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相田(1916年-1984年8月20日),
福建省上杭县溪口乡人。1929年参加
农民运动,1930年加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
中国共产党。1936年由地方转入红军部队。1955年被授予少将
军衔。是全国政协第六届委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少共上
杭县委训练处处长、组织部部长,少共岩永杭特委组织部部长,新汀杭县军政委员会副主席,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青年部副部长,中共杭岱县委代理书记。坚持了南方三年
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2支队4团
政治处组织股股长,苏皖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苏北指挥部第3纵队8团政治委员,新四军军部特务团政治委员,
浙东游击纵队第5支队政治委员,中共浙东区
四明地委书记兼四明自卫总队队长、
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
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3旅7团
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旅副政治委员,第3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
政治部主任,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
装甲兵副政治委员,济南军区装甲兵政治委员,
装甲兵学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邱相田担任三旅副旅长兼
政治部主任,
华东野战军一纵队三师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军六十师政治委员。参加了盂良崮、
淮海、渡江、京沪杭等战役。
在
淮海战役中邱相田任
华东野战军一纵三师政委,三师的任务是夺取朱小庄、罗河堤、丁枣园,切入邱清泉、李弥兵团结合部。三师迅速夺取了朱小庄,但在罗河堤遇到敌第五军的顽固抵抗,三师伤亡甚大。第五军和整七十四师、新一军、新六军、十八军是蒋介石的 五大王牌军,在罗河河堤两岸布下密密麻麻的地堡群。罗河堤攻不下来,就无法切断邱、李兵团的联系。
邱相田和师长陈挺使用了预备队,终于有一个营攻占了二百米的堤坝。敌军立即展开反扑,直到进行白刃搏斗。五军先后使用了火焰喷射器和毒
瓦斯,三师一直守住了突入的阵地。
此时,华野兄弟部队已基本上打烂了敌人的防御体系,陈挺和邱相田立即变更部署,继续以一部分部队吸引、牵制罗河堤和丁枣园的敌人,暗中将主力转入迫近作业,突然打破了黑夜行动的规律,在白天向敌发起攻击,歼灭守敌一个团。在三师强力的钳形攻势下,敌五军四十五师要求三师派人接洽谈判。
邱相田派七团的宣教股长去四十五师阵地谈判,邱相田指示:只有立即停止抵抗,并在夜半叁点钟以前全部放下武器,才保证他们的安全,但根本说不上“起义”二字。敌四十五师只好向三师投降了。
邱相田同志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无论在斗争残酷、环境恶劣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始终对党和人民赤胆忠心,对革命事业坚定不移,经受住了各种严峻考验。在十年“内乱”期间,面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他以共产党人的凛然正气,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尤其在个人遭受残酷打击迫害的情况下,一直保持着坚定的革命信念。
他衷心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对人民无限热爱。他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
政治责任感,即使在重病缠身的日子里,仍十分关心党和军队的建设事业,关心国际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他与疾病作了顽强的斗争,始终保持了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邱相田同志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嫉恶如仇,刚正不阿,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团结同志,联系群众,对下级干部既严格要求又倍加爱护;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党性坚强,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作风深入,雷厉风行,勤于学习,勇于开拓,崇尚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