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古代著名都城,有邺北城与
邺南城之分。邺北城为春秋时
齐桓公所筑,邺的名称由此开始。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平袁绍,开始营建邺城, 后来成为
曹魏的五都之一, 十六国时期的
后赵(335-350年)、
冉魏(350-352年)、
前燕(357-370年)均建都于邺北城。北朝时期的东魏、北齐(534-577年)建都于
邺南城, 邺北城仍继续使用。邺城废于大象二年(580年) 。先后有六个北方的王朝建都邺城, 长达三百七十余年。邺北城经考古勘探,位于河北省
临漳县邺镇一带。
历史沿革
邺城在河北省
临漳县境内,位于县城西南
邺镇一带,南距安阳市区18公里。现今的漳河横贯其间。邺城由北、南两座相连的城组成,可以分称为邺北城和邺南城。
从春秋始建到南北朝焚毁,其间历时1200余年,曹魏等6个王朝曾在此建都。三国时期曹操以城墙为基础,建筑了著名的三台,即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邺城遗址198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后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期间100处大遗址保护名录。
主要景点
铜爵台、金虎台基址它们是城址中,仅存于地面之上的遗迹,位于今三台村之西,邺镇之北。铜爵台(
铜雀台)基址位于金虎台基址之北,夯土基址现仅存东南角,南北50、东西43、高4-6米。经开探沟发掘,确定了台基的南部边沿。
曹魏以后,十六国时期、东魏北齐时期均加以修缮使用。
金虎台基址在推定的金明门之北,夯土基址保存较好,现存南北120、东西71、高12米。两台相距83米。两台之间经钻探和开探沟发掘后均未发现夯土墙基,有可能已被破坏。
铜爵台之北的
冰井台基址,经钻探未发现遗迹,钻探距地表深至8米,仍均是沙土。据文献记载,铜爵台建于建安十五年(210年),金虎台建于建安十八年(213年),建安十九年(214年)建冰井台。
遗址分布
《水经注》记载:邺北城“东西七里、南北五里”。经实地勘探,东西(东城墙至金虎台)2400米,南北1700米,实际范围小于文献记载的范围。
城墙和城门
城墙为夯土筑成,筑墙时挖有基槽。南城墙位于今漳河北岸,长期被河水冲刷,起着河堤的作用。南墙发掘的一段宽度为16.35米,东城墙探出部分宽度为15-18米,北城墙宽度为16米左右。已发掘的城墙地层表明, 是营建于东汉晚期至曹魏时期,十六国和东魏北齐时期有重建或修补的情况。
《水经注》记载:邺北城“有七门,南曰凤阳门,中曰中阳门,次曰广阳门, 东曰建春门,北曰广德门,次曰厩门,西曰金明门”。
道路和建筑
经实地勘探,已发现道路六条。东西大道一条;东西大道以南,有南北大道三条;东西大道以北,有南北大道两条。已发现的一条东西大道,是连接建春门至金明门的大道,已探出2100米, 只是西端穿过今三台村中未能探出。大道不是笔直的,在今丁家村一带,略有曲度。路面宽13米左右。发掘时发现早晚两层路面, 早期路面为东汉晚期至曹魏时期修建,沿用至十六国时期,晚期路面是东魏北齐时期修建和使用的。
东西大道以南的三条南北大道,为叙述方便自西而东暂称之为凤阳门大道、中阳门大道、广阳门大道。中阳门大道长730米,南起中阳门,北与东西大道相交,宽17米,是邺北城最宽的道路,它直对宫殿区的主要宫殿,应是邺北城的南北向主干大道。路土厚0.5-1米,修建于东汉晚期至曹魏时期,并为后代所沿用。凤阳门大道长800米,与东西大道相交,越过东西大道再往北未探到。路面宽13米左右。发掘时发现路两侧有沟,宽0.6-1米,深0.55-1.1米。有两层路面,早期路面是东汉晚期至曹魏时期的,晚期路面的下限为东魏北齐时期。广阳门大道,只探出南北长150米的一段, 路面宽也在13米左右。
金明内至建春门东西大道以北,发现南北向道路两条,东面一条已探出长450米的一段,是通往广德门的道,宽约13米。西面一条仅探出长70米的一段,宽为10米左右,还不能确定是否为通往厩门的道路。
经过广泛钻探,在今丁家村北偏西的部位,亦即东西大道之北的中央部位,发现十处夯土建筑基址,面积较大的有:东西57、南北35米;东西39、南北60米;东西45、南北75米的几处,均在距地表深3.5米以下,因已在地下水位以下,要进行发掘是非常困难的。这里应是邺北城的宫殿区。经过钻探,在这周围未发现宫墙的的基址。在今景隆村南和村西,发现四座夯土建筑基址,其中面积最大的为东西70、南北40米,另一座基址的面积为东西27、南北30米。这一带的勘探,也未发现围墙遗迹。
《魏都赋》李善注:“文昌殿西有铜爵园”,“铜爵园西有三台”。今景隆村一带应是曹魏时铜爵园的位置,至于发现的夯土建筑基址,要经过发掘才能确定其年代,到后赵时这一带修建了九华宫。在宫殿区以东的钻探, 即今显王村南、村东,未发现夯土建筑基址,《魏都赋》:“亦有戚里, 置宫之东”,应是在这一带。另外,在城东南角发现夯土建筑基址,有可能是后赵所建的东明观的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