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坊文祠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仁居镇邹坊村口。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建。邹坊文祠是文祠建筑,清代设私塾,春秋两季则在此祭祀天地,祈求太平,风调雨顺。民国期间办小学、作邹黄乡公所、邹坊乡公所所址。解放后,邹坊文祠作为邹黄公社、邹坊大队、邹坊管理区、邹坊村委会址。1992年邹坊文祠天面进行维修。2002年9月至2003年3月邹坊文祠主体建筑进行了全面维修。
邹坊文祠主体为四层楼阁式结构,主体四层木质框架结构,平面六角形,边长8.92米,高19.85米。六角攒尖顶,三层重檐,穿斗式梁构架。大门正面为九级花岗岩石阶,石阶下设门坪。邹坊文祠按照中国古代阴阳、五行等学说进行选位、设计,集办学、镇水口风杀、祭祀天地功用。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清代的建筑技艺。对研究古代民俗民情、祠堂类建筑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
文祠主体为木质框架结构,共四层二厅十六间,平面六角形,主柱四条,六角形石质柱基,三层重檐,攒顶尖,穿斗式梁构架,顶呈宝葫芦状。是广东较为罕见的四层砖木楼阁式祠堂建筑。
根据清嘉庆二十五年知县卢兆鳌编写之《平远县志》记载,该文物乃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邑人刘企贤等倡建,当时地名三枫树,清代设私塾,春秋两季则在此祭祀天地,祈求太平,风调雨顺。又因处于河口出口处,亦有“镇水”之说。盖因流传不一,亦有说始建于清乾隆十九年(即公元1754年)。
1985年12月被
平远县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由
广东省文化厅拨款20万元重修,使之披上了新装。现已列入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