱)氏族人集资创办。
清
光绪十七年(1891),
康有为、
梁启超为传播维新变法思想,租借邱氏书室部分房舍创办“长兴学舍”。由于空间有限,1892年将学舍迁至邝氏书院(今广卫路附近)。1893年冬,再迁至广府学宫仰高祠(今文明路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内),并正式更名为“万木草堂”。
1896年,丘逢甲作为丘氏后人来到邱氏书室,长期在此生活。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万木草堂”被清政府查封,焚毁藏书300余箱。租借的邱氏书室也归还到邱氏族人手中。
1945年秋抗战胜利后,广东省政府秘书处职员兼省立黄埔中学文书阳山县七拱人邱淞成为邱氏书室管理委员会负责人。
1953年邱氏家族将邱氏书室移交给了广州市政府,之后这里一度成为东风锁厂的车间,并陆续住进了44户居民,变为了大杂院。住户们在里面修厕所、打墙壁,严重破坏了房屋结构,很多建筑部件和文物遭到破坏或遗失。门面及邱氏书室石额和河南堂前的四根石柱是为数不多留存下来的原迹。而“万木草堂”的另外两个教学点——邝氏祠和仰高祠,都已经彻底不在了。
2004年,为展示康梁文化,政府投入1300万将一直住在这里的邱氏后人迁走,并将博物馆命名为万木草堂。
2008年6月14日,在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邱氏书室(万木草堂)免费向公众开放。
2010年初,广州市越秀区就万木草堂的委托经营向社会进行公开竞标,由文德商会出资成立的广州万木草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中标,接管万木草堂,约期五年,经过布置装修,于2010年10月底,在万木草堂120周年之际重新对外开放。
2013年07月21日上午,由雕塑家
潘鹤创作的《康有为和梁启超》和《丘逢甲》两尊铜铸塑像在万木草堂门前揭幕。
2009年起,康梁文化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校友活动中心、广府文化研究中心、万木书院(2013年初)、万木草堂国学教育中心、《万木开讲》国学讲坛等先后落户邱氏书室,并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使“万木草堂”逐步成为
岭南文化的新名片。
(图片来自:)
布局
邱氏书室属“姓氏书院”,为三间三进、两天井、硬山顶的青砖祠堂式建筑。碌灰筒瓦,两边保留有部分灰塑,青砖墙石脚,砖木结构,面阔三间,深三进,面积约为663平方米。有头门、中堂、后堂(祖堂)、后楼和两旁房舍。
邱氏书室
头门面阔三间15.8米,门额上刻有“邱氏书室”四字,进深三间约5米共十二架。
中堂面阔三间,进深约三间8.5米共十五架,石
檐柱,木金柱,穿斗式梁架。
后堂(后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约9米共十八架,前带两廊。
大门右侧的花坛边上有一尊高2.3米,重1.5吨的《丘逢甲》铜铸雕像。
正厅及左侧一厢房归中华丘氏宗亲联谊总会负责布展,陈列有关丘(邱)氏历史资料。上堂正厅已悬挂着用缅甸进口花梨木制作的“河南堂”镶金牌匾,两边对联为“谓水源流远、营丘世泽长”。中间挂
姜太公、
丘穆公圣像等。崇经堂正中挂着
孔子像,两边有康有为手迹特展,入门处放置文物。
第一进的天井有一尊高2 .8米,重约2吨的《康有为与梁启超》铜铸雕像。
第二进的天井有不少的文物古迹。至2010年10月,有几件创意家具,虾笼椅、鸟笼灯等造型奇特。真身舍利子等数十件由收藏家卓文波捐出的“无价宝”也藏身堂内。为保护这批“无价宝”,邱氏书室特意采用了摄像头监控及红外线防盗网,同时放置这批宝物的“二进厅”也要求必须由讲解员带领才能进入。
2006年,围绕万木草堂文化遗址配套的三个小广场中,除了万木草堂正对面的康梁纪念广场(包括长兴里入口纪念牌坊、石板街、康梁纪念雕塑广场,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因尚未拿到建设用地而未动工外,一个在万木草堂公共设施复建房正北面首层,架空约300平方米的休闲小广场(使万木草堂显现于中山路)和一个在万木草堂公共设施复建房正西面,将万木草堂与文德路对面的番山亭连为一体的400平方米的绿化小广场((含150平方米架空层))已经修建完毕。位于文德路与中山四路交界处的万木草堂复建商场也已竣工。
(图册部分图片来自)
藏品
邱氏书室作为越秀区博物馆对外开放,主要陈列康有为、梁启超、丘逢甲等历史人物的文物和史料。
邱氏书室藏有
大雁塔上请回的用防弹玻璃保护的真身舍利子;号称万年古树,市值数千万元的长4.8米、宽1.5米的黄花梨木桌;据称全世界不足20片的
唐三藏的贝叶真经两片;罕见带头皮带气管
恐龙化石;
和田玉香薰炉一对;据今1300多年的9层莲花佛塔(已是国家一级文物)等。
保护
在1998年、2000年广州市台盟两度提议下,以“万木草堂”的名义开始启动邱氏书室的重修工作。
2004年,为展示康梁文化,广州市政府投入1300万元迁出邱氏书室的所有的住户,对邱氏书室进行全面修缮,并将博物馆命名为“万木草堂”。
2006年,结合中山四路复建工程,又投入230多对旧址建筑万进行修缮,旧址主体建筑基本恢复原貌。2007年9月,有关部门清迁了有碍观瞻的周边建筑,百年草堂得以“重见天日”。
2010年初,广州万木草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接管万木草堂,约期五年,布置装修邱氏书室。
1983年,列入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列入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
广州地铁一号线农讲所站下,A出口出后,沿中山四路向
北京路方向前行,在不到
文德路路口的位置可以看到万木草堂的路牌,从长兴里路口拐进去即可。也可以坐公车1、7、10、12、24、36、42、66、219、221、222、264、544、高峰快线27到文德路站下,或者公车22、102、107、108、191、243、517、833等到财厅站下,过马路斜对面。
意义
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
康有为为了宣传其维新变法思想和培养变法人才,租借邱氏书院部分学舍作为讲学堂,创办了“万木草堂”,聚徒讲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成为戊戌变法策源地。同年3月,康有为撰写了《长兴学记》作为万木草堂学规,以《论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纲,对学生施以德、智、体教育。明确提出中体西用为办学宗旨,而且采用中西并重的教育内容。对当时的书院教学影响很大。
邱氏书室的族人也曾在历史上声名显赫,如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后,曾组织义军抗日的丘逢甲。台湾建有“
逢甲大学”纪念他。丘逢甲也曾支持康梁新学,并与康有为有过交往。但这些故事未得到较好的挖掘。再如,广东省
阳山县七拱镇石角塘村丘氏家族在1920至1925年间,先后有丘堪、丘炳权、
丘士发(中将,
李宗仁女婿)、丘时、丘玉亭、丘习轩、丘有等七人成为民国大总统
孙中山的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