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历史名山
峄山,又名“邹峄山”、“邹山”、“东山”,雄峙于“孔孟之乡”的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东南10公里处,104国道及京沪铁路东侧,京福高速公路和京沪高速铁路西侧。山系东南一西北向长近30公里,主峰峄山海拔582.8米。
位置境域
峄山,广义系指峄山山系(山脉),为邹城市6个山系之一。峄山山系曾称龙峄山系,沿京沪铁路邹城市境内段东侧,自城区北郊岗山起,向东南方向延伸至龙山,绵亘29.5公里。
狭义的峄山,为峄山山系主峰,坐落在山东省邹城市城偏东南12公里处,山周长为10公里许,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海拔高度582.8米。峄山距其西北方向的泰山约110公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东山”即指峄山(另有山东媒体大众网称“东山”指蒙山)。其东临凤凰山系诸峰;南怀邾国之故城;西有京沪铁路南北纵贯;北与五岳之尊的泰山一脉相联。素有“邹鲁秀灵”、“岱南奇观”、“灵通泰岱”之美誉。
主要山峰
峄山山系,包括20余座山头,主要山峰有14个。除峄山外,峄山山系主要还有龙山、朱山、胡家山(又名护驾山、阳山)、吉玉山(又名接舆山)、唐口山、小牙山、牙山、郭山、金山、普阳山、虎山、岗山等山头。
峄山,位于邹城市城东南12公里处,海拔582.8米,又称邹峄山、邹山、东山,方圆10余公里。山上奇峰怪石,陡峭峻拔,岩洞幽深,相互通达,且多松柏清泉,名胜古迹,可谓移步一景,被列为山东省风景名胜景点。
龙山,位于邹城市城东南26公里处,山阴村南,海拔411米。
朱山,位于邹城市城东北6公里处,朱山庄西北,海拔207米。
胡家山(又称护驾山、阳山),位于邹城市城东南2.5公里处,大胡村南,海拔215米。已建设为公园。
吉玉山(又称接舆山),位于邹城市城东南4.2公里处,九里涧村北,海拔283米。
唐口山,位于邹城市城南4.75公里处,九里涧村北,海拔332米。
小牙山,位于邹城市城东南5.75公里处,高黄堡村西,海拔260米。
牙山,位于邹城市城东南6.75公里处,高黄堡村西南,海拔374米。
郭山,位于邹城市城东南12.5公里处,纪王城村南,海拔247米。
金山,位于邹城市城东南18.5公里处,金山庄村东北,海拔195米。
普阳山,位于邹城市城东南18.5公里处,柳下邑村东北,海拔251.2米。山脚下有马家山头遗址。
虎山,位于邹城市东南22公里处,李白村东,海拔266米。
铁山,位于邹城市城北郊,海拔146米。山中有摩崖石刻。
岗山,位于邹城市城北1公里处,海拔234米。山有石刻。
地质地貌
峄山自25亿年前的太古时期,先后经历了3次沉没、4次上升的发育阶段。25亿年前的太古时期,山东省中部为古海槽的一部分,堆积着泥沙质和火山物资的巨厚地层。混沌中慢慢地演变、进化,在一次突然爆发的强烈的造山运动中,地层褶折隆起,地下岩浆向上喷发,浸入到覆盖的地层之中,并窜出地表(今之峄山周围的二长花岗岩体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后,随着地壳不断运动,古峄山升出地面,这是峄山的第1次上升。6亿年前的古生代早期,华北地区大幅度下降,古峄山再次沉没于大海之中。4亿年前,华北地区又整体上升,海水退却而形成大陆丘垣。峄山第2次上升。
3亿年前,华北地区又整体下降为浅海和湖沼。气候温和湿润,树木茂盛,大量林木被埋在泥沙中形成煤层和沙岩、页岩、石灰岩沉积地层,峄山第3次被覆盖在厚厚的岩层之下。1亿年前,造山运动又一次兴起,地壳岩层断裂,此升彼落,谷峰交错,峄山随之快速抬升,得到第3次上升。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中地块断裂继续加强,加上各种复杂的地质作用,峄山得到第4次抬升,奇姿异态巍然兀立于世。形成峄山属典型的太古代泰山期形成的斜长花岗岩石山,是世界上距海洋最远的海蚀岩型山。据考察,遍及峄山的巨岩、洞穴的形成是地球岩浆冷却后的产物,海浪正是海蚀岩穴洞形成的动力。
峄山上的斜长花岗石,按生成顺序划分,居地层之首位,为25亿年前地球岩浆冷却后不久而产生的。经过漫长的风化剥蚀,坚硬的花岗岩磨蚀去棱角,外形呈现浑钝圆滑。峄山上虽无大的断裂,但各种岩脉却屡见不鲜,而且有宽近10米的“角闪岩脉”。邾文公祠平台上,有块黝黑的巨岩兀立于崩岩的边缘,坚硬的角闪岩满身斑驳,凸凹不平。峄阳书院旧址至桃花洞、盘龙洞内等地方均有角闪岩脉呈现。峄山上有众多受海浪侵蚀而形成的海蚀岩穴。太古时期,峄山是古海海域。5亿年前,这里是汪洋大海,峄山东北大束、西南的石墙一带分布着寒武纪、奥陶纪石灰岩。汪洋之中,咆哮的巨浪,穿凿岩穴,卷走依附在角闪岩上的捕掳体;海水退流洗去泥沙之类的区区小物;再经多次地震,峄山逐步抬升,终形成海拔582.8米的高度,并形成玲珑剔透的洞穴景观。
2018年,峄山入选第八批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园区总面积12.56平方公里,中心地理位置为东经117°1′22″,北纬35°1′11″。是一处以罕见的花岗岩地貌、景观、奇石、险峰、幽洞、灵泉、崩塌地貌等地质遗迹为特征的风景名胜区,具有极高的地质科考、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文物胜迹
峄山景区
“环鲁之山多骄,论其玲珑秀峙,未有此山之奇者”(《邹山志》)。峄山有二十四景、五大奇观、二十名石(元、明代有三百名山之说)、十二福地、峄阳三十六洞天(峄山之阳、之阴、东山、西山各三十六名洞,共一百四十四孔名洞)、七十二庙宇(峄山上曾先后建有庙宇二百八十八座)。分志如下:
二十四景
峄山景观中锦绣之精华为二十四景。
五华峰,为峄山顶峰,制高点由5块突兀巨石插天抱立,形若芙蓉。五华峰又称“绝颠境处”,上有石刻“五□颠无”4字,“颠无”石又称“孔子座”,相传为孔子登峰探日之处。有古诗赞曰:“绝颠丸卵罡风飒,赴上九重云仙家;放眼华夏锦绣土,飞空凛魁小天下。”极顶偏东有石刻“一步登天”4个大字,相传秦始皇登峄峰时,丞相李斯为壮君胆特制锦囊,上写“一步登天,立成神仙”。
甘露池,位于五华峰下,池隐洞中,池周长7.8米,深半米余,池水清澈见底,味甚甘美,不盈不竭,终年如一,千人饮用,始终如是。甘露池的传说美妙动听,诸如华佗造药、秦始皇登峰、司马迁乡射邹峄、西晋太尉郗鉴屯峄、乾隆帝登峄御书等。
白云宫,为峄山古建筑群之冠,包括八角宝亭、三清殿、泰山行宫、白衣殿、五圣堂、元帝殿、魁星阁、直符庙、五老棚、来鹤庵、三宫庙、通明天宫、钟楼、鼓楼、凌云坊、宝玉坊、出凤门、入雅门等主要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楼台殿阁,蔚为壮观。宫后有玉皇洞,洞口时有白云缭绕,出云、收云景象绮丽。
观海石,又名探海石,俗称望海石,位于五华峰左前,上丰下峭,壁立如削,千尺悬天。晴天黎明之际,游人在望海石上可隐约望见东海日出的壮观,相传老子李聃曾在这里修炼,留有炼丹炉遗迹。
插花石,又称状元石,是峄山许多名石中景象最壮观的。插花石面积约300亩,全石杂染苔藓,色间黄绿,红紫点缀。并且流传着何仙姑抖荷花座饰插花石,诱“鹦鹉”恋此不去,劝嫦娥降此歌舞的神话。
纪子墓,位于五华峰西,形似棺材。传说此石为唐太宗李世民之9子李慎被封为纪王督做峄阳邾都,后冤死在武则天刑下葬于峄峰而得名。
丹丸峰,位于五华峰东里许,因峰顶有一高5丈、粗8围、朝东方斜立、状如丹似丸的巨石而得名。丹丸石凌空突兀,岌岌可危,悬系半天,白云缭绕其间,天成其绝。流传有周灵王太子王子乔丹丸峰上吹笙作凤凰鸣,后成仙而去等美妙神话传说。
仙人棚,位于东山仙人宫(亦称东宫)后,其状像棚,石棚面积1.83亩,南向一窦为门,留有唐代才子吉中孚所书“如天宫”篆刻。棚内可容300余人坐卧其中,并有舞台及化妆穴,棚内有一小渠,水流潺潺,人称圣仙水。这一带古建筑十分壮观,风光优美。
炼丹峪,位于冠子峰东北方长生观一带。相传老子李聃在此洗药炼丹,留有老君殿遗迹。峄山道家随山派曾在此修炼达400年之久。
大通崖(亦名大通岩),位于五华峰之阳,为一巨大岩石,刻有“大通”2字。石下有孔子洞,为“孔子教授生徒之所,即春秋书院旧址”(《邹县旧志》)。洞内立有至圣先师碑、至圣图像碑、至圣先师神位碑、颜曾思孟4神位碑等碑刻,并保留有孔子聚徒讲学的杏坛。
莲池,位于石鼓洞下,曾有“半亩方塘”之称。该池倚山作壁,凿石为汀,环境优美。该池流传为仙家帮玉露、馨香2女子将西湖莲花移植池内而得名。
日石,位于莲池东北畔。该石半露半沉,恰如日出东方。
隐仙洞,位于险腰以上石阶路西,由数块圆形巨石挚起一巨岩而成,洞内可容纳百余人。传说明朝太监刘真人不愿参与朝廷之乱而乔装隐居峄山,栖居此洞修仙尔后得名。
南华观,位于千佛岭西仙人棚南下1公里处。南华观始建年代无考,清康熙年间重建。这一带风光秀丽,佳境宜人,为峄山东南美景之首。
鱼池,位于南华观逍遥亭南20步。池长宽6尺见方,深4尺,水从池间罅缝中穿流,源于蟠桃洞后桃花仙池。传说池中曾有乌龙鱼,人称神鱼而得名。后因地震,水涸池废。
金仙庵(又名金线庵),位于峄山西峰。唐代文明年间(684年),西城、崇昌2公主自愿来峄山作道姑,为其金仙宫、玉真观而得名金仙庵。清雍正五年(1727年),邹县县令王尔鉴登临峄山,偶见金仙庵石壁上石花缕缕,犹金丝银线,夕阳之时犹为壮观,遂命名金线庵。
半山亭,位于回马岭南0.5公里处。从元明路、云层路登临峄顶至此恰为半程而得名。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年间重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重修。半山亭为南北走向的长廓式建筑,四柱外又四柱,重檐结构,清雅别致,极富古风。
孤桐书院,位于峄山南面半山腰。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因“峄阳孤桐”而得名。相传第一个用峄阳孤桐树木制作琴者乃伏羲氏。大禹治水,造福人民,邹峄人以峄阳孤桐作贡品敬献禹王。书院依山势而建,两进院。前院殿3楹,东西配房各3楹;后院有孤桐寺3楹,寺中塑有真武大帝像。书院已不存。
钟石,悬于峄阳书院偏西北数百步的盘龙洞内,因其形似巨钟而得名。上锐下丰,如钟无蠡,三石夹而悬之,离洞底3尺。人立钟下以手扶之,奥妙莫测,以石击之,音响洪亮,钟石上有金文镌刻:“象刀居我甬乐虚以匹永鼎各讼不鸣尔无圣风”等。
鼓石,位于莲池西北20步的石田洞内,其状如鼓,用小石击打,发出“咚咚”的鼓声而得名。相传钟石、鼓石均为邾国镇国之宝。
书门,它的确切位置多说不一,《山东省通志》记载为五华峰之绝巅、秦始皇命李斯篆刻石处,此记载较为可信。
来鹤庵,位于五华峰之阳,居龙洞南下百步。一棚巨石所成之洞。其名由《掏心女变成白仙鹤》的神话故事而得。
纪王城,位于峄山之阳,公元前615年邾文公卜迁于峄后,在此地建立国都(周诸侯国——邾国,“邹”的前身公元前261年至256年间被楚国所灭。其间350余年间纪王城被作为邾国国都。),后唐太宗李世民第9子李慎被封为纪王,辖驻于此而得名。
船石,位于峄石西山的卧龙石偏西北50步登山盘路北侧,因其形如满扬风帆、飞泛水中的船只而得名。
五大奇观
空中楼阁,处于峄山的西山,为峄山五大奇观之首。系天然形成,隐于金甲连环洞之中,处于垒卵万石之上,一巨石为顶、为棚、为盖,危石悬岩,砥支半驾,因得此名。阁之中心有一台,四面泄光,八方透风,可坐卧,可对弈,也可炊燃樵宴。
云砌桥,又名卿云桥。西汉中元四年(前146年)春建立在峄山登峰便道上的一座石桥。峄山一带流传着相传为虞舜作的《卿云歌》:“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而命石桥名为卿石桥。后因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传说改卿云桥为云砌桥。
八卦石,位于白云宫戏楼西侧,原有8块大石向阳而立,由西而东依次排列一起,每块断处酷似卦画:≡乾、≡震、≡兑、≡离、≡巽、≡坎、≡艮、≡坤。八卦为《周易》中的8种符号,传为伏羲所作。八卦石举世无双,为古今一大奇观。在清雍正四年(1726年)修奎星阁、嘉庆十二年(1807年)拓建戏楼毁掉八卦石中的5块,仅留存乾、坎、艮3块卦石。
凉水盆,位于南华观西北的滴翠涧、叫天关、涌雪溪之上,与神女洞相连,长约3里,丸石遍布,天然成洞,洞内“水凉、风凉、洞凉、有水凉、无水更凉,号称神奇五凉州”而得名。
小鲁台,为孔子登临峄山的遗迹之一,位于峄山的东山。《孟子·尽心上》中载:“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小鲁台为圣人到过的地方,名胜古迹甚多,这一带有冠子峰、小月宫、护法神灵殿、望人松等风景名胜及历代名家书题石刻。
二十名石
峄山以石头奇、奇石多而赢得世人称赞。峄山上仅可呼其名的奇石就达300多块。元代人曾著有《峄山石记》一书,明代人潘榛又增补重编。其中名中之名、奇中之奇的名石主要有:
子孙石,位于峄山盘路元明路路口,为峄山的标志,石上建有子孙堂,堂内塑有云霄娘娘,肩背褡裢,装有童子数人,呈登峰朝拜状,意为祈求峄山神为世人增添子孙。
元宝石,位于子孙石北上10步路东侧,形似一巨大元宝。
桃花石,位于卧龙洞南下百步,3块通天巨石石尖相斗,犹如一朵绽开的桃花。
五巧石,位于小南天门东10多步、半山亭南下百步处的一块奇石,因从5个不同方位、角度观看分别显示出金鱼翩游、骆驼伏卧、玉兔浓睡、乌龟翘首、甲鱼爬行等5种形态而得名。
蛙石,位于峄山的西山梁祝读书洞南百步处,3间屋大小,形如蛙体,着地处有2块小石墩,恰似青蛙的腿脚。如此巨石,仅1人推拥即点头而动,似青蛙欲跳。
鸽子楼石,位于大龙口北上数10步,5块巨石堆积罗列、天公巧砌成楼状体,3层“楼”中的小窍谷恰似阁楼窗口,鸽子群居此“楼”中。
荞麦石,处于峄山西南脚,突兀半空,呈一巨形荞麦粒状。
虎皮石,位于驾鹤仙游处北上数10步路西,活像低头探向洞内觅食的饿虎脊梁,石面花纹斑斑酷似虎皮纹络。
静石,位于云砌桥南下1公里的一长方静卧的巨石,石下洞建有“静思庵”。
风烟石,位于登峄西路八十盘下偏南侧、南北罗列的3块峣斜巨石,如风吹烟浪翻滚。
鹦鹉石,位于插花石“仙架”上,形似一只鹦鹉欲飞西天。
袈裟石,位于南天门西下百余步,石面遍布褐黄色小方块,酷似僧侣的袈裟。
枕石,位于东宫太白楼前的爷娘洞之上,南北平卧、5间屋大小、形似一巨枕。
凤翔石,位于焚松岭南麓,形似一个突兀的大馒头,以《三凤翔万里》的传说而得名。
神豆腐石,位于登峄东路过半处,铺卧在路中,石面颜色、裂纹均像刚划开没挪动的块块鲜嫩豆腐,并因流传《豆腐王》的神话传说而得名。
马嘴石,立于峄山南麓马家沟西畔,其中石缝朝天张裂,三分而东好似马嘴上唇,二分而西酷似马嘴下唇。
鱼石,位于南华观逍遥亭东上数百步、千佛岭之胸的垛叠石堆之中,形似摇头摆尾、游向大海的鲤鱼。
象牙石,位于峄山的东山鸣鹤岭顶,峣石尖端刺向蓝天,犹如大象翘起的牙齿。
擎天柱石,位于峄山东南角,高2丈粗3围,为典型的海蚀岩柱体。
海豹石,位于峄阳东南卧龙道下,高1.5丈,粗10围,面向东冥矗立,形似出水海豹,张大嘴、瞪双眼,千孔百疮、形象逼真。
宝瓶石:又称“行运石”。相传南海观音普度众生来到峄山,被峄山的美景所吸引,便把她的宝瓶遗留在此。民间有个说法:背石而立向上抛石子,抛上去的石子越大,运气越好。
十二福地
福地谓安乐之地,为神仙所居住之者也。道家有“洞天福地”之话。奇美的峄山有福地多处,其中主要有12处。
太平兴国寺,位于御路岭西北侧,冠峄山12福地之首。寺内古建筑“庄严世尊丹炉,掩映金碧交辉”。相传,汉代一皇朝使臣乔装为道士住峄山古月洞察访民情,常念《太平曲》游览峄山,在此巧遇一樵童名“兴国”,其谈吐坦然,见识非凡。后经使臣荐举,果成国家栋梁。后建该寺并以此纪念。
通明天宫,即峄山白云宫戏楼,朝阳匾额石刻“通明天宫”。戏楼始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因文人墨客冠以“落仙台”之美名,而列为峄山福地之二。戏楼门向北与白云宫朝门互应,中间云桥又名“落仙桥”,戏池可容千人,由戏池北上35级云梯即登至白云宫。通明天宫戏楼历经风雨损毁,虽经多次重修仍不完整,1987年按原貌修复新建。
碧桃庵位于峄山东南麓半山腰,徐八寨东半里许。以大磨石作碧桃庵标记。
邾文公祠,位于峄阳书院西侧,祠内有正堂5楹,东西配殿各3楹。正堂内供奉有邾文公牌位,另有陪神邾国大夫茅夷鸿牌位及其他牌位。正堂左侧立有明代王命新书题的邾文公祠碑,该碑损坏严重仅留有半载残碑。
大龙口,位于峄山的西山梁祝泉西下30步,因有一小石罅覆盖一石呈龙口状而得名,细水长流其龙口,终年不断。大龙口素有福地之美称,古诗赞曰:“水秀景丽千古地,龙腾虎跃百世福。伴同孤桐拨五音,圣乡六艺栋才富”。
纪王棚,居峄阳书院以下百步,为天然石为盖的长廊形洞窟,棚口上勒刻明万历年间王自谨题“纪王棚”3个正楷字,相传此为唐纪王李慎避暑宝地,乃仙境福地也。古诗赞曰:“纪王棚者王不王。春秋沧桑无考章。避暑盛时游人乐,锦花铺茵仙笛扬”。
衲云庵,位于孤桐寺西0.5公里处,有题刻“千盘鹤唳双峰月,一衲僧归半岭云”。明天启二年(1622年),邹县令黄应祥在此筑庵,取名“衲云庵”,主持人为道姑,后为道家门徒久居之地而称为福地。
尹氏庄,尹氏庄址为风水宝地,附近有“一步俩井”,自然天成,因此列峄山十二福地之一。尹氏者沈家庄细民也,性古淡,爱幽栖,颇有隐士风,乾隆年间结庐于此。周围遍植果木,后引水作池,蓄鱼栽莲,亦佳境也。卒后,其子复归沈家庄。尔后人们在此掘坑蓄水,使之鱼跃荷美,苹果、梨、山楂、桃、杏满山遍岭。
峄阳书院,位于邾文公祠东,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邹县县令方鸣球为“兴一代文明之治”、“振兴文教”,发动县衙内74人捐资而建。书院正殿3楹,东西各配3楹平房,大门3楹,院中立“峄阳书院”4字碑;正殿匾额、楹联及北、西、东3壁间嵌镶的《峄阳书院引》、《峄阳书院记》、《峄阳书院劝学篇》3块石碑,均为方鸣球撰、书。遗址现有10亩之广、颇为平整,奇石错落,呈自然屏风,“峄阳书院”4字碑的“院”字及碑座仍依稀可辨。
圣水泉,位于白云宫玉皇殿西、王尔鉴二十四景诗碑之右的幽洞中,洞中有一石井,仅深尺许,但所贮之水,千人饮不竭。其实,洞上有井口,洞中井为泉,脉汇甘露池,圣水泉俗称“三眼对”,即人眼对井眼,井眼对泉眼。圣水泉洞内幽静清凉,为游人避暑之福地佳境。
碧云庵,又名皇姑洞,位于南华观西南0.5公里许。庵分上下2层,有以大石凿成的石屋2间,屋前大殿朝阳,3楹2进,东西配房各3楹。因该庵隐于碧树荫中而得名。并流传有邾国国君之女皇姑择婿的传说。
徐八寨,位于仙人棚东1.5公里的老龙头下。寨广数十亩。据《峄山志》记载寨名由来:“徐八寨者,古寨之名目也。国初(指清初)鼎革之乱,山以东居民避于山之东麓,以桃园村徐姓为寨主,峄山凡八寨,是寨最小,数居第八,故名。”
峄阳三十六洞天
峄山洞穴相连,不计其数,仅有名可称的洞就有144孔。其中峄阳、峄阴、峄山西山(亦称太平山)、峄山东山四面均有名洞36孔(七龙洞不在其内)。
朝阳洞,位于西华天街北上,锦屏岩中间2层。
古僧洞位于吕公堂西下50步,一盘石两端东西各1洞。相传东向洞中,曾有峄山道家“武功三绝”中“铁脚”一绝的祖师一僧人居住而得名。
云游洞,位于吕公堂北上10步的一硕大箩筐石下。传说华佗登峄采药在此存放药物。
妖精洞,位于吕公堂上百步的一巨石下的窍谷小洞。相传古时此洞中曾有一坏人扮妖精作恶而得名。
桃花洞位于盘龙洞后10余步,因桃花女除妖的神话故事而得名。
响水洞,位于卧龙洞与梁祝洞之间,因洞中出百泉,响水动心弦而得名。
妙光洞位于衲云庵东。因每日夕阳西照时,霞光万道射入洞中,七彩绮丽,奇妙无比而得名。
凤字洞,位于天竺观上数十步,洞门口特书刻七尺大小一“凤”字,字上又饰以凤头,栩栩如生。
珍珠宝洞,位于天竺观后院内、虎儿石后尾部。传说何仙姑曾经峄山在此洞中小憩,走时特留珍珠数颗而得名。
梁祝读书洞,相传为梁山伯、祝英台读书修炼场所,洞内有天然石桌石凳,可坐可卧。洞内有2泉,东泉曰“鸣心泉”,西泉曰“梁祝池”。
银钱宝洞,又名大洞。相传该洞为当年邾文公的银钱库,洞阔可容300余人。
神女洞,位于片石桥下,纵横上下、孔窍通达、窦窦相接。
蟠桃洞,位于南华观后逍遥亭下。相传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洞中避难8个月,后为道家修炼场所。清代部分捻军曾驻其中3个月。
瓮石洞,隐于马嘴石上的大石堆中,深进1公里。皇姑洞即“碧云庵”。三皇洞塑有三皇神象3尊。
柴胡精洞,位于登峰古道北侧,3巨石组成廊式孔窍,传为中药柴胡的祖宗居住处。
唐人洞,位于插花石东北一小峰顶,可容百人,相传唐代百姓曾在洞中躲避灾难。
天齐洞,与隐仙洞相对,躬身行进百尺为洞,洞内建有天齐神黄飞虎行宫。
齐天洞,与唐人洞相邻,一块巨石为盖,相传齐天大圣曾在洞中修炼。
抱元洞,位于冠子峰偏西,一石成棚,棚下为洞,相传为以“抱元守一”为修行宗旨的全真道士锤炼武功的处所。
太子洞,位于冠子峰下,该洞9孔相连,塑有护法神灵列班神像。
吕祖洞,位于东宫太白楼东北谷下,内有吕洞宾塑像。
郗公洞,位于神女洞北,因西晋太尉公郗鉴于永嘉年间(307—313年)“将乡曲五万保此山”而得名。
老君洞,位于五华峰南三清殿后稍右,内建八角宝亭,塑老君李聃神像。1980年改建为白云宫宾馆的餐厅,可容纳百余人用餐。
泮池洞,位于聚仙桥下,内有汪汪池水成一溪,四季汩流,曾盛产螃蟹。
愁云洞,位于卧虎石东下方,一大峣石成悬天窍孔,皆在半空,谷风凛冽,令人生畏。
飞来洞,位于五华峰左下的一步登天石北,为悬空谷窍中所隐之洞,人在其中,上下嵯峨,探身俯瞰,“洞心观东山,小鲁在眼底”,放眼千里而心胸开朗。
蛇蝎洞,位于插花石二棋基底,其中甚为严密,蛇蝎难出,亦曾是华佗药库。
医灵洞,位于通明天宫南下半里,相传该洞为华佗当年登峄采药的住所。
迷魂洞,位于八卦石北20步,一古井下4尺可见一石,石之四下皆有径可进深探险,但入者又往往大费周折,十有八九因迷魂而狼狈不堪返出。该洞亦称无底洞、无情洞。
万人洞,位于长生观炉丹峪内洗药池南。相传,此洞曾盛产人参。
桐叶洞,位于峄阳观西侧,3块巨石拱立成一奇棚,棚中间有窍穴,洞中形似一片桐叶。
甘泉洞,位于峄阳观西偏下,静幽谷穴中有甘泉河,河心有一池,深半米,周长3围,泉水甘甜,胜似甘露池、圣水井之水。
桃仙洞,位于南华观东北半里,相传该洞曾为桃花仙子居住。
龙堂洞,位于万寿宫北上一里的断虹崖前,相传该洞中曾有苍龙盘踞。
七龙洞
峄山上除有名洞144孔,无名洞不可胜数外,还有以龙命名的及与龙谐音的洞7个,通称七龙洞。
盘龙洞,由东路登峄山,行里许有一洞,即盘龙洞。洞中有8景:一是空谷寒泉,“进洞周身汗,三步风透心”;二是洗耳泉,即洗耳恭听,作响的水声犹琴弦之音;三是幽溪玄远;四是处处光明;五是天眼滴漏;六是日出三竿;七是钟石;八是钟石文。洞深1.5公里,脉似巨龙。
居龙洞,亦称踞龙洞、祖龙洞。位于五华峰插天石下,相传秦始皇登峄山时曾爬过此洞。洞口有书刻“不敢不踞”的4字刻石。
白龙洞,位于峄山东山,洞内有白龙泉,泉中有一块象似峄山形体的石头(亦称小峄山、桃花山、玲珑山),石上有宋代书画家南宫题“天下第一山”刻字。相传孟轲的弟子万章,曾在此洞中刻苦攻读,并感动了神灵,赐给他一双登云鞋。
回龙洞,位于峄山东山老龙头下半里处,洞口一天然巨石为棚,钻爬入洞,回旋三番后可直下,深隧处上下3层,底层为广10亩的大沙滩,中有一碗口小井,深5尺,千人饮用不涸。洞内有五音石、八音石、响水石、鸣凤石、回音石、鸡唱石,号称“天工六响石”。
卧龙洞,位于子孙石上半里处,相传诸葛亮游峄山曾居此洞中,而以其字号“卧龙先生”得此洞名。又传,人们曾在此洞中发现过蟒骨架,蜿蜒近半里,后在山洪爆发中冲失。
乌龙洞,位于峄阳西首,洞口上书“乌龙洞真人墓”。进洞后行10余步,再东行,宽敞可容百人居住,有神像台数处。
乾隆洞,位于峄阳孤桐遗迹处,此洞西连桐叶洞,南接甘泉洞,西北1公里通妙光洞。相传清乾隆帝登临峄山曾在此洞中小憩。洞口以南有李白《琴赞》诗名刻石。
八段锦
由西盘路中的元明路登峄山,从山脚下子孙石到回马岭,长约2公里的地段,景点较多,被称为八段锦,即有8个风景名胜景点。
夕阳拾萃,登山至第二盘道顶,路东有一飞天峣石,立成棚状,被誉为夕照亭。亭南石上有石刻“夕阳拾萃”4字记胜。
灵官在此,由夕照亭拾级而上,不远处路东有小巧玲珑的半楹灵官殿,殿门楹联“咬银牙巡察世界,执金鞭镇守山门”,横批为“灵官在此”。由此再西去即为一段小灵道,北上,卵石堆中又有1座小庙,路南石间还有1座庙宇。路转溪头由灵官殿西上30步,迎面一巨石上刻“路转溪头”4字,此处山路弯弯,石级层层,傍有一条潺潺小溪,路东一块石上刻有“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的诗句。
驾鹤仙游,由路转溪头上行,至虎皮石南30步,路西石上立有“东原陈三公驾鹤处”碑。陈三公,名力,字抒萱,峄山道士。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在此去世。因传仙人多骑鹤,道士死称为升天西去,亦名驾鹤。
巍峨穿云,俗称小陡盘。由驾鹤仙游处继续上行,有一关口壁立千仞,十分险要。“巍峨穿云关,一线连着天;关口容一人,要挤落天堑。”
泉涌瀛洲,登上巍峨穿云,再前上行不远,有一石桥,名断桥,传说此处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桥头洒泪而别。瀛洲,为神话传说中的仙境。
萍水云澜,该处在晴空万里之时,眺望西南远天,可见微山湖上悠悠萍水,流波云澜,景象绮丽,风光无限,而名为萍水云澜。
子不语碑,回马岭南,盘路西侧,有一石碣,上大书刻“子不语”3个字。
八大山门
自峄山西南麓沿石砌盘路元明路、云层路、回马岭路、西华天街等登至白云宫,为登峄西路,西路共有8道山门。
有赫门,峄山西路第1道山门,亦称“一天门”。始建于元代,位于元宝石西侧,横跨盘路之端。宽7米,3孔,砖瓦石柱结构。后山门在战火中毁坏。1987年5月,在子孙石南15米处重建第一道山门,山门宽14米,高9.9米,4柱3孔7楼式仿古建筑,4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壁由白水泥假石斧敲凿而成。
接引门,第2道山门,称“小南天门”。位于半山亭南10多步。曾为隋唐式全石建筑,门额书刻“接天引地”。门柱正面有楹联1幅,上联“上接九霄广寒龙腾天”,下联“下引五彩锦程虎跃地”;背面亦有楹联1幅,上下联为“接天地钟灵装点峄山美,引八方宾朋光赏邾土香”。此门于1986年重新建成。
风雪门,亦名西寨门,为第3道山门,位于八十盘顶端。门额书“风花雪月”4个大字。此门处于风口处,四季飞花,雨花、桃花、梨花加雪花,常年不断花。
天灵门,位于泮池东上数十步的盘路顶上,跨路而建,为西路登程上的第4道山门。全石结构,额上曾刻有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邹县县令王自谨书“位育群黎”4字。清雍正三年(1725年)邹县县令于斐仿刻。后该山门毁于战火,1986年重建。
灵岩侯阁,即峄山神庙,为第5道山门。拱石为门,砌石为阁,阁上又筑庙。峄山在隋、唐、宋、金、元历代均被封为灵岩侯,明洪武七年(1374年)七月十五日改封为峄山神,所以该山门下为灵岩侯阁,上为峄山神庙。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五十四年(1715年)先后曾2次重修。宋至清代,每年三、七、十月的十五日,为峄山庙会。阁后有天井,天井正中曾有乾隆皇帝首次登峄时栽植的一株迎客松,1970年代毁掉。1986年,对仅存残砖的灵岩侯阁进行修复。
南天门,穿过灵岩侯阁门,至庞大的卧虎石西首,有2块巨石峭立如壁,壁间有罅,上盖1块巨石,其状如门,仅容1人穿过,曾为登峄山必经之路,被看作第6道山门。门上勒刻“南天门”3字。元代以前南天门又名“天成之险”门。元代,改盘路于此壁石西侧,后此门废圮。
五朝门,亦称午朝门,又名岱宗坊,为第7道山门。山门口有龟、蛇2将石守门,迎门5步即有八卦石。此门跨盘路而建,呈古楼状。西向门额书刻“灵接岱宗”,东向门额书刻“名秀分尼”。
登云自兹门,亦称宕云门,又名凌高门,为第8道山门。位于奎星阁下。门额石刻雍正七年(1729年)邹县知县于斐书“登云自兹”。进五朝门经八卦石后,东行进登云自兹门曾为登峰必经之路。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在八卦石南架设通明天宫戏楼,进戏楼大圆门,再拾级登峰。后登云自兹门逐渐人迹罕至。
其它名胜
峄山除二十四景、五大奇观、二十名山、十二福地、峄阳三十六洞天、七龙洞、八段锦、八大山门计120个风景名胜点外,还有125处风景名胜点。
山阳胜景还有颜子石、舟尾石、三元宫、源头活水、超然亭、长春宫、峄山神祠、峄阳观、峄山馆、秦碑考、至圣先师祠、梁祝泉、古今名山碑、陈三公驾鹤碑、杜公墓、孟母三迁宅遗迹、子思子授徒处等47处;
中峰胜景还有白云庵、朝天泉、三清殿、长春祠、五老棚、泰山行宫、童关、上吕公堂、石经洞、回马岭等39处;
东峰胜景还有冠子石、鸣鹤岭、老龙头、东仓、仙人宫、万寿宫、仙人宫井、真人阁、吐莲石、一鉴亭、白衣阁、片石桥等12处;
西峰胜景还有大门板石、下朝阳洞、自然庵、升仙楼、玉帝神祠、吕公堂、纯阳棋迹、孔子燕居处、二郎宫、观音洞、青云盘真人墓、三官洞、白云棚、绿竹径、下卧虎石、封山告示碑、混元洞、混元泉等18处;
山阴胜景还有长生观、牛角峪、老草沟、大青崖、小青崖、东华宫、西华宫、牛口石、斗鸡台等9处。
另外,据古籍旧志记载峄山人文景观的宫观庙宇共有288座,其中名洞144孔中皆立有石雕、或泥塑、或木制、或金属铸的神像。其余144座宫观庙宇为地面或石上建筑,也均供有千姿百态的神像。其宫观庙宇,唐代以前多为天然洞穴立庙,神像也多就石雕成;至元、明两代建筑大兴,并多为官家出资;清代多为道士募化、善男信女施舍而立;1917年至1921年,有一次较大规模的集中兴建,主要是由道士化缘筹资。后历经战火及其它原因的劫难,峄山古建筑基本毁坏殆尽。自1985年,峄山上的宫观庙宇开始修建或新建,至20世纪末已初具规模。
护驾山景区
护驾山景区,护驾山海拔215.7米,东西走向,是邹城东南部的自然屏障。位于邹城市区东南部,占地2775亩,是济宁市规模最大的公园。护驾山公园的特点为山体圆形,护驾山上最有名的是山顶一堆巨石天然形成的老妪拉风箱及望海石。
阳山(亦称护驾山)刻经,位于城区东南1.5公里处的阳山北麓半山腰的花岗岩石棚内,约8行,行10余字。1974年前后被人工采石毁掉。
普阳山区
普阳山位于香城镇马山头村南,顺山脊与看庄镇东西为界,山势不高,南北延伸4公里,海拔251.2米,面积5平方公里,属峄山山系,以花岗岩为主。马家山头遗址就在西普阳山脚下。马家山头遗址俗称吕布点将台,位于香城镇马家山头村西南约1500米,面积约20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0.2-0.6米,暴露 有灰坑、红烧土块等遗迹,采集的新石器时代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黑陶次之,器形有豆、盆、鼎等。1978年2月被邹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碑刻石刻
名碑刻
据《峄山志》中记载,峄山上第1块碑刻是张仲篆书的季扎碑。后“季扎之碑,轰雷劈碎”。季扎碑何时而立,碑刻内容及张仲何许人等均无可考。可考的是峄山最早一块碑刻为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率群臣东巡中在峄山上立下的记功碑。此后两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到建国前夕都在峄山上留有碑刻。但由于战火以及自然和人为因素,历代碑刻毁坏严重。峄山上留存下来的较为清晰完整的碑刻还仅有78块。
按碑刻内容有:朝廷敕谕碑4块;个人德行赞颂碑14块;纪念土木工程竣工的纪事碑34块;游记题咏碑23块;其它方面内容的碑3块。其字体篆、隶、行、草、正书皆有。其主要的有:
秦峄山碑,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山川之事”。秦始皇“扫六合”统一中国后,曾5次东巡,登临的第一座山就是峄山,并在山上立下第一块记功碑,由丞相李斯以小篆撰写。《二世元年·春》又载:“二世东行郡县,李斯以到碣石并海南至会稽而尽,刻始皇所立刻石,石旁著大臣从者名,以彰先帝成功盛德。”秦二世东行郡县,又命李斯撰文在始皇立峄山碑的另一面刻上诏文。
秦峄山碑刻为历代书法家所推崇。东汉的蔡邕、唐代的李冰阳等都曾临摹该碑的小篆书法艺术,颜师古、许慎、欧阳修、赵阳诚、顾炎武等学者也曾研究过该碑刻石始末。秦刻碑毁于北魏,后曾有人用枣木版仿刻该碑,后又失传。宋元祐八年(1093年),邹县县令张文仲在北海王君向获李斯小篆,刻诸厅于峄阴堂。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邹县尹宋德命工砻石,又摹刻于其侧。建国后,该碑收藏于孟庙启圣殿。秦峄山碑碑身为长方体,高1.9米,宽、厚皆为0.48米。
饬祭峄山仙人万寿宫碑,立于元至元三年(1337年)二月,正面刻八思巴文,阴面刻汉文。此碑为研究元代蒙文的宝贵资料。明神宗饬谕碑立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四月,一式2块:峄阳碑林中的一块已毁掉,另一块立于白云宫玉皇殿左侧,民国年间以砖瓦筑亭保护。
仙棚歌碑,立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位于五华峰下白云宫藏书楼前。该碑由邹县县令王尔鉴的老师张汉(亦是雍正皇帝的老师)以草书体题辞和书丹。歌词内容主要是将峄山同泰山相对照,赞扬峄山之奇美。
重修白衣殿记碑立于1920年,碑文着重记载民国初年曾2次出任内阁国务总理的靳云鹏(邹城市峄山镇苗庄村人)捐资修建白衣殿的情况。
岗山庙起会碑,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张珍、徐文祥等人有感于岗山庙会兴盛,并希望其长久延续,遂出资重修岗山上的庙宇——玉帝行宫,且立碑记之。由该碑考知,岗山会当起源并盛行于乾隆年间,距今约200多年的历史。
名石刻
峄山历代名石刻据1985年详查,尚有300多处(包括北朝刻经2处),主要包括:
五华峰刻经位于五华峰插天石西侧的“光风霁月”石上,刻有佛经,经文刻面纵1.5米,横3.5米,7行,每行8字,共56字,由于风化剥蚀严重,仅有20余字可辨,内容为《文殊般若经》。
妖精洞刻经,位于峄阳乌龙岩上妖精洞口西侧近旁,刻面竖高4米,横宽2.65米,面积为10.6平方米。经文7行,每行14字,经文前有题名1行13字:“口(斛)律太保家客邑主董珎(珍)陀”。内容亦为《文殊般若经》,已残毁22字,可辨69字。字体以隶为主,兼有楷篆意味,为北齐刻经中上品。
名人石刻,插花石上有“横峄之美石作澜,竖峄之妙伴云舞”14字,为唐代李冰阳仿李斯小篆所书;卧虎石上有“陵虚直上”,风烟石上有“云蒸霞蔚”,鹦鹉石上有“高风亮节”,飞来洞内有“神州仙境洞天奥,绝妙顽岩舞龙凤”等,为宋代黄庭坚书;枕石上有“伏羲为开天之圣……”。“惟圣神为能显灵异……”。均为元代三氏学教授世称导江先生的张□手书;元代邹县名人刘之美在南华观华阳洞、卧龙洞、梯子口对面等地手书赞美峄山的诗文佳句;有明代号称悬天三绝美的罗璟书“光风霁月”4大草字;邹县令王自谨书“万丈青莲”4大楷字;王尔鉴书“邹鲁秀灵”4大楷字等等;还有钟石铭文、凤翔石铭文2处大篆刻籀文象形字铭文。
世界最大汉字石刻——“鳌”,杨萱庭所书,鳌字镌刻于峄山五华峰东0.5公里许,石高20米、名神雀台号称“无字碑”之巨石上,“鳌”字高15米,宽8米,为当时世界最大的汉字石刻。
铁山摩崖刻经,亦称“小铁山摩崖刻经”、“匡结刻经”。位于城区北铁山之阳一倾斜约45°的巨大花岗岩石坪上。刻石南北长66.2米,东西宽16.4米,面积1085.68平方米。刻石正上方有阴线刻巨龙、云气、佛光图案。佛光下镌字,右侧刻佛教《大集经》左侧刻《颂文》,经文下部刻《题名》。
岗山刻经,位于铁山北的岗山之阴山峪(俗称狼沟)中。刻经以中部俗称“鸡嘴石”的岩石为中心,顺“狼沟”两侧,分散地刻在摩崖石壁或岩石之上,分散在狼沟自东向西28块岩石或摩崖石壁上,内容与《入楞伽经·请佛品第一》相同,只为散刻而已,有的刻在十几米高的悬崖绝壁上,有的刻在岩石上,由于山水冲蚀和地震活动,使这些刻石倒铺于沟中,或倾斜、或仰俯、夹杂于乱石之间。
名楹联
峄山古建筑群上留存的楹联主要有
人皇洞楹联,“开明高奔日月吾上道,三景乃见玉清虚无老。”有卧虎石楹联“坠地璨珣积片玉,插天耸翠削芙蓉。”“嵯峨石室云自在微微仙飘,悬崖落壁客悠哉幽幽神气”。有郑寒台楹联“铁肩行囊中破袜烂鞋竹简残经荣归故里,白衣领袖内清风素雅寒霜染眉敬望父老。”有老君堂大殿楹联为古会意字“軉□,□臹□今应读作“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
有碧桃庵大门楹联,“穷窍相通如张乐洞庭鱼龙百戏,异彩毕俏似琼林武库万宝俱陈。”峄阳书院正殿楹联“仰正千秋地,折衷六艺场”。
通明天宫戏楼楹联,“山色罩四周看翠袖蹁跹恍忆孤桐来舞凤,天倪传九奏听笙歌嘹呖还谐清磬遏行去。”南华观门楹联“小者如大屋高者数丈,大者如小山阔者里许,”
浑石殿楹联,“自信生前不作鬼,焉知死后弗成神”。白云宫楹联“坠似落星累丸涌生金银台,飘如乘虹驾鹤飞出天地间。”
仙源洞楹联,联句“飞来幽洞空空空,天福神灵冥冥冥。坐观九天玄玄玄,指令俗尘醒醒醒。”房岩楹联“两口甘露福寿百岁,一步登天立成神仙。”
小鲁台楹联,有二幅分别为:“铁鞋有知问老聃,神水鉴心白云亭。”铁鞋厚情知音少,石头寡意笑语多。”
天福楼楹联,亦有二幅:“齐天洪福全龙肉对酒当歌,诗章《琴赞》醉仙台仰天长啸。”“龙吃龙最忌龙有意洪福齐天李隆基,仙吃龙最爱龙无心康宁大宝李太白。”
玉皇殿楹联,“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祖龙洞楹联“爽心也悠哉游乎而得小天之乐,舒怀焉翩哉舞哉而获渊博之情。”
藏经阁楹联,“藏书中黄金星专等来者不是客,经卷里蓬瀛岛只待铁心面壁仙。”
白云宾馆大门楹联,“千里登临怎堪舍白云径去,一腔游兴能不思峄岫重来。”
白云宫宾馆正堂上层楹联,“临僲界餐霞酌露,来鹤乡枕石眠风。”下层楹联“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
东配庑门楹联,“芝兰自结山川秀,松柏长留天地春。”
西配庑门楹联,“四面有山皆入画,一年无日不看花。”
宗教传播
道教
道教东汉末年传入邹县,主要集中在峄山。时,有方士郗俭在峄山南华观东华阳楼阁修炼。创建太平道的黄巾起义军也曾驻过峄山。峄山上的大龙口、漏灵台、点将台、万忠沟等都与黄巾军有关。起义军失败后,有的隐居于峄山修道。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崇道排佛,在峄山大兴土木,修建起天师堂。宋末金初,峄山道教兴盛,系全真道北宗,一直延续到清代,先后分为随山派、清净派、华山派、龙门派、真大道教(原名大道教)6个派别。
1961年,道士均回家参加集体劳动。1986年,峄山开辟为旅游区后,有4名道士又回峄山从事宗教活动。
佛教
峄山摩崖佛教刻经,均在公元6世纪50年代形成,这充分证明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在峄山已相当盛行。进入唐代,因统治者崇尚佛教使佛教大盛。峄山素为宗教云集之地,佛、道教曾在峄山发生过2次重大冲突;武周女皇武则天时期,5000余僧徒攻打峄山,峄山仙人棚、万寿宫道长率千余道人迎战,由于僧徒地理不熟而失败。金、元易代时期,大明府僧人智究来峄山占据山阴17座庙宇。因其拥金反元,道众趁元军进军邹县之际,利用元军驱逐了僧徒。明洪武年间,佛道两教已经和解,并相互渗透,鲁王朱檀信奉道教,但也出资兴建了僧徒居住的峄山孤桐寺。万历年间(1573—1620年),筹建供安道大藏经的道藏阁时,就由佛道2家共同筹办。清乾隆五年(1740年)重修天竺观时,观主为龙门派闻一桂,塑像既有观音、文殊、普贤佛像,也有“眼光送生居其右,疹痘子孙居其左”。弥陀庵住持僧人先后有智恕、惠学、来智、桂如、自弘等。
登山路线
明万历进士潘榛在《峄山石记》一文中写道:路,峄山之石径也。峄为小山,古道途短多折,险峻而陡峭,或穿行石底,昃循洞引,或攀沿巨石惊而走之。便于再走和忆想,或为后之来者通达之故,因此刻石记名。峄山道路错综纵横,有故道,有盘路。
故道
峄山故道主要有15条。
羊车故道,因秦始皇首次东巡乘羊车登峄山所经之路而得名。该路东北方向,由太平兴国寺南口,沿大百步石而上,至大石竖止,长0.5公里许。路上曾立有元延祐元年(1314年)“灵岩侯”3字巨碑及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六月王自谨书“羊车故道”4字碑。万历碑阴刻邑人麓原公潘榛《峄路十句文》:万千百春秋,人络绎不绝,皆求畅宕进取,试探万千回,果然走出了路……。
御路故道,该故道与羊车故道相接,自峄山街南首东侧,斜向东北,至太平兴国寺南口止,长1.5公里。
御路岭故道,该道经“御路、羊车”再上行东北,经过猛一超、龙天孔、龙坡至险腰,长2公里。
秦汉故道,该道经险腰至东宫,长1.25公里。
隋唐故道,该道自子孙石经书院、源头活水至险腰,长1.5公里。
太白故道,该道由峄阳书院上行经孤桐书院至观峰台,长1.25公里。
南华故道,该道自马家沟上行东北,经囊寨门到蟠桃洞,长1.75公里。
卧龙故道,该道由擎天柱石经东城墙、卧龙谷至南华观,长1.5公里。
九道湾故道,该故道由2条路组成,分别由南华观经凉水盆、快活里到险腰;由南华观经云柏至东宫,均长1.5公里。
水城故道,该道由马嘴石东上,经大礓沟、碧云宫、小天河至南华观,长1.5公里。
三迁宅故道,该道由马家沟经龙门、大岫沟、秦王棚至险腰,长1.5公里。
书院故道,该道由卧龙谷上口经莫愁洞至象牙石,长1.75公里。
丹台故道,该道由炉丹峪直上,经通灵洞至老草沟,长1.5公里。
神医故道,该道由徐八寨经白龙泉下口、华佗石至东宫,长2公里。
太古故道,该道2条,一条由十八盘下,经风雨石、大风口至牛口石,长1公里;一条由大风口经孤嶂沿下、五华峰之背至丹丸峰,长2公里。其它还有诸如棋盘沟下路、隐仙洞上路、隐仙洞西路、万寿宫上路、万寿宫下路、老龙头南路、老龙头北路、老草沟东南路、大泥鳅沟上路、白门子洞漫山搭路等短途故道,均长约0.5公里许。
盘路
峄山盘路全程43盘,万余阶石磴,另有数条形似盘路和偶有几石磴的山路。其中主要盘山路共24条。
元明路,由子孙石直上经半山亭至回马岭。
云层路,由半山亭经双妃枕、伴月台、五灵台、玉露坪、乌龙岩、云砌桥到宕天梯。
回马岭路,由西山门板石(亦称禹王台)东上经歇马亭、纱帽石至十八盘。
西华天街路,由西寨门经倒三盘、珠连桥至南天门。
孤嶂坪路,由西寨门斜上经探仙径至西凉台。
锦华层路,由五老棚后上经朝阳洞至孤嶂坪。
九天街路,由飞来洞经观海石、祖龙洞、小天心至西凉台。
王母台路,由五华仙斋直上东北,经悬空桥至王母台。
东华天街路,由慎终追远石经一线天至万寿宫。
圣灵路,由太白楼到小鲁台。
玄天灵路,由仙人棚上行,经冠子石至断虹崖。
鸣鹤岭路,由小鲁台到象牙石。
古尧沟路,由片石桥经玉泉、云柏、道士林至象牙石。
妙光洞南路,由三元宫经大通岩、峄阳观、妙光洞、龙扒道至二棋石。
妙光洞西路,由纪王棚北上,经书院、大洞、二神洞至宕天梯。
静室庵路(亦名三庵古道),由桃花洞经引桥至石场。
太平路,由夫妻石经船石、卧龙石、水府洞至升仙楼。
天竺沟路,由大龙口经天竺洞、穿心洞、王母西殿至升仙楼。
棋盘沟上路,由牛头岭经兔窝至回马岭。
混元灵路,由混元洞经青云盘至升仙楼。
碧玉路,由小鲁台经碧云洞、东华宫至斗鸡台。
炉丹峪南路,由明石联至仙人棚。
虎牙蹬路,由断虹崖经黑风口至王母台。
炉丹峪西路,由碧桃庵经白门子洞、老龙头至东洞。
地区特产
名产
山菊花,峄山上生长着多种中草药,尤其山菊花遍地可见。该花用峄山上的甘露池、圣水泉的圣水煎服,有清热、祛火、明目、健脑、开窍、提胃功能,是倍受人们青睐的优质饮料。
八花宝粥,峄山八花宝粥馆始自唐宋,盛于元明清。将峄山一带土产豇豆、绿豆、红白小豆、糯米、红枣泥、花生糁、黄豆扁、西瓜仁(或核桃仁),分先后适时下锅,取甘露池水、文火烧煮,细熬,待八宝分瓣开花、纵笑、绽开后食之。
天福甘露,为当年邾国国君常饮的一种御酒,原称“邾峄老酒”,后为纪念公元前509年,邾国大臣夷射姑劝说邾国第十八世君主庄公曹穿,赐“邾峄老酒”给厨下平民喝的一天,将这一天定为“天酒福民日”,“邾峄老酒”亦得名“天福甘露”。
黑枣,峄山黑枣历史悠久,清乾隆登峄山时,峄山道家曾以黑枣作贡品晋献。其制作方法为:将刚摘下的峄山大枣、煮之数沸,捞出以烈日暴晒,枣即有细纹皱起,似人工精雕细镂。其色黑紫相间,其味甜且沙粘,异常开胃。
醉枣又名酒枣,其主要制作方法是将峄山鲜长枣摘下,不使其触及地面,用筷子夹入酒中浸泡片刻,再夹出放入刷净凉干的瓷罐、陶罐中,满装密封,贮于室内,至逢年过节时食用,鲜而脆,且含醉意,原色不减,大有增进食欲之功能。
秋榆钱,峄山半腰生长着一些榆树,看上去与山下边的榆树没有什么两样,不同的是山腰的榆树是秋后结榆钱,峄山人称其为“秋榆钱”,而且持续到九、十两个月均可看到和采摘食用,比山下榆树上的春榆钱粘度高得多,粘而喷香,香中透甜,峄山人喜欢用它来做榆钱粥食用。故有民谣曰:“春榆钱粥驱酷寒,秋榆钱粥打冷战。暑日之气光天去,一碗宝粥粘到年”。
名吃
康宁大宝,即峄山黑蟒,俗名乌蛸,青黑色,头纹似一“王”字,无毒,温驯易养,全身是宝,其肉古有食之,均评列为一等食品。传为峄山道家三宝之一。据传,唐代,峄山道家曾将峄蟒作贡品献给唐玄宗李隆基,玄宗大悦,且将峄蟒误为乌龙而忌食之。李白享食后美其名曰“康宁大宝”。
金凤朝阳,峄山上山鸡尤多,峄山人称山鸡为锦鸡、小凤凰。将山鸡精工烧制成形似翘首鸣春、翰翔云天的全鸡,风味独具,峄山有民谣曰:“眼前金凤凰,涎水二尺长;一旦肚洲鼓(吃饱),方悟不该抢”。
横威将军,峄山泉流潺潺,纵横交错,凡有水处,皆有螃蟹,大者重四五两。成菜前放入清水中投几遍,取一二十只油锅炸酥,出锅后再以富彩点缀一番。只只活龙活现,仍似活蟹,不减其凛凛威风。巧妙地摆布于盘中,又活像持剑挥戈的将军横空跃赴战场。峄山民谣曰:“横威将军上战场,风扫残云斗志昂;仙灵神功集一身,一鼓作气‘插天’罡”。
小金龙,峄山角下大泥鳅沟长年流水,因盛产大泥鳅而得名。以其制作的菜肴,色味俱全,酷似摇头摆尾现原形的“小金龙”。峄山民谣曰:“金龙小得天,搬倒甘露泉;五老棚多寿,金玉童皆仙。”
虎跳,峄山上生长一种大蝗虫,俗称“大飞蝗”,名为百草小锦虎。峄阳四季皆可捕得,以秋后的尤肥胖。取20余只炸酥至黄,点明油、糖粉,配以多种调料。形似“虎跳”状,该菜风味独特。峄山民谣曰:“峄山飞蝗大,百草哺肥它,医圣传千古,百病一把抓。”
白元大仙,峄山孤嶂坪一带多产白色山兔,峄山人将其作为“白元大仙”的吉祥物。该兔营养价值高,以其制作的红烧白兔肉为传统名吃,色味俱佳。峄山道家曾以其作贡品晋献宫廷。峄山民谣曰:“白元大仙子,名吃世古稀;远迎朝拜者,千人不福一。”
开发建设
峄山景区
峄山曾为中国古代九大历史名山之一,是古代立有山志的60余座文化名山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峄山就蜚声四海。《诗经·鲁颂》、《书经·禹贡》、《太平御览》、《左传》中分别有“保有凫峄”、“峄阳孤桐”、“峄山古多桐树”、“鲁师入邾,邾众保于峄”的记载。《史记》、《汉书》、《水经注》、《通典》、《齐乘》、《永乐大典》等古籍对峄山也均有记载。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慕名登峄山,命丞相李斯勒石颂功德,并命勒石处为“书门”。此后,西汉刘邦、东汉刘秀、三国曹操、唐太宗、宋世祖、元世祖、明太祖、清乾隆等都曾登临峄山,或封禅,或求长生不老。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十五日,宋真宗赵恒赐封峄山神为“灵岩侯”,并下圣旨令历代守土官每年封禅日均前往峄山祭祀;宋崇宁四年(1105年),徽宗赵佶赐峄山匾额1块,上书“灵贶”,建祠专供;元延祐元年(1314年),仁宗奇渥温爱育黎拔力八达专遣官员,登峄祭祀,并在长春宫左壁上“命工砻石”刻“灵岩侯”3字;明洪武七年(1374年),太祖朱元璋驾临峄山,改封“灵岩侯”为峄山神;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神宗朱翊钧下旨重修峄山兴国寺,并在寺左建灵岩侯祠,令邹县正官每年十月十五日率幕僚属下到祠内祭祀。
文人墨客季扎、庄子、老子、孔子、子思、孟子、司马迁、蔡邕、李白、杜甫、李阳冰、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赵明诚、董其昌、袁枚、郑板桥等都曾登临峄山,寻幽探胜,并留下名胜佳句和诗文以及碑碣刻石。如:李白《琴赞》、苏东坡《孙辛老求墨妙亭诗》、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外一首)》、王安石《孤桐》等。
此外,道、佛两教人士通过募化筹资在峄山建设中做出的贡献更非常突出。
清中叶后,官府腐败,民生凋弊,战火烽起,历史名山,始遭破坏。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在峄山五华峰修建炮楼,筑仓库,屯重兵肆意践踏,蹂躏峄山。解放战争中,土匪李老八纠集数百人盘居峄山,为非作歹,峄山建筑毁坏殆尽。1970年代,峄山又受到浩劫。历史名山仅剩下颓垣半壁,残碣断碑,满目疮痍。
20世纪80年代末,邹县县委、县政府开始重视开发建设峄山,决定将其建设成为风景名胜旅游区。1987年,制定出《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同时通过各种媒体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推广。至1992年底,邹城市委、市政府先后拨出专款300多万元,修复了全部盘山道路,重建起五华仙斋、白云宫、通明天宫、东宫、浑天元君殿、子孙堂、灵宫殿、泰山行宫、半山亭、牌坊山门等等古建筑群。开辟、铺设由邹城市城区至峄山的旅游专用沥青公路、购配旅游专车,新建白云宾馆,架设了照明电线,安装程控电话,建起白云饭庄,停车场及一些饮食、照相、导游等服务网点设施,曾一度被人们遗忘的历史名山,再度游人如潮。
护驾山景区
护驾山景区(护驾山公园)于2009年开始筹备,2012年5月正式开放,成为邹城的一处集休憩、游玩、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活动场所。历经四期工程的建设,建成观景登山栈道2200米,高架观景平台7座,各类道路约26公里,不同功能形态的广场6处,沿湖、沿河栈道4300余米,亲水平台21座,栽植各类乔木16.8万株,播撒二月兰、早熟禾等地被植物约42万平方米,建设完成了公共监控系统及公共厕所等配套附属设施。公园又先后开辟了牡丹园、樱花园、海棠园、桃花园、梅花园、草坪休闲广场、邹鲁文化城市友谊林等景区,逐渐形成了景中有景,园中有园的独特风格。
管理保护
建国前,没有专门设立管理峄山的机构,仅靠山上各宫、观、庙、庵住的道士、道姑、僧人看管。历代邹县县衙门辅助给予一些零星的赞助和支持,发布有关保护峄山的文告等。1954年,始建国营邹县峄山林场,主要负责峄山的植树造林、封山绿化等事宜,隶属邹县林业局领导。1985年10月份,成立峄山风景名胜管理所,为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邹县城乡建设委员会领导。1991年11月15日,将峄山林场移交给峄山风景名胜管理所。至1992年底,管理所内设办公室、财务组、售票组、检票组、东宫服务站、劳动服务公司、派出所、林业站、工商管理站、白云饭店等10个职能股室。
1985年10月,峄山风景名胜管理所成立不久,邹县人民政府就于是年12月10日发布了《关于保护峄山名胜古迹的通告》,《通告》中对峄山名胜古迹保护、自然资源保护作出了具体规定。
参考资料
第二节 地貌类型. 邹城市志.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1 13:47
目录
概述
位置境域
主要山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