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望平(1937年7月19日-2023年12月11日),女,山东济南人,著名考古学家,毕业于
北京大学历史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人物生平
1937年7月19日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
1954年由济南二中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开始与历史学、考古学结缘。
1959年8月分配进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年在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工作。
2023年12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邵望平先生,因病在美国波士顿去世,享年86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研究综述
先后参与华县泉护村、元君庙、郧县青龙泉、安阳殷墟、胶县三里河、烟台砣矶岛、临沂凤凰岭、滕县前掌大等著名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主持长江西陵峡的考古调查与试掘,参加山东邹县、滕县的考古普查以及梁山青堌堆遗址的资料整理工作。
从事中国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的考古学研究,论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多源性和以中原为中心的团聚、趋向一统的发展道路以及中国古代文明的特征。先后主持或参加过安阳殷墟、长江西陵峡、山东三里河、砣矾岛、前掌大等史前及商代遗址的发掘和多次考古调查;与古生物学家合作最先提出了通过对遗址中淡水蚌的研究准确复原古代生态环境的新途径、新结论;对高科技在考古文物领域中的应用动态也予以特别的关注;参加中国历史博物馆建馆陈列设计;到滇南、天山深处、3次到海南岛进行基诺、拉祜、黎族等少数民族历史考察,并编写民族调查报告。
出版著作
邵望平撰写的《史前陶鬶初论》,深刻阐释了史前文化的交流、互动与融合,确立了一种以典型器物为核心研究考古学文化互动关系的新模式。《“禹贡”九州的考古学研究——兼论中国文明起源的多样性》,将《禹贡》与考古学文化对应研究,立意高远、大气磅礴,在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与文献中的早期中国之间搭建了桥梁。
邵望平长期关注宗教、艺术、礼制等内在意识因素在文明进程中的作用,撰写的《中国史前的龟灵与犬牲》《“楚地信巫鬼、重淫祀”溯源》等成果,极具才气,受到了学界的高度关注和赞誉。先生发表的《史前艺术品的发现及史前艺术功能的演变》,是中国考古学界较早讨论中国史前艺术的力作。《海岱文化与齐鲁文明》以考古资料与文献史料相结合,以独立的史观贯穿其中,系统阐释了区域文明的发展历程,堪称经典之作。淮夷问题也是先生一直思考的学术课题,《中国文明主源之一——淮系文化》一文影响深远。先生提出的“以礼治国”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大特征,先秦各个夷夏共同体的形成经历了不同的道路等重要学术观点,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认可。
邵望平强调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较早与古生物学家合作对王因遗址出土的淡水蚌进行的跨学科研究。先生曾多次参与滇南、海南、新疆、福建等地的民族学调查工作,对当地原始天象知识、历法、文化、社会都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先生参与编写的《中国古代天文文物图集》《中国天文文物论集》,影响广泛。
邵望平多次参加集体编写的大型综述性学术著作的组织、撰稿及编辑工作,如《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等。此外,邵望平还参加了《考古精华》《中国文明的形成》的组织或撰写工作。
访问讲学
曾应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之邀到美国哈佛、斯坦福等5所著名大学以及日本驹泽等大学作过学术报告,到港、台高等学府进行访问、讲学。
荣誉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