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织云
福建省上杭县籍烈士
邱织云(1909~1935)福建上杭人。又称邱职云。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在闽西红十二、红四军做政治工作。先后任红四军十一师(第二纵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政治部主任。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后调福建军区红军部队工作。1934年任红军独立第八团政治委员。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率部留在闽西坚持斗争。1935年任闽西南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率部在龙岩、南靖、漳平一带开展游击战争。不久率红八团突袭龙岩竹子坂,重创敌军一个团。同年9月在华安战斗中牺牲。
人物生平
邱织云,原名邱天锦,1909年11月28日出生在福建省上杭县城关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父亲邱嘉谟曾任上杭县知事、县立上杭中学校长。兄邱天锡曾留学法国,回国后在上海、苏州等地任教,是一个笃学之士。
邱织云7岁进崇正小学,14岁进上杭县立中学。五四运动后,全国各地的进步书刊如《新青年》《汀雷》等不断传入上杭,树人小学进步教师罗大准经常将这些介绍给邱织云阅读。在革命思想的影响下,邱织云逐渐从一个思想单纯的学生变成一个具有革命思想的进步青年。1925年8月,他与罗大准等人发起组织“上杭青年读书会”,宗旨是“提倡新文化、新文学,反对旧条、旧文学”。
邱织云在中学三年级时,听说西门天主教堂想买西大街一所大房宅,他非常气愤,请求任中学校长的父亲设法由学校买下,不让外国人扩展地盘。父亲支持邱织云的爱国行为,通过吴序南先生做好屋主的思想工作,买下了这所房子。
1926年12月,从广州农讲所、海陆丰农讲所回来的共产党员温家福、雷三明在上杭城发展党组织,介绍罗大准、吴梅林等人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上杭县支部,温家福任书记。邱织云是县学联筹备处成员。在共产党员罗大准的指导下,他在县立中学师生中积极开展各种革命活动。1926年12月27日,县学联组织宣传队到教堂进行反帝宣传,美国传教出来干涉,引起冲突。学生用石头、木棍捣毁了教堂,驱逐美国传教士,在城乡产生了很大影响。1927年5月7日,上杭的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清党”。共产党组织指示共产党员、积极分子立即转移农村,开展斗争,邱织云转移到城郊大乾头,在农民中进行秘密活动,发展农民协会。同时,他应聘在树人小学任教,与罗大准一起利用学校作掩护,联络城乡同志,通过党的外围组织“文艺研究社”出版《虹痕》,宣传革命道理。
1928年暑假期间,邱织云利用哥哥在上海教书的机会,邀罗大准一起来到上海,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进步人士马君武创办的中国公学哲学系。在此期间,邱织云认识了同乡共产党员邱光庭。邱织云的哥哥转往苏州任教,邱织云也随兄到苏州翠英英文学校学习。
1929年5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挺进闽西,攻占龙岩、永定、上杭等地,工农运动风起云涌。邱织云在苏州城听说家乡的革命烽火遍地燃烧,他毅然告辞了大哥,回到离别一年的上杭城。当时上杭城还被军阀卢新铭所盘踞,白色恐怖非常严重。敌人为防备红军攻城,一面残酷镇压革命力量,一面加强城池的防御工事。邱织云与罗大准等秘密串连,准备迎接红军。9月19日晚,朱德指挥红四军4个纵队和地方武装1万多人,从东、西、北三面包围攻打上杭城。20日拂晓,“铁上杭”被攻破。
红军攻下上杭后,邱织云与邱光庭、罗大准等人一起参加了红四军。邱织云被分配在第二纵队政治部宣传科任干事,邱织云跟着红四军转战闽西、赣南。1930年6月,红四军来到汀州,与红十二军、红三军合编为红军第一军团,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治委员。此后,邱织云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参加了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他作战勇敢,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政治宣传工作搞得出色,不久,便入了党,并升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科科长。
1933年9月,蒋介石发动了第五次军事围剿。中革军委接受毛泽东的建议,准备派出几支红军独立团深入白区,在敌人侧翼及苏区周围开展游击战争,以配合主力红军粉碎第五次围剿。中革军委领导同志根据敌我斗争形势需要,决定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八团、第九团。1934年4月中旬,红八团组建,具体任务是从上杭挺进到敌人后方的漳(州)、龙(岩)公路沿线,破坏敌人的交通运输和通讯联络,拖敌人的后腿,延滞敌人对苏区的进攻,在敌人后方建立游击根据地。军委任命邱织云为八团政委兼军政委员会主席,原红大学员、十二军营长邱金声为八团团长兼军政委员会副主席。4月下旬,由太拔独立团改编的红八团在邱织云、邱金声率领下,从上杭太拔出发,到达永定古木督。5月1日,在古木督召开出征誓师大会,邱织云作动员报告,分析了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有利条件和深入白区后的任务与战术。5月3日,部队踏上征程,昼伏夜行, 绕过永定城,来到金丰大山。邱织云即与中共永定县委马发贤取得联系。红八团一面在金丰大山附近做群众工作,打土豪、筹款子;一面派出先遣队到龙岩侦察敌情。先遣队在邱金声带领下,取得一连串胜利。6月初,红八团主力从金丰大山开往白土,同先遣队会合。邱织云到白土后,通过龙岩县委、东肖区委了解到,白土、南洋坝、石粉岭及漳平永福的民团最为反动。为保证能顺利在漳龙公路沿线开展活动,建立游击根据地,邱织云召开团党委会议,研究铲除这些地头蛇的作战方案。红八团先后消灭白土民团、石粉岭民团、南洋坝民团、永福民团。
1934年10月,主力红军长征后,国民党纠集大批正规军、地方民团进攻闽西游击队。邱织云召开团党委会议,提出对部队进行整训,以提高觉悟,统一思想。红八团党委根据邱织云的建议,于1935年元旦后将部队集中在漳平革命基点村——龙车,进行为期30天的整训。邱织云在整训一开始就谈了“革命会不会胜利,红军会不会被消灭”这个问题。他以红八团自身战斗经历为例,指出仅有400多人的部队活动半年多时间,不但没有被百倍于己的敌人消灭,相反还大大发展了队伍,这是因为红军是人民的军队,有广大群众支持,是不可战胜的。他强调目前革命虽受到一些挫折,但胜利一定属于中国共产党,属于红军,属于中国人民。
1935年4月,陈潭秋、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在永定西溪赤寨召开闽西党政军代表会议,成立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邱织云当选为委员。红八团在邱织云、邱金声等指挥下,采取避实击虚、避强击弱的战术,开展灵活机动的游击活动。敌人第一期清剿失败后,邱织云认为要很好总结经验教训,建议团党委再次整训部队。第二次整训时间半个月,地点仍在漳平龙车村。邱织云引导指战员们总结前一段斗争的成绩和经验,告诫大家要提高警惕,粉碎敌人的第二期清剿。团党委经过研究,决定部队以连为单位,分散活动,发挥各自独立作战能力。
敌人在第二期“清剿”期间改变了战术,采取驻剿、堵剿、追剿并用的战术,并实行保甲制、连坐法,手段更为毒辣。1935年8月,红八团根据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指示,向华安新区出击,在漳平与华安交界的梅营同敌人第十师五十六团遭遇。邱织云在用望远镜观察敌情时,不幸被敌人重机枪击中胸腹。他强忍剧痛,命令王胜指挥2个连迅速撤离,伍洪祥带1个连掩护。下达完命令,邱织云就牺牲了,时年26岁。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0 22:22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