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华民(1907-1991年),江苏省
东海县房山镇人。连云港地区近现代教育、高等教育特别是师范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变卖良田50亩,团结一批进步青年在家乡创办郇圩小学,兼办农民夜校,传播文化知识和进步思想。先后担任过革命根据地创办的沭宿海中学、沭海中学副校长,滨海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等职。解放后,又奉命接管东海师范学校,先后担任江苏省海州师范学校(今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并调任新海连医科专科学校(今
徐州医科大学)副校长、连云港水产专科学校(今
江苏海洋大学)校长等职。
报国
1928年夏,从东海中学(海州师范学校的前身,今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中毕业的郇立三(郇华民原名)决定变卖家中的50亩田地,在家乡东海县郇圩村重建郇圩小学。
1928年初,东海县党组织在江苏省委派来的李超时、叶子钧等人的组织下,重建“东海特别支部”,其中一名成员张淦清,经组织安排到郇圩小学任教。在张淦清等人的介绍下,在郇圩小学的一间教室里,郇立三面对鲜艳的党旗庄严宣誓。随着郇圩党支部的成立,担任宣传委员的郇立三,在思想和工作上有了更为清晰的前进方向。经党支部建议,郇圩小学白天教孩子,晚上开办农民夜校,提高农民文化知识和思想水平,教识字、学文化、分析时事,郇圩以及附近的几个农庄相继建立了农民协会,郇圩党支部的力量迅速扩大。
1928年底,东海特支扩大为东海县委。随着1929年东海县国民党当局发动“6·1”大逮捕,郇立三被迫离开家乡前往上海。为进一步学习马列理论和文化知识,提高思想素质,郇立三进入上海建南中学学习。这也是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
1930年5月29日,郇立三接到组织指示,参加了上海纪念“五卅惨案”集会游行。他很快被警察注意到,没等撤离就被当局抓获。郇立三后来一直使用的名字“华民”就是在这次被捕审讯时临时报出的。“华民”,即中国人,他时刻提醒自己,牢记那段苦难的历史,牢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
由于组织积极营救,加上证据不足,郇华民两个月后被释放。然而,此时的建南中学已被当局勒令解散。这段时间是郇华民此生中系统学习马列理论知识最认真有效的一次,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次最重要的学习活动,也为郇华民日后从事党的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30年,组织决定凡外地来上海的同志,如果没有公开职业的掩护,必须离开上海。在上级组织代表的动员之下,郇华民决定回乡继续开展工作,进行革命斗争。
信仰
1933年,随着国民党的破坏,海属地区(主要是今连云港市及属县)党组织瘫痪,革命陷入低潮。失去关系的党员虽然得不到组织的领导,但他们时刻关注着党的声音。
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了《八一宣言》。海属地区的一些早期党员在这样的形势下积极活动起来,宣传党的抗日主张。
1936年8月,“东海抗日义勇团”成立。卢沟桥事变后,郇华民意识到,面对日寇侵略,必须要做出更为细致扎实的工作,而没有党的领导很容易迷失方向。这时,他想起报纸上刊载八路军在西安设办事处的消息,心中仿佛点亮了一盏明灯,于是“义勇团”研究决定,去西安找党。
1938年,郇华民一行经“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介绍,全部进入泾阳县安吴堡举办的“西北战时青年训练班”学习。“青训班”的课程设政治课和军事课两大类,由胡乔木、冯文彬、刘瑞龙等党内知名学者和军事专家任教。这也使得郇华民一行在军事知识技能和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徐州沦陷后,从“青训班”结业后返乡的郇华民与中共地下党工作团取得了联系,将“东海抗日义勇团”组建成为“青年救国团”,团总部设在郇圩小学,下设24个分团,正式团员800多人,不到两个月就发展至1000多人。
就在“青救团”抗日活动蓬勃开展之际,有一件事始终萦绕郇华民心头,在“西北战时青年训练班”结业后,组织上曾安排他前往徐州转接组织关系,然而适逢日军轰炸,徐州联络地点的组织已经转移。
1938年,郇华民一行赴山东郯城寻找党组织,然而此事仍然没有进展。同年10月,“青救团”指派周朝、刘凤锦等人前往郯城庄坞青救训练班学习。周朝随后进入山东沂水岸堤抗大分校学习,并于当年12月受组织安排回东海县开展工作。
1941年初至1948年秋,郇华民在组织的安排下,全力转移到另一条战线上,即根据党中央下发的《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指示精神,创办学校,培养进步青年,为党输送革命人才。
这段时期,郇华民苦心创建了沭宿海中学、沭海中学、滨海中学、滨南中学等学校。当时的学校流动性大,很少有固定校舍。为了适应这种战时特点,郇华民和老师们曾创造了一种随时可移动的课桌和板凳——课桌凳,实际上是由一个可以折叠的“坐扎子”和一块“课桌板”组成,转移时系好带子往背包上一绑即可出发。住下来在地头树下上课时,人往“坐扎子”上一坐,“课桌板”搁在腿上可以放书,前面老师把黑板往树上一挂即可上课。这种轻便灵活的教学工具很快传到了根据地的其他学校。
创建沭海中学时,因为学校建在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附近,郇华民经常上门邀请师部和来视察部队的首长给学校师生作报告。肖华、林乎加等人都曾先后做过学校的“临时教员”。
1943年春,八路军部队发动郯城战役,郇华民带领海陵县(今连云港东海县)北部几所学校120多名大龄男生和男教师,冒着枪林弹雨向前线运送弹药,送饭送水,仅粮食就运送了上万斤。
赤子
1948年11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控制了新海连(连云港市前称)全境。时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秘书长、滨海地委书记兼滨海军分区政治委员的谷牧奉命接管新海连。时年41岁,担任滨海中学校长的郇华民星夜兼程,抵达鲁中南军区机关。经过一番彻夜长谈,谷牧给郇华民下达的任务是接管江苏省立东海师范(现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海师”)并尽快复课。
1948年,国民党从海州地区撤退时,原海师遭到了毁灭性破坏,所有图书、仪器荡然无存,甚至连教室、办公室的门窗都被卸走了。更令人痛心的是,海师大批师生或被国民党军裹挟而走,或失散无踪。
郇华民面对的,几乎是一片断壁残垣。为了延请名师,郇华民的脚步踏遍了海州的周边地区。为了动员学生入学,他常常往返于东海县与连云区之间,动辄步行上百公里,不知磨破了多少双布鞋。
为了尽快完成校舍建设,郇华民提出劳动建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时常说的一句话:“海师出来的学生,大多要到农村教书,没有吃苦精神,不懂生产技能,就不能在那些穷乡僻壤安身立命,办好学校,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志向。”
由于缺乏运输工具,郇华民常常带领学生挥汗如雨,用简易撬杠将一根根木料从10多里外的海州火车站“撬”回学校。
每隔一段时间,学校总务处都会组织学生到车站搬运粮草,“开始学生们很不习惯,拿着扁担走在大街上都不敢抬头,但一看身形瘦削的郇校长扛着扁担走在队伍最前头,一切顾虑也就打消了。”
为了美化校园,郇华民请学校美术老师设计校舍的壁画,有工人炼钢、农民种田、战士守疆;为了增广学生的地理知识,激发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他请地理老师在操场边塑出一块巨型中国地理模型;为了使学生更易掌握生物知识,他请老师做了几个屋的生物标本……
郇华民相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从潜移默化做起,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两万余名海师校友遍布海内外,不仅为苏北鲁南地区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更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从1927年创办第一所学校刘湾小学,到1982年年底离休,“奉献”和“服务”,贯穿了郇华民长达55年的教育生涯。