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读音:yù yù)是一个汉语词汇,词义是指郁闷不得志,或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借指旺气的样子。此外还可以文采美盛,香气浓烈的样子。
用法辨析
在繁体字里,『郁郁』一般用于『文采丰盛』或『香气浓烈』义,而其他三义『茂盛』、『愁闷』和『旺气』义一般用郁的繁体字『鬱』,做『鬱鬱』。
另外,在表『香浓』或『茂盛』义二字一起也可写作『鬱郁』。之所以可写成这样,是因为在表『香浓』和『茂盛』二义里可互通。不过现今二字一般分化使用,香浓用『郁』,茂盛用『鬱』。
词语解释
词语出处
《
论语·八佾》:“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邢昺 疏:“郁郁,文章貌。”
汉
扬雄 《剧秦美新》:“郁郁乎焕哉,天下之事盛矣。”
唐
罗让 《梢云》诗:“梢梢含树彩,郁郁动霞文。”
明
董其昌《袁伯应诗集序》:“若伯应(
袁可立子)之诗郁郁唐人,世有钟荣自能鉴定,无所俟余评矣!”
《
魏书·高允传》:“使先王之道,光演於明时;郁郁之音,流闻於四海。”明
杨慎《戏作破蚊阵露布》:“胄系孑孑,敢偷郁郁佳名;捷寔茸茸,擅据阁阁要地。”
《
楚辞·九章·思美人》:“纷郁郁其远承兮,满内而外扬。”②《
后汉书·冯衍传下》:“光扈扈而炀燿兮,纷郁郁而畅美。”
李贤 注:“郁郁,香气也。”
《
史记·
五帝本纪》:“其色郁郁,其德
嶷嶷。”
司马贞 索隐:“郁郁犹穆穆也。”
晋
陆云 《为顾彦先赠妇往返》诗之三:“翩翩飞蓬征,郁郁寒木荣。”
南朝 梁 简文帝 《金錞赋》:“观云龙之郁郁,望威凤之徘徊。”
《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心同琴瑟,言郁郁於兰茝。” 李善 注:“郁郁,香也。”一说茂盛貌。 张铣 注:“郁郁,茂盛貌。”
汉
刘向 《九叹·愍命》:“冥冥深林兮,树木郁郁。”
《文选·古诗》:“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李善 注:“郁郁,茂盛也。”唐
宋之问 《自洪府舟行直书其事》诗:“浦树浮郁郁,皋兰覆靡靡。”
宋
司马光《寄题刁景纯藏春坞》诗:“藏春在何许,郁郁万松林。”参见“郁郁葱葱”。
明
陈子龙《杂诗》之三:“蕤蕤桐花落,郁郁椒条衍。”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宋
苏轼 《中山松醪寄雄守王引进》诗:“郁郁苍髯千岁姿,肯来杯酒作儿嬉。”
唐寅 《咏怀》:“郁郁梁栋姿,落落璠璵器。”
晋
葛洪 《神仙传·巫炎》:“武帝出见子都於渭桥,其头上郁郁紫气高丈馀。”
唐
白居易 《伤大宅》诗:“一堂费百万,郁郁起青烟。”
《
楚辞·
九章·哀郢》:“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 王逸 注:“中心忧满虑
闭塞也。”
唐
王昌龄 《赠宇文中丞》诗:“郁郁寡
开颜,默默独行李。”
《
二刻拍案惊奇》卷七:“那年坏官回家,郁郁不快,一病而亡。”④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子胥知不可谏,遂郁郁而退。”
洪深 《申屠氏》第五本:“独老丈郁郁,担着心事。”
唐
柳宗元 《亡妻弘农杨氏志》:“佳城郁郁,闭白日兮。”
冰心 《往事(其二)》一:“那天大雪,郁郁黄昏之中,送一个朋友出山而去。”
金
元好问 《泛舟大明湖》诗:“
兰襟郁郁散芳泽,罗韈盈盈见微步。”
丘复 《寄曹耐公汕头》诗:“郁郁信陵醇,娥娥邯郸娼。”
刘白羽《昆仑山的太阳》:“不论是空气、灰尘、大地、河流、岩石和生物,都被太阳的光和热涂上强烈色彩,酿出浓浓的甜蜜,发出郁郁芳香。”
明 王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夫人宋氏行状》:“两尊人亦知公(袁可立)不郁郁,曰:“庶无忧兮”。 ”
词语造句
这里的古木参天,郁郁葱葱,是我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